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贵州省国有扎佐林场森林抚育工作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2期4月   作者:王碧艳
[导读] 文章叙述了森林抚育措施在提高森林质量方面的有效作用。结合贵州省国有扎佐林
        王碧艳
        贵州省国有扎佐林场贵州贵阳 550299
        摘要:文章叙述了森林抚育措施在提高森林质量方面的有效作用。结合贵州省国有扎佐林场10年来实施森林抚育工作实际,总结工作成效,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有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森林抚育,森林质量,扎佐林场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forest tending work of Guizhou state-owned Zha Zuo forestry farm
        (Biyan Wang1,Yichun Xie2,Denghui Zhong3)
        (Zhazuo State-owned Forest Farm of Guizhou Province,Guiynag 550299)
         Abstract:We described the effective effect of forest tending measures on improving forest quality in the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forest tending work in Guizhou state-owned Zha Zuo forest farm in the past 10 years,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d the achievements,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forest tending, forest quality, Zha Zuo forest farm
1.引言
        森林抚育可以改善森林的树种组成、年龄和空间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林木生长量,促进森林、林木生长,丰富生物多样性,维护森林健康,充分发挥森林多种功能,协调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引自《森林抚育规程》)。以往研究者研究发现,实施森林抚育,可以有效改善林地环境[1-2]、促进林木生长[3-6]、提高木材品质[7-9]、丰富生物多样性[10-14]、影响碳汇能力[15-16]等。近些年,国家加快林业发展步伐,森林抚育工作越来越受重视,加大了森林抚育方面的投入,从2009年至今,中央一直投入资金开展有关工作。贵州省国有扎佐林场(以下简称扎佐林场)紧紧抓住这一契机,自2010年以来,积极有效开展森林抚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并获得一些经验做法。
2.实施森林抚育工作有关情况
         2.1实施森林抚育工作概况
        扎佐林场隶属于贵州省林业局直属正县(处)级财政预算管理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现有在职在岗职工120人,离退休(职)287人,经营面积15.16万亩,森林覆盖率88.6%,森林蓄积63.46万立方米。自建场6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积极发挥国有林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主体作用,为全面提高林场森林质量,积极组织实施森林抚育工作。自2010年以来,10年先后实施森林抚育面积11.0万亩,投入资金共计1315.8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226.0万元,林场投入非税收入返还资金89.8万元。主要采取割灌除草、修枝、抚育间伐、综合抚育等具体措施,改善林地生产环境,提高林木生长量;调整林分结构,美化整体林相;优化林木生长空间,丰富生物多样性,全面提高森林质量。
         2.2实施森林抚育后取得的成效
        2.2.1改善林地生长环境,提高林木生长量。通过割灌除草、修枝、抚育间伐、综合抚育等措施,有效将目标树周围的杂灌草以及自身枯枝、病残枝等进行清理,间伐掉竞争木、风倒木、灾害木、病枯木、分叉木,消除目标树的营养竞争对象,为目标树生长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2.2.2优化林木生长空间,丰富生物多样性。实施抚育后,将抚育产生的剩余物集中堆置处理,林地卫生环境得以有效改善,林木生长空间更为广泛,更加利于林木生长和生物繁衍。2至3年后,林下草本、灌木种类有所增多,有效丰富了生物多样性。
        2.2.3调整林分结构,美化整体林相。根据抚育间伐三砍三留的原则,科学合理伐除竞争木,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结构,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条件,将林分内小于5cm的林木、杂灌草、藤蔓、枯残枝、双叉木、灾害木等清理后集中堆积处理,抚育后的林分整体林相看起来较为整齐。
        2.2.4提高林区群众劳动收入,助力脱贫攻坚。森林抚育项目的实施,为林区周围群众提供就地就业机会,实现家门口务工和农闲务工。为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林场积极与地方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交流联系,组织开展森林抚育工程项目实施时,劳务用工优先考虑当地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以此增加劳务收入。据统计,10年来94%以上资金用于支付林区群众劳动务工费,累计提供就业机会10.8万工日,为林区群众增加收入1293.0万元,其中60%的务工人员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为林区周围群众脱贫致富贡献一定力量。
        2.2.5 提升林场影响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森林抚育项目的实施,改变林区周围群众关于森林无须经营的认识,有效促进林业科技传播,使当地群众掌握一定的营林技术措施,并认可通过科学合理的经营方式,有效提高林木生产量和森林质量,获取更大的经济、生态效益。同时,改变林区周围群众追逐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的思想观念,生态建设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更多的群众加入到生态建设队伍,营造生态建设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出力的良好氛围。
3.经验总结
         3.1所取得的经验
        3.1.1重视组织建设。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是做好每项工作的关键,为组织实施好各年度森林抚育工作,均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安排部署有关工作,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场长任组长,分管副场长为副组长,抽调部门负责人、技术骨干组成工作组,临设办公室,明确职责,细化分工,切实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紧密配合、形成合力,统筹协调抓好方案编制上报、组织实施、资源监管、技术指导、检查验收、建档管理和工作总结等各项工作任务。
        3.1.2重视外业调查工作。外业调查工作是做好森林抚育作业设计的关键,设计的措施是否科学合理,主要取决于外业调查的科学性、客观性、真实性。自实施森林抚育工程项目以来,高度重视外业调查工作,严格按照抚育规程或有关技术要求开展调查,要求样地选择必须具有代表性,决不允许偷工减料,敷衍了事,既要求数量,又要求质量,以此确保外业调查数据的科学合理性,从而保证作业设计措施得当。
        3.1.3重视现场培训和监管工作。在进行森林抚育作业施工前,均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培训,现场作业施工技术负责人除向大家讲授作业施工要点、细节外,还亲自做示范,并让每个施工人员现场作业,被认可后方能参与施工。为了防止施工人员不按要求作业,还安排技术人员全天候跟班作业,一旦发现有不合要求的作业,立即制止并要求整改。
        3.1.4重视资金管控。每年项目资金均实行专款专用,资金管理实行报账制。资金支付依据签订合同,由施工方提出进度款支付申请,附分场验收合格材料,施工合同、作业工天统计资料等,经项目主管部门、分管副场长、单位负责人依次审核签字后方可借支完成工作量80%的进度款。待项目竣工场级验收合格后,方可一次性结清余款。资金使用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1.5重视文档规范化管理。实行档案管理专人负责,实行电子数字管理和文本管理同时进行。

内容包括:国家和省级下达的相关文件、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及批复、资金下达计划、作业施工合同、培训材料、相关对比图片、检查验收资料和工作总结等。
         3.2存在的问题分析
        3.2.1缺乏科研理念,忽视长期数据采集与监测。由于缺乏科研理念,仅在外业调查时进行一次数据采集,未能有计划、有目标进行长期数据采集与监测,以致实施森林抚育后林木生长量、森林蓄积量、生物多样性等重要指标的增量没有具体的数字来体现,仅能从整体的外观进行描述。
        3.2.2森林抚育投入资金相对较低。森林抚育是提高森林质量有效措施,其资金投入与组织实施的抚育措施关系密切,随着劳动成本的增长,200元/亩的投入基本能满足林下清理、割灌除草、修枝的需要。但森林抚育仅采取林下清理、割灌除草、修枝等经营措施提高森林质量的作用是有限的。
        3.2.3现有的抚育间伐强度指标对于公益林的作用不明显。根据公益林抚育间伐有关技术要求,天然林蓄积采伐强度一般为10%~15%,伐后郁闭度不得低于0.6;人工林蓄积采伐强度一般为5%~10%或株数强度为10%~15%,伐后郁闭度不得低于0.7。按照这一技术要求,经多年开展森林抚育工作,发现对属于公益林的人工林组织实施森林抚育措施,抚育后郁闭度变化不明显,抚育效果欠佳。
        3.2.4抚育资金划拨使用与科学实施抚育措施的时间矛盾突出。受季节的影响,一般在冬春交替时组织实施森林抚育,效果最佳。但实际工作中,抚育资金的划拨一般在秋季,受资金执行力的制约,要求年末资金执行力必须实现100%。在具体生产实际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实施森林抚育的效果,完成森林抚育工作必须跨年度。这一突出矛盾严重制约森林抚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3.3解决有关问题的对策建议。
        3.3.1有效将森林抚育有关科研与具体工作实践相融合。在进行森林抚育外业调查时,同步考虑有关科研工作,建立好固定样地并做好数据采集,将作业与科研同步设计,具体作业实施过程中,保护好固定样地,作业施工后,做好固定样地的维护并坚持定期进行数据采集。
        3.3.2广泛争取资金,加大对森林抚育工作的投入。森林抚育是提高森林经营质量的有效方式,但投入成本大,收益周期长,诸多因素导致我国的森林抚育工作相对滞后,未能形成社会的广泛认识。其实,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考虑将森林抚育工作可以与森林康养、林下经济、国储林项目建设等有机结合,不单独以割灌除草、修枝、林下清理、抚育间伐等方式进行,而应融合多种措施综合抚育经营,争取更广泛的资金,加大投入,推动森林抚育促进森林经营取得更好成效。
        3.3.3立足实际需要,合理提高抚育间伐强度指标。将生产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实向上级主管部门反馈,争取政策上的支持,及时合理调整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技术指标。
        3.3.4根据需要适当放宽资金使用灵活性。在项目资金的使用上,决不能搞一刀切,应根据项目的实际进展来推进资金执行力。
4.结语。
        广泛研究证明,森林抚育能提高林地生产力并促进林木生长,优化树种组成并美化林相,丰富生物多样性并稳定生态系统。但我国的森林抚育工作仍然相对滞后,相关研究也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必须高度重视科研与实践融合,加大对森林抚育的投入,有效将其与森林康养、林下经济、国储林项目等有机结合,根据生产实际合理调整间伐强度,以项目实施进展推进资金执行力,推动森林经营取得更好成效。
参考文献:
        [1]鲁洋,黄从德,董刚明等.柳杉人工林皆伐后初期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动态[J],四川林业科技,2010,31(05):35~40.
        [2]段劼,马覆一,贾忠奎等.抚育强度对侧柏人工林林下植物生长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25(05):128~134.
        [3] 陈文平.杉木人工林不同幼林抚育模式对生长量的分析[J].海峡科学,2008,(08):26~27.
        [4]周玉林,魏伟,张玉东,刘海龙等.浅析森林抚育对林木生长的影响[J],农业科技, 2013,35:16.
        [5]朱德茹.中幼林抚育间伐强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J],安徽林业, 2010:114.
        [6]郝建,李武志,陈厚荣等.人工整枝技术在用材林培育中的应用[J].林业科技开发,2013,26(05):9~12.
        [7]Harri M.Growth,suppression,death,and self-pruning of branches of Scots pine in southern and central Finland[J].Canadian Journal off orest Research,1999,29(5):585~594.
        [8]Kevin L O,Robert A Y,Robert C H.Effect of pruning severity and timing of treatment on epicormic sprout development in giant sequoia[J].Forestry,2008,81(1):103~110.
        [9]Víquez E,Pérez D.Effect of pruning on tree growth,yield,and wood properties of Tectona grandis plantations in Costa Rica[J].Silva Fen-nica,2005 39(3):381~390.
        [10]刘云.修枝抚育对林木干形的影响[J].河北林业科技,1987(4):44~48.
        [11]Connell JH,Diversity in the tropical rain forest and coral reefs[J].Science,1978,19(06):1302~1330.
        [12]任立忠,罗菊春,李新彬.抚育采伐对山杨次生林植物多样性影响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2(05):5~15.
        [13] 鲍文龙.森林经营与森林木本植物多样性的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
        [14]Kammesheidt L.Effect of selective cutting to tropical rain forest bio-diversity Venezuela[J].Forestarchiv,1996,67(01):4~24.
        [15] Bailey JD.MontaneAltermative Silvieultural Systems(MASS):Establishing and managing a muti-disciplinary,muti-Partner research site[J].ForestryEeology and Management,1998,112(03):289~302.
        [16] 陈圆圆.燕山山地中幼龄林森林抚育财政投资政策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12(12).
        [17] 朱卓俊,吴林森,陈军晓等.不同抚育措施对木荷次生天然林生长的影响[J].浙江林业科技,2012,32(06):56~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