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春红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王庄镇财经服务中心 山东曲阜 27312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开始逐渐进入了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而土地流转制度能够为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前进的动力。土地流转制度的出现满足了我国新时代经济的要求,不仅能够完成全国的粮食储备,更能间接性的促进我国的发展。农村的土地制度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关乎我国农村经济未来的发展,要更好的改善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就需要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农村经济上面。土地流转方面问题的解决也可以对处理土地改革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经济;影响
引言
随着工业化进程脚步不断加快,加上人口对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土地资源成为了重要的经济发展基础,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传统的土地开发过程明显存在着不合理问题,针对弊端要进行土地利用流转,土地资源需要采用科学合理化的利用方式与方法,才能不断地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1土地流转的意义
近些年来,不论是在第十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还是一些其他的重要会议上,都针对土地流转制度实行的重要性向人民进行了多次的阐述。在会议中,有关部门领导提出,要不断地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从而带动我国的土地改革,明确传达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就目前我国的发展现状来看,很多进行土地流转的地区都已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比如姜庄镇的莳一村,根据会议精神,将流转的土地,改变成农业生态蔬菜园,种植了成方的马铃薯、西蓝花等等,销往各地,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我国土地流转制度的实行,真正的将农民的利益放在了首位,实现了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的愿望,也为农村吸引来了更多投资者,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
2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2.1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
实施土地流转能够从根本上促使农民的生产活动与收益相剥离,以将土地经营和使用的权限向生产者转移的方式,促进生产的集约化发展,解放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使其能够有机会尝试拓展其他的收益渠道。在开展生产活动时,可利用目前行业较为前沿的技术和设备参与生产活动,提升农业向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速度,大幅增加农民的收益,将剩余的人工转向其他产业的经营中,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前提。
2.2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的收入非常单一,尤其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背景下,获得收入的途径更有限,除了种植农作物取得收入外,便是进城务工。农民进城务工使得农村劳动力减少,导致土地荒废,制约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而且实现两种收入的兼得存在着一定难度。土地流转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实行土地流转给农民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增加了经济收入。农民进城务工的同时,通过签订承包转让合同,将荒废的土地承包出去。这样拓宽农民经济收入,在进城务工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土地流转带来的收益,大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3促进土地使用效率提升
为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推进,便需持续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为土地流转实现市场化经营提供前提。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参考市场化的发展规律,可体现出市场因素对于土地资源利用情况的影响,成为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前提。土地流转可逐渐促使农业创新发展,由以往小规模的生产模式逐渐转变到集约型发展模式,提升更多闲置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
3新时期优化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策略
3.1完善土地流转管理制度体系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将经济发展作为国家第一战略,这是由特殊历史时期所决定的,近些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长足性进展,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粗犷式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以高瞻远瞩的角度进行农村土地利用改革。一系列的土地利用改革其目的均是为了国家持续发展的目标,当然这必定牵扯到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需要以更加科学的方式明确土地责任以及土地界限划分,既为前期的工作打好基础,也为后期的监督管理做好相关数据记录。我国的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影响的因素较多,同时也受自身实际情况及技术手段所限制。我国的农村土地管理大多是以集中化制度严格管控,虽然农村土地较为集中,但是其利用手段相对单一。在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方面尤其凸显,不仅限制了大量土地无法发挥自身的价值,同时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涌入造成了两极分化现象,城市土地越来越稀缺,而农村土地闲置荒废居多。基于以上进行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必须跟随土地利用流转进行有效改革,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快速发展。
3.2完善相关制度,加大政策扶持
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政府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更加注重流转过程的规范化、合法化。首先,应该建立相关服务部门,使其规范流转程序,在整个过程中不仅起服务作用,还要起监督作用。政府应当要求土地承包者与农民签订规范化合同,维护双方权益,避免后期纠纷。针对合同,要提供规范化的模板,向农民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尽可能地保障他们的权益。对于土地流转的价格,政府也要根据市场来制定,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其次,要根据法律法规,政府也可鼓励一部分中介的发展,使其帮助土地流转更加程序化、透明化。在流转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遵守规章制度,明确责任意识,在流转过程中按规定办事。最后,对于失地后又找不到工作的人,要建立保障体系,防止其因失业而变成贫困人员。
3.3保障基础工作的安全,采取更加全面的土地流转方式
加强思想建设对我国农村的土地流转工作至关重要,能够指引我国农村的土地流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事土地流转工作的专业人员要时刻保持正确的思想,通过思想来警示自己,并且要树立起关于土地流转的正确的安全防范意识。制定具体的土地流转工作纲要,明确土地流转工作的指导思想。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用一种正确的思想观念来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在未来的经济发展。在进行土地流转的工作时,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以此来对自身行为进行更加严苛的要求,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依法开展土地流转工作。对土地流转的各项内容进行不断的完善,建立一种更加符合我国发展需要同时也更加健全的土地管理制度,推动土地流转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农村土地流转这项工作在我国是一项富有全面性和系统性特点的工作。所以,要采取更加全面系统化的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工作。土地流转模式的正确与否关乎着能否使土地流转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对我国土地资源的保护意义非凡。
结束语
农村社会在土地流转制度实施和执行期间,仍然存在土地流转制度难以推行的现象,成为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有关部门和农村生产管理部门要对土地流转制度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加快形成以土地流转制度为核心的农村土地生产结构,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改革和进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实现农业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清艳.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J].经济管理文摘,2020(24):79-80.
[2]刘照秋.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J].中国外资,2020(10):78-79.
[3]张丽.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J].山西农经,2020(02):63+65.
[4]刘华宁.土地流转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J].乡村科技,2019(22):16-17.
[5]刘玉光.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