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乐凤
山东职业学院铁道学院,山东省济南市 250104
摘要:对于机械加工行业来说,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如何降低故障发生率和在发生故障后如何快速完成维修工作,这也决定了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近年来,我国的机械加工制造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有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缺乏设备使用说明、员工的安全意识淡薄以及维修队伍能力较弱这几方面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维修
引言
机械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堪称支柱产业,是我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一直持续高速发展的压舱石,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深远。机械加工设备的安全问题是机械生产的重要因素。如果能在管理和维修过程中充分重视安全问题,保持安全意识,有助于企业以较低的设备运维成本高效高质生产。近年来,机械设备的功能出现了多元化发展趋势,因此人们对加工环节的重视日益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应重视安全问题,为机械制造行业与时俱进保驾护航,从而推动机械制造行业不断发展。
1当前我国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现状
1.1缺乏完善的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当期我国工业领域对机械加工设备的依赖越来越强,许多企业为了自身的生产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建立优势,越来越加大了对设备的连续使用,而忽视了对这些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维修,没有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完善的维修管理制度,一切以生产效率为先,其发展理念类似于“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目前企业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制度不仅仅是对维修标准做一个简单的流程规划,缺乏一套系统、全面、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指导,导致维修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没有硬性细节标准的约束,工作态度比较随意,严重影响了设备维修管理的顺利完成。
1.2 安全管理和维修意识不足
机械加工设备使用和管理过程中,没有正确对待管理和维修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企业为了更好地开拓市场,赢得更有利的竞争优势,偏重于考虑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使用问题,甚至为了减少暂时的成本支出,无视设备的养护和维修。部分设备甚至出现购置使用后多年未进行养护维修的情况。即便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企业也会因为暂时不影响继续使用而没有认真检查和及时解决问题。因为机械设备本身具有固定的寿命周期和使用规律,所以缺乏安全管理和维修会导致部分设备老化严重,大幅缩短使用寿命,不仅容易影响正常的生产制造,而且会造成一些安全事故,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2强化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的措施
2.1完善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制度
首先,企业高层领导部门要结合企业发展实际与发展方向来制定出一份制度,然后在企业内部试运行,根据运行状况以及基层员工的实际再来进行修改,确保所制定的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对于规章制度的实际内容,一定要将责任细化到各个部门,甚至是个人,在对人员和机械设备的管理上一定要责任明确,这样可以保证在出现问题后能够第一时间将责任落实到人,并对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确保同样的问题不会再出现。机械设备管理责任人必须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并做好工作记录,以方便后期的企业内部考核,以此来调动起员工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以及对企业的工作责任感,促进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的良好进行。
2.2树立安全理念
大多数机械制造加工企业的规模较大,发展比较成熟,在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管理和维修方面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制度。基于各种复杂因素,其中部分制度规范没有得到贯彻落实。究其原因,重视程度不足是根本原因之一。为优化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修,工作人员需树立安全理念。因此,需对所有岗位人员集中进行专门的思想宣贯和培训,使其对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修问题形成全面而科学的认识。在企业文化宣传中,也可融入相关内容,将安全管理制度挂在墙上。相关设备一旦投入使用,负责人员应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和使用,同步进行专门的检测工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解决予以措施。
2.3提升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设备操作员是第一个直接接触设备的人,设备操作员的操作水平和责任感对设备故障率有很大影响。因此,要提高设备运营者的专业化水平。第一,机器操作员上岗前要进行多次工作前训练,训练操作员的专业性和安全意识,加强对设备的专业性,提高对设备的安全操作意识,减少根本原因中设备故障的概率。其次,为了提高设备操作员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非常强的专业能力,还要具备较强的现场应变和自主学习能力。因为随着当今设备的不断发展,对设备知识的学习不断进行,设备操作员需要不断地随着技术的变化学习新的操作技能。最后,要鼓励设备运营者积极学习其他企业的优秀和先进技术,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范围,提高自己的运营技能,减少事故发生概率,提高机器制造加工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要加强对设备运营者的思想教育,提高对设备运营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养成事前检查、每天整备的好习惯。
2.4加强对设备使用的管理
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可以大大降低机械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和维修率,具体操作为在每一台机械设备的操作面板旁边都添加一块目视看板,在看板上标注每一台仪器设备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要求工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来进行,在每次操作结束后都要记录下设备的使用情况,方便日常维修管理人员对设备的检查,根据所记录的设备的运行状态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维护。此外,还要制定一些机械设备管理标准,管理内容可以包括设备的操控、安装和维护等,根据机械设备的不同而制定不同的操作程序和维修方案,全方位的提升设备管理和维护的有效性。
结束语
机械制造加工企业在推进生产、提升效率、推动价值增值以及拓展市场空间的同时,还应关注安全问题,重视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因此,机械制造加工企业应该在正视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树立安全理念,构建完善的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和维护制度体系,提高机械加工设备使用的规范程度,重视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在规避安全风险事件的基础上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延长设备寿命周期,提高设备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傲博.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管理与维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4):191-192.
[2]郭浩.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实践探索[J].中国设备工程,2020(16):68-69.
[3]李军.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J].农家参谋,2020(02):170.
[4]姜杰.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J].南方农机,2019,50(14):173.
[5]黎隆彬.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修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02):158.
作者简介:胡乐凤(1982.02-),女,汉族,山东枣庄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机械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