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工煤矿生态恢复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12期4月   作者:郝睿达
[导读] 当前我国工业化发展迅猛,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以及
郝睿达
长治市上党区国睿培训有限公司   山西长治  047100
摘要:当前我国工业化发展迅猛,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以及生态问矛盾日益凸显,煤炭资源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在大力开发煤炭资源的同时,导致煤矿所在区域的生态被破坏,环境被污染,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下,要求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注重生态恢复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本文就井工煤矿生态恢复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简要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煤矿;生态恢复治理;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322            文献标识码:A
1井工煤矿开采特征
      1.1不同地区对施工方式有不同的要求
      在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是十分不均匀的。不同地区都有可能出现不同数量的煤炭,分布的位置也大不相同。我们在开发的时候,除了需要考虑当地的地形特征以外,还需要注意地区的天气情况,土地的松软程度等等,这些条件都对开采技术有着很大的的挑战。由于矿井内部的条件十分特殊,选取不同的工作手段,得到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差异。开采方式不同,效益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我们从事工作之初,首先应做好准确的勘测,并制定多方面的方案,对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才能在安全的情况下,提取煤矿资源,这也决定了整个工作的繁琐性。
      1.2工作的难度系数较高,危险性大
      随着我们对煤矿资源的逐步开发,我们需要到更深的矿井中去提取煤矿资源,深度的进一步下降不仅给开采技术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且对我们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产生了很大的威胁,更深的矿井下意味着更恶劣的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心态,技术以及面对危险时的反应都是一种极大的考验,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面临生命危险,这也是我们现如今不得不面临的主要问题[1]。所以,煤炭技术的更新,提升以及及时解决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井工煤矿生产存在的问题
      2.1顶板问题
      在煤矿井下采掘工作中,顶板问题是比较重要的问题。若是处理不当,会对周边的岩石性能造成巨大负面影响,降低岩石的强度,致使周边岩体出现大幅度变形,严重的还会导致局部坍塌,威胁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如果工作面出现冒顶事故,不仅会延误掘进工期,出现较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导致人员伤亡。无论发生哪一种冒顶事故,在事故发生之前都会出现明显性的征兆。例如,掘进过程中,地下工程出现掉渣、局部区域出现声响、地下作业工程出现裂缝或者脱层情况。
      2.2爆破问题
      在煤矿井下采掘工作中,爆破问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爆破装置是采掘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的一种装置,具体操作时必须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操作人员必须具有专业性的证书以及熟练的实操技能,避免爆破工作中出现一些简单性问题,故在材料使用和存储过程中需要由专业的人员进行处理,不可随意拿取炸药,这样可以规避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
3井工煤矿生态恢复治理对策
      3.1煤矿井下合理布置巷道
      煤矿井下采矿技术的合理开展,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对巷道进行合理的布置,通过优化巷道的布局来推动布置的质量,从而推动井下采矿的安全性,促进井下煤矿开采的生产运行效率。通过合理布局巷道来提升煤矿开采工作的合理性。近年来,煤矿井下开采技术伴随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和提升,这个过程中对于巷道的布置要求也是越来越为严格。


      在煤矿井下开采工作中,合理布局巷道是有着突出的优点的,其能够有效地提升开采的速度,提升开采效率,但仍然需要关注对于巷道的布置要与开采方法二者之间相呼应,要确保井下具有良好的通风环境,在布置巷道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减小工程量,以此来降低煤矿的开采成本[2]。在整个巷道的布置过程中,既要关注巷道的综合掘进技术,又要关注煤矿开采的综合技术,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推动煤矿企业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推动生产效率、生产质量的提升。
      3.2革新煤矿采掘技术
      在煤矿采掘工作中,需要革新煤矿资源的采掘技术。依据我国当前的煤矿资源过度开采情况,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对其进行调整,在政府政策指导下,一些技术落后、设备无法使用的小煤矿企业被关闭,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比较优秀的大型煤矿企业,这些企业不仅具有较高的煤矿生产质量,且井下采掘工作环境较好,可以有效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3]。另外,所引进的先进设施设备可有效对煤矿的井下环境做好实时监控,预警一些可能发生的安全性事故,间接性地将安全事故的抢险工作转变为事故预防工作,实现最优化的煤矿井下资源采掘安全管控。近年来,煤矿井下采掘技术和设备得到较大进步,在资金允许的前提下,还可以积极地引入一些国际先进技术,实现国内国外多项技术的有机融合。
      3.3加强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新时期信息技术普惠各行各业,煤炭行业也需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其发展的重要意义,尤其是信息系统的应用对煤矿井下开采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煤矿井下开采要加强对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加强智能化建设,实施人机交互信息管理来实现对煤矿井下运行情况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正是由于信息系统的高效性,推动煤矿井下开采信息进行及时的传输,形成相应的工作日志,帮助管理人员对井下开采信息进行及时的掌握,并根据运行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控,同时实施监控井下情况,保障运行安全。依托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煤矿井下的远程指导,加强对井下采矿现场运行的监控,更为直观的将采矿技术信息进行表达。同时,信息化管理系统中能够利用数学计算的方法来对采矿技术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的结果来有效地识别矿井开采的安全风险识别。
      3.4地质灾害治理
      针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1)为避免矿山裸露边坡再次发生灾害,对矿山的裸露边坡种植树木、植被的方式进行治理;2)根据矿区地面塌陷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区分后分别采用相应的方式对进行防治。对于工作面开采完成后未达到沉稳状态的地面塌陷问题,对其中的裂缝进行回填的手段进行防治;对工作面开采完成后已经达到沉稳状态的地面塌陷问题,采用大规模的机械手段对其进行治理,确保治理完成后可复垦使用;3)由于矿区开采导致周边公路塌陷,在对已塌陷公路进行回填、路面铺设等手段治理外,还需对矿区周边未出现塌陷的公路进行监测,预防公路的塌陷[4]。
      3.5加强地质环境监测
      对于现阶段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问题可采取对应的防治措施进行治理实现对地质环境的恢复工作。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很多地质灾害问题并未完全显现出来,因此,需加强对矿区地质灾害的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防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
      总而言之,煤炭是我国重工业发展的重要燃料之一,但是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有很大影响,破坏了矿区生态平衡,对矿区居民生活产生一定危害,所以煤矿企业必须制定合理有效的矿区环境污染治理措施,保证煤矿生产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玉凤.煤矿废水污染现状研究及其治理方案思考分析[J].居业,2019(11):168+170.
[2]李金友.煤矿瓦斯治理及防突问题应对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1):261-262+265.
[3]张军.煤矿井下呼吸性粉尘的现状与治理[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0):92-93.
[4]王禹君.煤矿供配电系统中谐波的分布及治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0):226-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