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文化对朝鲜神话的影响 ——以《檀君神话》为例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12期4月   作者:王佳宝
[导读] 中国与朝鲜半岛地理位置相近,自古以来政治军事交往颇为频繁,促进了文
       王佳宝
       延边大学  吉林 延吉 133002

一、历史背景与朝鲜半岛神话
(一)历史背景
       中国与朝鲜半岛地理位置相近,自古以来政治军事交往颇为频繁,促进了文化的交流。文化的沟通,使得朝鲜半岛文化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无论汉字的使用、史书体例、通俗小说的写作范式,还是官制、民俗等方面,都带有中国文化的某些影子。”且有史料表明,“早在公元一世纪初就有朝鲜人背诵《诗经》《书经》《春秋》等中国的经书”“这说明当时朝鲜已有不少专学儒家经书的学者”且后来的高句丽、李朝的史书编撰体系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史书体系的影响。另外有研究表明,“韩半岛的主流文化与中国历史悠久的楚文化与是有一定的渊源的。”
(二)朝鲜半岛神话
       神话是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起源于远古时代,是人类结合自己想象力开始思考与探索自然的产物。中国神话和朝鲜半岛神话作为亚洲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总能看到相似的地方。其中,朝鲜神话中的熊形象就是我国箕子神话传入朝鲜,与其本土神话结合的产物。在朝鲜神话中,开国神话较为具有代表性,开国神话一般是指该民族的“国祖”创立国家的过程的故事,在东方的各民族国家普遍都拥有自己的开国神话。朝鲜的开国神话大致可以分为檀君神话、朴赫居士神话、昔脱解神话、金阏智神话、首露神话,朱蒙神话六种。其中,檀君神话与高句丽朱蒙神话受中国影响最为典型。
       神话作为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虽然其中存在着许多夸张、杜撰的手法,但依旧能够反应当时的社会现实,对研究朝鲜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很高的价值。就比如朝鲜神话中的儒家、道教、佛教的意象,反映了这两种思想传入朝鲜半岛后被原住民和原文化的接受程度。
二、从《檀君神话》看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檀君神话》的内容
       《檀君神话》讲述了朝鲜族的天帝桓因的儿子桓雄,与熊女变成的女人生子,名为檀君的故事。后来檀君建立了古朝鲜,定都城于平壤,经历了迁都阿斯达后,在周武王即位之后隐居做了山神。《檀君神话》中充满了神话色彩,如熊变成人,神熊产子。《檀君神话》的内容也体现了当时的朝鲜深受的中国影响,如当周武王即位后,檀君便隐居,侧面体现出朝鲜当时还是认为中国是正统的,承认其藩国地位。
(二)关于《檀君神话》的内容分析
       《檀君神话》是朝鲜半岛的族源图腾神话,最早由高丽的僧人一然编写,记载于《三国遗事》中,后期的《帝王韵记》等古籍也有收录。《檀君神话》体现了朝鲜族悠久的历史,反映了古朝鲜图腾崇拜思想,同时体现了古朝鲜氏族部
落的演变以及当时的社会的发展情况。同时,《檀君神话》中也体现了大量的中国文化痕迹,体现了中国神话与其本土神话的结合。
       首先,《檀君神话》属于天降神话范畴,中国古代早有“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的说法,汉代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后来,道教又将三皇分为初、中、后三组。中国文化在神话的类型上影响着朝鲜半岛的神话。
       在朝鲜半岛神话中占有另一个主要地位的卵生神话与中国沿海地区的卵生神话有相似之处,卵生神话中体现出的鸟崇拜与中国古代“天降玄鸟,降而生商”所体现的思想颇为吻合。此外,朝鲜半岛文化中海体现出了浓厚的太阳崇拜思想,这也与中国文化有共通之处,在中国古老的《山海经》,屈原的《九歌》中都有对太阳神的描述。所以,在神话体现的原始崇拜方面,中国文化也对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可见,中国与朝鲜半岛的神化体系大致相似。又有研究证明,西汉时期《尚书》已经传播到了朝鲜半岛。

南北朝时期,《史记》传入朝鲜半岛。晋代,《山海经》传入了朝鲜半岛,且生活在半岛的人们对《山海经》形容的世界表现出高度的信任,还依据《山海经》绘制了《天下图》作为当时的世界地图。可见当时中国文化对朝鲜半岛的影响颇为巨大。
       其次,关于《檀君神话》中“一熊一虎”的描述,可以将其理解为地域相邻的两个氏族部落,熊、虎则分别为这两个部落的图腾,这里就反映了当时朝鲜半岛的图腾崇拜现象。在北亚、东北亚一带的“满—通古斯系族群”中,普遍有熊崇拜的神话。该族群的祖先们,根据熊进洞穴冬眠的自然规律,幻想出熊变化成人的情节,来代表生命周期的更替。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东北部地区的鄂伦春、鄂温克族的“熊女神话”,该神话讲述了人与母熊共同生活剩下半人半熊的孩子,后来因为人的离去,母熊悲愤的将孩子撕成两半,给了人的那一半孩子就成为了鄂伦春、鄂温克族的祖先。该神话影响深远,直至现在这两个民族还对熊有着敬畏与崇拜。
       中国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的“熊女神话”,与韩国的“熊津熊女”传说有着基本相似的故事情节和托付意象。基于此,可以认为“檀君神话”是在原始的“熊
女神话”基础上,与朝鲜半岛固有文化相结合,进行变形、拔高、增加故事情节的产物。

三、结语
       中国文化又称“汉文化”,实在华夏文明的基础上把全国各地与各民族文化融会贯通形成的独有的文化体系。从上古时期一直至今,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着闪耀的光芒。中国文化对日本,朝鲜半岛的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辐射到了东南亚及南亚,如:越南、新加坡。中国文化还与马六甲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有的娘惹文化。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文化的历史背景,以朝鲜半岛《檀君神话》为例,分析了中国文化对朝鲜神话的影响。
       中国与朝鲜半岛在神话体系上颇为相似,两国的神话类型基本以天降神话、兽祖神话、卵生神话为主。且在早期的图腾崇拜中,朝鲜半岛地区与中国少数民族较为接近,多以熊、虎、龙为主要的图腾崇拜。《檀君神话》中,熊化身为熊女生子,也体现出了早期朝鲜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度的发展趋势。
       在对《檀君神话》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朝鲜半岛神话由中国神话的众多相似之处,包括故事情节与比喻意象。根据中国的部分重要史籍与民俗文化传入朝鲜半岛的时间,基本上可以推断出造成这种相似现象的原因是中国文化的传入与朝鲜半岛本土文化产生了融合,中国文化对朝鲜半岛神话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高伟浓.朝鲜开国神话中的中华文化痕迹[J].暨南史学,2002(00):9-18.
[2][朝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朝鲜通史(上卷·第一分册)[A].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通史》翻译组译[M].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1973.
[3]姜孟山,李春虎.朝鲜通史(第一卷)[M].延吉: 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
[4]王钰婧. 韩国文化与楚文化的渊源[D].长江大学,2017.
[5]孙东平. 朝鲜民族神话中的熊形象与中国文化的关联[D].延边大学,2012.
[6][韩]一然.《三国遗事》.权锡焕,陈蒲清注译.岳麓书社.2009.
[7]刘竺岩,郭震宇.朝鲜神话的渊源学浅探——以《檀君神话》《高丽开国神话》为例[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9(02):88-91.
[8]车海锋.中国东北民族神话传说中神熊意象的变异研究[J].中外文化与文
论,2018(01):67-80.
[9]周逸煊. 中国与朝鲜半岛神话图像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9.
[10]孙惠欣,陈雅飞.论禹神话与檀君神话中的熊崇拜[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9(04):5-11.
作者简介:
王佳宝(1997—),女,汉族,籍贯:山东,硕士,单位:延边大学。研究方向:世界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关于...
•   ...
•   ...
•   关...
•   ...
•   ...
•   用电...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