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碰撞事故原因关联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12期4月   作者:赫英全
[导读] 《水上交通事故统计办法》(2017年修正版)将水上交通事故分成10类统计,船舶
       赫英全
       武警海警总队辽宁支队,辽宁省大连市,116113
       摘要:《水上交通事故统计办法》(2017年修正版)将水上交通事故分成10类统计,船舶碰撞事故属于其中之一。船舶碰撞在水上交通事故比例中高达70%以上,尤其是在船舶交通密集的海上通航水域,其对船舶航行停泊安全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值得船员和管理部门引起重视。
       关键词:碰撞;海上船;避让;调查
引言
       船舶碰撞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海上环境污染令人触目惊心,因此,研究海上船舶碰撞的原因对避免或减少船舶碰撞事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价值
       一是提高船舶运行的质量。船舶技术作为航运行业发的关键技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积极引入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等先进技术,与时俱进地优化改进传统船舶技术,促进船舶运行质量的持续提高。船舶电气设备的自动化系统,将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和电子控制有机结合起来,减少了船舶电气设备管理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有效促进了船舶管理的效能。二是提高船舶运行的安全。船舶作为航运载体,安全是首要需求。电气自动化系统应用在船舶电气设备管理中,借助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准确性、可靠度和安全性能,为船舶提高连续安全运行时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电气自动化技术依靠技术集成和综合应用,对船舶运行中的关键环节和安全节点进行有效控制,减少了人为因素可能带来的风险,让船舶运行、操作更加便捷、使用更加简单、性能大大提升。三是减少了船舶运行的成本。传统船舶运行中,主要是依靠人力来实现对船舶的操控。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减少了船舶运行中对人力的依赖,采用系统化、模块化、专业化的系统,能增强船舶电气设备管理的稳定和可靠,为现代船舶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积极保障。
2船舶碰撞事故原因
       2.1驾驶人员素质低
       航海驾驶员必须具备极强的心理素质以及专业的技能,才能驾驶船舶安全出行。但由于航海驾驶员紧缺,导致很多技术不过关、思想麻痹、责任心不强的驾驶员上岗。因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履行自己的责任而造成船舶碰撞的悲剧时有发生,遇到紧急突发事件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无法沉着冷静地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也是造成船舶碰撞的重要人为因素。另外,驾驶员对船舶的正确停放也有助于避免事故的发生,这就需要船舶驾驶员具备极强的心理素质、过硬的驾驶技术以及科学专业的素养。
       2.2航行区环境因素
       航行区的地理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浅水、有限水域、高原、潮汐、珊瑚礁、船舶停泊航道规模、航道深度、锚泊位置、制动水域等方面的信息。在道路附近和锚定点周围。例如,许多水道只能由一艘船只通行。此外,航道水深差异和安全深度损失是影响航行速度和船舶治理效率的重要因素。第二,海上交通的环境因素。如果港口出入境、停靠等各个阶段的航行环境过于复杂,船舶的海上交通安全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害。
       2.3船舶设备保养不当
       该船由高度精密的设备组成,需要定期检查和修理及更换。如果不及时更换,在危机期间容易造成装卸故障或航行设备故障,可能影响船舶的航行.
3避免船舶碰撞事故的措施
       3.1设置通航安全数据库
       主管当局在努力发展航运业时,应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收集、分类和分析海上航行期间发生的事故,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关于海上交通安全的科学和健全的数据中心。为了便利船舶驾驶人在船舶航行期间的航行,可通过改变数据中心和控制可航行区内船舶的航行规则,获取船舶适航区内的天气和海洋状况等数据,从而有效地提高船舶航行安全。


       2.2加强职业培训
       船员工作的特殊性质要求具备强有力的专业技能、高度的适应能力和高度的适应能力。由于65.2%的海上事故是由于技能错误造成的,因此不难看出掌握职业技能对船员的重要性。有必要加强船员培训,推广终身学习的概念,培训船员掌握专业知识、信息、法律和管理技能,而不仅仅是事故演习和定期安全警报等技术它不受时间限制,使船员能够自我训练,从而为以后在海事实践中的行为奠定基础。此外,前船员必须发挥带头作用,提供实际的航海培训,帮助船员在和平时期改变他们的坏习惯,培养更好的道德行为。
       3.3综合推断行动
       通过勘察、询问等调查工作掌握的证据,调查人员一方面应对碰撞经过形成一个大概的整体认识;另一方面应当尽可能准确地还原详细经过,并且以时间为主线、船舶为主体,进一步梳理出船舶碰撞发生时在自由行动、碰撞危险、紧迫局面和紧迫危险等不同的节点下两船的相对方位、航向航速等行动措施,有助于绘制出反映碰撞经过的示意图。但是,对于推断出的碰撞发生经过,调查人员还应保持谨慎和质疑,如有必要应组织权威专家或机构进行仿真模拟、实验论证等工作,以防主观误解错判。
       3.4加强对应急救生系统电气设备的检修维护
       为了保证船舶安全航行,在对电气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还应加强对救生系统所有电气设备的检修维护。对救生艇的照明系统、蓄电池状态以及各种指示灯均应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正常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同时应定期检查船舶应急发电机的工作状态,在检测时应确保其能够在自动启动后正常连接应急配电板,且从启动到完成额定负载加载的时间应控制在45s以内。在检修维护工中应注意检查应急发电设备的启动开关是否设置在自动档,而其手动开关也应能够正常运行,且应在应急配电板附近配备耐油防滑绝缘毯等设备。
       3.5勘察碰撞现场
       调查人员在接到碰撞事故后,应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勘察,做好与碰撞发生经过相关的物证收集和视听资料、电子数据采集等工作。痕迹是两船接触形成的重要物证,能够直观反应出两船接触的关系、部位、方向、速度、时长、损害等信息,是推算船舶行动重要间接证据,应做好痕迹勘察记录。水上视频监控系统和船上甚高频、AIS、VITS、CCTV等装备设施上所记载的船舶航行过程的电子证据能够更加客观地追溯碰撞前后实际变化情况,对这些直接证据的采集应作为勘察首要任务。同时,还应做好船舶航行、轮机日记(事故报告)等书证收集。此外,现场环境作为碰撞背景,对事故发生经过船舶行动有重要影响,调查人员还应做好当时当地水上自然和通航等环境勘察记录。
       3.6升航道通航效率
       对于海上航行密度高的航道,有关部门应采取科学合理的交通管制战略,以有效提高航道交通效率,避免发生船舶碰撞事故。例如,主管当局可以定期在特定海域通过甚高频传播海上交通管理规则,影响海上交通安全的船只必须按照甚高频指令处理。此外,在船舶运行期间出现极端天气的情况下,行政当局应在航行的不同阶段安装速度限制控制器,使船舶能够在最高速度限制之下迅速进出港口,从而有效避免碰撞风险。
结束语
       不难看出,人为因素造成的航行事故的可能性很高,因此有必要加强船员和船舶维修人员的职业培训,吸取经验教训,并采取措施,防止这些可控制因素造成的海上事故。
参考文献
[1]陈相宇,艾万政,冯娜.海上弯曲航道船舶碰撞事故原因及对策[J].水运管理,2019,41(12):18-20.
[2]刘锋.船舶碰撞事故中VTS人员的渎职责任分析[J].中国海事,2019(12):29-31.
[3]赵国栋,李伟.人为因素对船舶碰撞事故的影响[J].广州航海学院学报,2019,27(03):6-8+12.
[4]吴小红,张进峰.一起典型离港船舶碰撞事故案例分析[J].航海技术,2019(04):88-90.
[5]李晓松,孔宪卫.船舶碰撞事故致因及管控措施研究[J].水道港口,2019,40(03):313-3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动...
•   ...
•   ...
•   ...
•   新闻...
•   关于...
•   结构...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