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华 王雪琪
西安科技大学 能源学院 采矿工程1902班
摘要:行业认知在增强学生专业认同度、行业自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西安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本科学生,毕业后从事或者在考研中报考相关行业的比率实现了从20%回升到80%的惊人跨越,直接显现出本专业近些年在增强学生专业认同教育、行业自信教育中的成果。大量的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服务于西部,在西部煤炭行业中建功立业。有关企业参观的实践活动在其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参观;专业认同;行业自信。
查士德斐尔爵士曾说:“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所以,大学生对自己目标未来方向的明确格外重要。
一、落后企业参观对学生专业认同、行业自信的影响。
为了推进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煤炭行业掀起了一场兼并重组以及小煤矿的关闭潮。[1]尽管如此,仍有一批服务多年,开采条件差的煤矿存在。如果是初次认知实习的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参观落后煤矿,难免会有这样的感受:在参观过程中碰到了刚刚结束工作正在回到地面的工人们,他们坐在防爆车上,透过狭窄的窗户可以看到,因为长时间井下工作,他们的面部几乎只有眼球没被黑煤染指的,空洞的眼神随着防暴车的颠簸飘忽不定。脑海中浮现出现自己也如同他们一般的画面,对生活已经没有更大的热情,只是每天坐在车里麻木的等待到达工作面,行尸走肉般重复自己的工作。那一刻,想必他们学习采矿专业的心会产生动摇;进行井下参观,参观的地点是一处工投产多年的老旧矿井。由于大倾角,设备落后,只能坐着猴车前往井下。落后的通风系统使工作环境温度长期保持在难耐的38℃。身后,是受地热和机器作业影响下的热浪,而面前,是平均高度1.5m、大部分人无法直立行走的的采煤工作面。弯着身子在拥挤的队伍中,被人流推动着向前走,无法伸展的身体和并不顺畅的呼吸环境让从未下过井的同学一时无法接受。又一次对从事煤矿行业产生动摇。经过这两方面的参观,原本不清晰的行业认知被糟糕的印象充斥,在采矿工程专业的学习中,仿佛陷入了一片黑暗,找不到前方的道路。
二、现代化煤矿参观对学生专业认同、行业自信的影响。
2021年7月18日,西安科技大学赴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国情观察实践团在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团委书记万超、团委副书记王雪琪等老师的带领下正式出征。实践团共有来自能源学院、化工学院的46位怀揣着对祖国煤炭行业的美好向往的学子参加。
该暑期实践活动围绕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历史成就、脱贫攻坚历史性成果等现实教材,并结合西安科技大学化工学院与能源学院专业特色,“一红一黑,红黑结合”,将煤矿企业参观与国情调研和红色革命精神学习相结合,引导同学们坚定党的领导、学习党的发展历程、体会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以及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
通过该实践活动,学生见识到了一个个走在时代前沿的、真正的新兴现代化矿井——先规划后建设的智能化矿井可可盖煤矿;大采高、温度适宜、倾角小的巴拉素煤矿;年产达1000万吨、工作环境好的西湾露天煤矿等;在大柳塔煤矿进行井下参观时,同学们可以一边坐着卡车,一边聊着天前往井下,一片轻松写意。井下的温度保持在20℃左右,7m高的工作面,在先进的液压支架的保护下反而给人带来轻松的感觉。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给人安全可靠的直观感受……这些煤矿的共同特点是:设备先进,员工待遇好,工作环境适宜。最重要的是,他们也正向广大的采矿工程毕业生抛出橄榄枝,这些条件犹如一束亮光,为迷惘的采矿工程学子指明了奋斗的方向。
“弦歌不辍兴矿业,立德树人谱新篇”,每一位参加此次实践活动的同学受到的启发正如本次实践活动的名称一样,拥有了立志奉献煤矿事业的决心,树立了帮助在西部煤矿行业中建功立业的理想。这是真正立竿见影的实践活动,正是通过参加这样的实践活动参观这样的煤矿,我们才能真正清楚的了解到目前的行业前景,认识到煤矿行业中好的那一面。了解到现代我国煤矿拥有的无穷可能性、高度先进性。好的煤矿需要的优秀的人才,这激发了学子对自己从事专业采矿工程的学习热情。即使不能保证每一个立志奉献煤矿事业的学生都可以到这样先进的煤矿中工作、学习。但是每一个同学在这个过程中,树立了理想,明确了方向,有了努力的动力。
三、总述
由上述可见,企业参观对学生对采矿工程的专业认同和从事煤炭行业的信心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对优秀企业的参观更是起到不可估计的积极作用。这对煤炭行业人才的流失起到了立竿见影的缓解作用。
参考文献:
[1]来源:煤炭资讯网,一事一议。王有银:政策性煤矿关停与采矿许可证到期延续有关法律问题简析,2021/3/29 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