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大冶市宋家湾金矿矿体特征及成矿模式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2期4月   作者:许杨 李连支 袁雄 余志远
[导读] 宋家湾金矿位于湖北省大冶市境内,矿体赋存于二叠系栖霞组第二段
       许杨  李连支  袁雄  余志远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地质调查院  武汉  430080
       摘要:宋家湾金矿位于湖北省大冶市境内,矿体赋存于二叠系栖霞组第二段和第三段灰岩地层中,受近东西向褶皱和NWW向断裂构造控制,成矿母岩为燕山晚期石英闪长岩,矿床原生金主要形成于岩浆期后热液,沿断裂及次生裂隙充填,后期受表生成矿作用改造,使金矿进一步富集,形成小而富的金矿体。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喜山期
       关键词:金矿;燕山晚期;热液充填
       宋家湾金矿位于扬子陆块区(Ⅰ级)下扬子陆块(Ⅱ级)鄂东南褶冲带(Ⅲ级)大冶台地裂谷带(Ⅳ级)内。区内地层发育齐全,构造复杂,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发育,与岩浆作用有关的铜、铁、金、钨钼矿产资源丰富。
       1、矿床地质特征
       (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中统茅口组和栖霞组碳酸盐岩地层,其中栖霞组地层为矿体主要成矿围岩,该地层可分为三段,岩性从上到下依次为:含泥钙质条带状灰岩、含燧石结核灰岩、含泥、炭质灰岩。
       (2)岩浆岩
       矿区侵入岩为燕山晚期石英闪长岩,在岩体与碳酸岩接触带上发育规模较小的石榴石矽卡岩,岩体内部普查发育钠长石化、绢云母化、硅化和碳酸盐化,部分段见多条构造破碎蚀变带。
       (3)构造
       矿区位于鹿耳山背斜南翼,断裂构造及次生裂隙发育,走向以近EW向和NWW向为主。其中以F2断裂构造规模最大,呈近EW向,长1.3km。该断裂经历三期活动,前期偕同褶皱变形过程,形成韧性剪切带及糜棱岩,中期以水平扭动为主,形成复式碎裂岩,后期活动表现为张性,断裂内见大量构造角砾岩。该断裂两侧次级断裂构造发育,走向为近EW向、NWW向、NNE向,规模较小,断面平直,倾角较陡,兼具控岩和控矿特征。
       (4)矿化蚀变
矿区矿化蚀变强烈,主要围岩蚀变有:矽卡岩化、碳酸盐化、硅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等,金属矿化有:黄铁矿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磁铁矿化及褐铁矿化等。
       2、矿体特征
       宋家湾金矿累计发现金矿(化)脉13条,其中查明矿体10个(见图1),共查获金金属量1301kg。其中最大矿体为Ⅰ号,其余较大的矿体为Ⅲ。

1.第四系冲积物;2.二叠系中统茅口组第一段薄层泥灰岩夹眼球状含燧石结核灰岩;3.二叠系中统栖霞组第三段中厚层状含泥钙质条带状灰岩;4.二叠系中统栖霞组第二段中厚层状含燧石结核灰岩;5.二叠系中统栖霞组第一段中厚层状含泥、炭质灰岩;6.辉绿玢岩脉;7.石英闪长岩;8.闪长玢岩脉;9.断裂带;10.金矿(化)脉及编号;11.地质界线;12.断层。
图1 宋家湾金矿平面地质图
       Ⅰ号金矿体位于F2断裂破碎带南,围岩为二叠系栖霞组燧石结核灰岩。矿体呈脉状,走向110°左右,浅部倾向NNE,深部转为南倾,倾角75~90°。走向长175m,矿体赋存标高155~25m;矿层厚0.6~2.76m,平均厚1.41m。金品位1.78~28.55g/t,矿体平均品位15.88g/t。矿体连续性好,有膨缩、尖灭再现现象。
       Ⅲ号矿脉走向320°,倾向北东,倾角76°,局部向南西倾斜,矿脉延长130m,延深约40m,厚度0.2~1.5m,平均厚度0.65m。沿走向矿脉有膨大收缩现象,在倾向上浅表较厚,向深部逐渐变薄尖灭。该矿脉尽管规模不大,但金品位含量比较高,最高可达57.97g/t。
       矿床矿石类型为含金黄铁矿或褐铁矿化角砾岩、含金石英赤铁矿矿石,次为含金硫化物矿石。角砾岩中的角砾有灰岩、大理岩、少量团块状黄铁矿和褐铁矿等。矿床中大部分矿脉都是由多种类型的矿石组成,且往往以一种类型矿石为主,其他类型矿石为次。
       矿床范围内热液蚀变类型较多,主要可分为三类:①岩体内部蚀变:主要由黑云母化、钠长石化、钾长石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硅化、碳酸盐化。其中岩体内部普遍发育黑云母化和钠长石化,沿岩体内部构造破碎带主要发育钾长石化、绢云母化、硅化等。②接触带蚀变:以矽卡岩化为主,次为硅化、碳酸盐化。矽卡岩蚀变总体不发育,一般0.n米~n米,蚀变矿物主要为石榴石化和透辉石化。③近矿围岩蚀变:主要表现为硅化和碳酸盐化,分布于各矿脉中及近矿围岩构造裂隙中。其中硅化常呈脉状和微细粒状产出,脉宽0.5~5mm,矿化好的地段,脉体密度较大。硅化和碳酸盐化同时出现或不同的蚀变矿物叠加共存时,矿化加强。
       矿物成份有自然金、银金矿、褐铁矿、赤铁矿、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铜矿、黄铜矿、孔雀石、硬锰矿、软锰矿等;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锆石、水云母、磷灰石、铁白云石、含铁方解石、含锰方解石等。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赤铁矿和褐铁矿,非金属矿物为石英、方解石。
       金矿物多呈不规则粒状、脉状、片状或枝状,粒度最大的为0.2mm,一般为0.06~0.002mm。金矿物赋存状态以裂隙金为主,显微金和超显微金次之。
       矿石结构:针板状结构、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交代假象结构、压碎结构等。矿石构造:角砾状构造、块状构造、脉状-网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
       3、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宋家湾金矿成矿元素主要是岩浆来源,即来自同熔型岩浆,成矿介质流体早期以岩浆水为主,晚期变为古地下水为主,矿床原生金主要形成于岩浆期后热液,后期受表生成矿作用改造,使金矿进一步富集,即矿床形成主要为热液期和表生期,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金矿,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喜山期。
       根据宋家湾金矿的成因,把矿床形成过程与构造、岩浆、蚀变作用有机结合,进行系统分析,建立了矿床理想成矿模式(见图2)。

1.第四系;2.二叠系中统栖霞组第三段;3.二叠系中统栖霞组第二段;4.二叠系中统栖霞组第一段;5.石炭系中统;6.石英闪长岩;7.闪长玢岩脉;8.构造破碎带、断层;9.矽卡岩;10.金矿脉(裂隙充填型、破碎蚀变岩型);11.热液运动方向。
图2 宋家湾金矿床成矿模式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