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波 李绍强 杨世岐
青岛市即墨区融媒体中心 266200
摘要: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计算机在我国的逐步普及,社会人群也逐渐对计算机的维护工作加以重视,定期对计算机进行故障排除,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但是在维护中,计算机会出现一些硬件故障或者软件故障使得计算机难以正常运行,所以计算机维护与常见故障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以下对计算机维护维修与病毒防治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维护维修;病毒防治;防治策略
引言
计算机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计算机出现故障或遭遇病毒入侵会对日常工作和学习产生不利影响,尤其病毒入侵计算机极有可能导致用户私人信息被泄漏,危害公民的个人隐私权。为降低这样的风险,在日常使用计算机时,必须规范使用、定期检查、充分重视日常维护计算机的工作,减少故障的发生,降低病毒入侵计算机的风险。
1计算机网络病毒的特点
1.1传染性
当前现代网络环境越来越开放,并已经逐渐形成了完善的网络体系,该形势虽然能够给社会群众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便利性,但也会给各种有心盗取他人数据信息之人提供可乘之机,导致计算机用户的信息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从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招投标工作本身就需要具备相应的公平公正的环境,若招投标客户的信息发生泄漏,将会直接影响到竞争的公平性,并间接地影响后续项目开展的质量。同时计算机网络病毒有着较强的传染性,其可以通过U盘、文件、网络等相关途径对用户的计算机进行侵害,在短时间内导致计算机系统大范围被感染,并出现瘫痪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1.2潜伏性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特点。在还没有大面积爆发前,计算机病毒通常会隐藏在计算机内部系统的一些重要区域。因为潜伏过程中不会对计算机系统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能够躲过系统软件的查杀、扫描等,并且不会引起系统操作者的关注与警惕。不过,随着潜伏期的结束,计算机病毒就会迅速地爆发,迅速复制、扩散,且对周围的系统造成感染与破坏。这种爆发式的扩散通常会导致被感染的计算机系统迅速发生异常问题,例如:软硬件瘫痪等。通常来说,病毒的隐匿性越强、潜伏期就会愈长,那么防御难度就会大大增加,一旦爆发必然会对网络安全带来巨大破坏。
1.3破坏性
现阶段随着网络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病毒的种类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每种病毒所带来的影响也有着较大的差异性。部分病毒在对计算机进行攻击时,可能只是单纯地将一些用处不大的文件强行安装在计算机系统的隐蔽文件夹中,该方式会占用大量的CPU空间,导致计算机运行速度慢等问题发生。
2计算机维护维修
2.1计算机硬件的日常维护
计算机的硬件主要有电源、CPU、主板、内存条、显卡、网卡、鼠标,光驱、硬盘等,在日常使用中,要维护好这些硬件,才能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计算机的电源最好有稳定的电压,如有条件可用UPS,这种装置可最大程度保证电压的稳定,减少突然断电对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产生的损害;在日常的使用中,灰尘对硬件的安全危害性很大,会产生静电,造成主板的短路,所以应注意定期清理计算机硬件上的灰尘,特别是主板和散热扇上的灰尘。为确保计算机硬盘干净,延长它的使用寿命,要定期清理软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垃圾,不要非法关机比如断电关机。
2.2装机时维护
装机时维护指的是当用户第一次安装计算机时应该选择正确的装机方法。
现阶段随着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内部的硬盘容量一般为500G左右,所以在装机的过程中,应该将硬盘划分为四个区,其中C盘应该主要存放系统的核心文件,所以可以给予C盘50G左右的容量,D盘是存放软件的硬盘,并且在安装时应该在D盘存放C盘中的镜像文件,所以D盘的容量应该大一些,一般150G即可,剩余的容量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适当分给F盘和E盘。此外,计算机在下载安装之前,应该在电脑中安装杀毒软件。
2.3计算机系统的日常维护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应用的软件也越来越多,当下载安装软件时,往往遇到病毒的入侵、流氓软件的强制安装和大量的捆绑软件,这些问题带来了很大的烦恼,所以要定期给系统做体检、定期杀毒、清除垃圾文件、清理注册表、清理流氓软件、删除没用的软件、升级有用的软件,还要经常给系统安装补丁防止系统出现漏洞被病毒攻击,保证系统的稳定。也不要去浏览不好的网站,不然更容易中毒。安装软件时也要注意,不要装那些捆绑的软件。要定期对主板驱动、声卡驱动、显卡驱动、网卡驱动等这些系统主要驱动软件进行升级,这样才可保证系统在优良的环境下稳定运行,无需经常重装系统。
3计算机病毒防治措施
3.1提高计算机网络管理力度
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非常大,而且扩散迅速,这通常和计算机网络管理不当有着直接的相关性。因为管理不完善,制度不严谨、人们安全意识薄弱等,必然会引起病毒的不断出现,屡禁不止等。并且,一直以来,人们对网络安全建设往往实施的是治标不治本的策略,这也是引起病毒不断出现的一个根本因素。为了能够彻底解决病毒无限制蔓延的问题,人们一定要构建完善、高效的网络安全管理机制。并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安全防御能力,增强安全意识。
3.2积极开展病毒查杀
利用杀毒软件定期对计算机进行病毒查杀能够避免计算机病毒的蔓延和破坏,进而保证用户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行。面对计算机病毒所造成的冲击,相关机构也一直在积极开展计算机病毒查杀软件或是查杀技术的研究工作,进而诞生了一大批非常有代表性的病毒查杀软件。时下较为常用的杀毒软件有金山毒霸、电脑管家、火绒杀毒以及360安全卫士等,由于不同软件的技术侧重点各不相同,所以需要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软件,之后还需要选择正版杀毒软件以免造成其他技术风险。以“鲁大师”为例,虽说它能够帮助用户了解计算机型号参数信息、运行状态,但它却并不具备杀毒功能。虽说金山毒霸素有“流氓软件”之称,但它依旧具备杀毒效果,所以实际使用中要注意做好区分。
3.3构建防火墙及防毒墙
防火墙及防毒墙,顾名思义,就是隔绝个人计算机与外界网络的关联,通过技术手段来保障用户的计算机使用安全。防火墙在运行时能够对网络通信进行全面扫描,及时察觉出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各种风险,并对此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如开启阻击警报功能,及时关闭不经常使用的端口,切断病毒传播的途径,而且该防火墙技术有着实时检测的特点,其网关技术能够对各种网络数据的请求进行全面检测,避免各种不良程序攻击计算机系统,确保用户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网络环境处于安全状态。在进行电子招投标工作时,应当关闭所有不常用的网关,并提前做好相应的数据监测工作,避免因病毒的侵入,影响招投标工作的有效开展,降低对各企业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结束语
用户若想实现计算机的顺利安全运行,应该重视装机时的维护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工作,并且当出现计算机出现硬件、软件故障、开机故障以及接触不良故障时应该及时采取故障的应对措施,进而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计算机的工作状态,尽可能减少计算机故障对用户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罗静.计算机维护维修与病毒防治方法探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4}(06):30.
[2]马超,王晓琴.互联网+背景下的计算机维护维修与病毒防治途径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02):120-121.
[3]程昊.互联网+背景下的计算机维护维修与病毒防治途径探讨[J].数码世界,2019,{4}(04):64.
[4]邓有林.计算机的维护维修以及病毒防治方法的探析[J].电脑迷,2017,{4}(10):34.
[5]程立平.计算机维护维修与病毒防治策略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4}(01):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