李果 陈祥龙
河南康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当前,国内的建筑及房地产行业正处于快速的发展状态下,许多高层及大型建筑纷纷拔地而起,这也就为建筑电气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低碳环保理念促使建筑智能化下的建筑电气系统得到广泛的认可及使用。为此,进一步研究建筑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对于进一步促进智能化建筑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建筑电气设计及智能化措施。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智能化;分析
引言
当今社会中,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离不开电力资源的支持,电气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智能建筑是智能技术与现代建筑电气系统有机结合的产物,具有安全、健康、便捷、高效、节能、环保等特征,已经成为当前建筑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建筑设计中,应将智能技术与电气系统结合起来,推动电气系统朝着智能化的方向转变,真正成为智能建筑。
1建筑智能化技术概念及发展前景分析
1.1楼宇智能化概念分析
楼宇智能化技术是一种在综合使用计算机、信息通信等技术的前提下,实现建筑工程内部电力、空调、防灾等工作协调自动化的技术。智能化楼宇是由安全保卫、消防自动化系统及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网络信息自动管理系统共同组成的。
1.2楼宇智能化技术发展前景分析
当前,楼宇的智能化程度正在提升,从发展现状及技术层面来看,未来的楼宇智能化将会出现如下的两个发展方向:第一,在智能技术领域深入发展的加持下,智能技术在楼宇中的使用范围将会变得越发广泛,这也就意味着未来楼宇智能化的功能将会变得更加完善,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使用需求。第二,楼宇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深入推动安全措施的智能化发展。换言之,未来的楼宇智能化技术并非是一种基础技术性产业,而是一种综合化的全面发展产业[1]。
2建筑电气系统的组成
2.1强电系统
强电系统是建筑电气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强电系统又由电力照明、供配电、防雷接地等系统组成。电力照明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照明,供配电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经济合理的电力供应,防雷接地系统的主要作用是预防雷击事故、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新时期,建筑的电力照明系统、供配电系统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在电力照明系统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光源、配线形式以及功能上。具体来说,在光源上,是由单一光源变成了多种光源灵活选择或组合,包括气体放电、LED光源、热辐射光源;在配线形式上,是由树干式、放射式形式变成了混合式;在功能上,电力照明系统由生活照明功能变成了集生活照明、值班照明、装饰照明、警卫照明、艺术照明等功能于一体的照明系统。
2.2弱电系统
弱电系统是建筑电气系统中的另一主要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代,建筑电气系统中的弱电部分,包括简单的广播扩音系统、具有语音通信功能的电话系统。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综合布线技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及监控系统在建筑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弱电系统的涉及范围不断扩大。就目前来说,建筑弱电系统主要包括消防系统、闭路电视系统、有线广播系统、电梯控制系统、网络系统以及安防系统等。以往,各系统之间相互独立,智能建筑则借助连锁控制系统将各个系统连接起来变成一个整体。
3建筑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性能层面存在问题
就当前的情况看来,建筑电气设计中应用楼宇智能化技术的问题之一就是性能问题,具体表现电位连接设计方面。在设计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的过程中,电气人员很容易忽视电位连接设计,但从实际作用上来看,电气系统内部的电位连接设计和接地的作用是基本类似的,在电力故障、电击事故等方面的预防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忽视了这一点,会使得整体智能建筑电气系统安全隐患大大增加。
3.2安全层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楼宇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电气接地问题,主要集中在未实现专业化的智能接地上,导致整体电气系统安全性有所降低。第二,线路老化问题,常用的电线电缆的外层材料绝大多数都是橡胶及塑料,在长时间使用及暴露在空气中的情形下,会因为腐蚀而出现脱落,在环境水分过高的情况下,容易引起漏电或火灾等问题。第三,人员问题,主要表现在安装施工经验不足、工作效率较低等方面。
4筑电气设计要点
4.1强电设计
4.1.1电气照明系统
新时期,建筑电气照明系统设计中,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是智能技术与照明系统有机结合的产物。智能照明系统设计中,要用一根总线,将景观照明系统、楼层公共区照明系统、地下车库照明系统等连接起来。可采用带屏蔽功能的四芯双绞线作为总线,驱动设备可与负载直接相连,用35mm的DIN导轨制作驱动模块,并将其设置在照明配电箱中。这种做法不仅接线简单,且照明系统的稳定性也比较好[2]。
4.1.2低压配电系统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配电室应位于或邻近负荷中心,且要留出一定的发展余地。配电室中,除必要管道外,不可存在其他管道。对于落地式配电箱,应将底部抬高,位于室内的落地式配电箱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不可小于50mm。位于室外的落地式配电箱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不可小于200mm,且底座应进行封闭。低压配电系统设计中,同一个配电室中呈并列分布的线,需在分段位置设置防火隔断,母线出现负荷的时候,能够迅速做出反应。配电室内如果同时存在低压配电设备、高压配电设备,则要对两者进行分隔,两者间的距离不可小于2m。
4.1.3动力设备
在动力设备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电路。以动力水泵风机空调机组为例,采取的方案不同,往往会得到不同的效果,因此可采取假设方式,对线路灵敏度进行判断,从而选出最优配置。
4.2弱电设计
4.2.1消防报警系统
消防报警系统是建筑弱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消防报警系统设计中,应遵循防、消结合的理念,采用智能烟气监测装置、自动报警装置、自动喷淋装置等设备,以便及时发现火情并上报,减少火灾的发生或控制火灾的后果,保障建筑物、人员安全。
4.2.2防盗报警系统
防盗报警系统主要应用脸部识别、指纹识别等技术,通过识别脸部、指纹特征,可以有效抵抗不法分子的入侵。防盗报警系统可对人的身体特征进行详细监测,若发现陌生特征,便会发出报警信号,使相关人员及时掌握动向,并针对性地进行处理,以达到防盗的效果[3]。
4.2.3物业管理系统
物业管理系统目前在建筑领域,尤其是办公楼、住宅小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物业管理系统通常采取多层次程序,驱动程序将命令传送至远程数据库引擎,将处理完成的数据传输给应用程序,可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物业服务。
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电气设计环节中应用楼宇智能化技术是科技时代发展展的产物之一,也是建筑工程和现代信息技术完美融合的一种表现。但在具体的工作中,却存在着性能、安全以及能源消耗过大的问题,只有始终坚守实用、经济、先进三大原则,通过规范化智能设计、电气设计及防护优化以及电气人员管理强化的解决对策,方可真正发挥建筑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秦力平.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35):101-102.
[2]占紫龙.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及其节能措施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4):50+47.
[3]南阳.试析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9(08):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