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娟
德州市广播电视监测中心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为满足中央及省级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的需要,我省以原有模拟微波台站为基础,建设了一张覆盖全省的IP微波节目传输网络。项目一期建设已经完成40个微波站点。一直以来,各站点部署的上下行业务交换机通过SecureCRT终端的Telnet仿真会话管理。该管理模式不仅要求值班技术人员具有英语基础、熟知微波管理业务,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网络交换技术知识,以便于快速上手。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浅析广电微波传输IP化改造系统特性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广电;微波传输;IP化改造;系统特性
引言
我台利用IP微波传输系统传输的信号做为DTMB信号源备份工作,确保让群众能在第一时间了解本市直播的广播电视节目,实现了DTMB信号安全、正常发射,极大地满足了德州人民群众听好广播、看好电视和公平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对于拓展广播电视宣传阵地,提升广播电视影响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1整网使用现状
广播电视数字微波传输主干网采用iPasolink400型IP微波设备,2+0配置,双波道方式构建。现阶段承载的业务主要有中央和自治区广播电视节目,共计占用带宽90Mbps,其中AVS+节目信号占用带宽为60Mbps,MPEG-2节目信号占用带宽为30Mbps。部分市县节目通过iPasolink100/200型分体式IP微波设备接入到全区数字微波传输主干网。主干网由微波台为起点,往东西南北各个方向传输。广播电视台机房负责上传中央和自治区广播电视节目,广播电视无线传播枢纽台负责网络管理和监控。iPasolink400型微波设备仅使用了扩展板业务口,端口1和2是电口,端口3和4是光口。端口1和端口3构成通道4,VLANID为4;端口2和端口4构成通道5,VLANID为5。通道4用于广播电视信号源传输,现使用带宽不到100Mbps。通道5用于网络管理和台站监控,其中预设网管信号占用带宽2Mbps,台站监控信号占用带宽298Mbps。
2改造思路
本省广电西线微波现有12个微波站,长度为467.65公里,各站基本分布在中西部各市县的各个山头。微波电路以中心站向全省覆盖,采用SDH数字微波传输体系,链路一开始为全程双向(1+1)STM-1配置,后来陆续扩容为2+1配置,每一个波道的传输速率为STM-1(155Mbit/s)。该电路主要负责为我省的省级骨干发射台和各市县发射台提供各类广播电视信号源,传输中央和省台的广播电视节目,提供监测信号回传、IP和话音、数据业务,还为省新闻中心等演播室提供双向高清信号交互服务。数字微波是比较理想的远距离点对点传输方式,适合在高山间通信,传输可靠性高、安全性好,相对光缆传输和卫星传输有自身的优势。省域数字微波传输网络将两路含有省台8套调频广播节目的ASI信号从省广电中心传输到各高山发射台站,再通过ASI信号解码器解码可以得到调频发射机需要的AES数字音频信号。数字微波传输网络含有2M带宽数据通信通道,利用该通道能够实现远程控制功能。
3改造方案
3.1建设目标
我们充分结合本省广电微波传输的实际情况,决定采用技术领先且容量较大的同类型IP微波产品,在现网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实现IP化传输,节省投资,节约资源,具体总体目标如下:一是继续使用原有的微波天馈系统,机柜,电源,滤波器,环形器,连接器等,减少改造工程量,简化系统割接流程,缩短业务中断时间。二是干线微波双向传输总容量到1G以上,为新的业务需求提供更多的选择。三是按4+0配置进行IP化改造,预留未来扩容到(7+0)更高容量的能力。同时,至少保留原有一个SDH微波通道,避免现有传输资源的浪费。四是每个IP微波信道优先提供1个STM-1通道,接入原有SDH传输平台,确保新旧微波链路的业务无缝对接,提高系统的运维效率和安全可靠性。五是升级改造现有SDH传输平台,搭建兼容性强的综合性多业务传输系统。传输侧支持SDH和IP端口同时接入,业务端支持IP和ASI、E1等广电信号端口的接入。
3.2利用复用器应用方法
由于微波传输系统中的交换机被赋予很多路由,导致中央无线数字电视平台中的交换机也不能与微波传输系统中的交换机互联,即使互联也不能获取到信号,交换机之间不能通讯。正确的方法是中央无线数字电视覆盖工程中的设备-统计复用器主网口3去连接到微波传输系统中的交换机3口或者4口。在统计复用器中获取到8套节目组波流,及4套节目的组播流。然后统计复用器的1口连接到中央无线数字电视覆盖平台中的交换机4~16口中的空余网口。再通过配置统计复用器主设备,将微波传输系统中的12套节目转发到平台内交换机中(注:转发配置时可以将本地3套自办节目进行复用添加、变成8+7两个节目包)。此微波传输网中的12套中央节目就汇入到平台内网中了。将笔记本网线插到中央无线数字电视覆盖工程中交换机的22口,进行切换器的配置,再次之前IP切换器仅为主备切换,现需要把微波信号配置为辅路,在切换器中将微波信号的组播地址输入即可,其他配置无需变动。至此微波信号备份的操作完成。由于每个地市、县前端的设备组网有所差异,此操作仅作参与,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3.3两头施工,同步进行
为缩短施工时间,我们在每跳微波的两端站点各安排一个施工小组,同步进行。每个小组4人,1人负责电源,1人负责收发信机拆装,1人负责微波环形器滤波器等元器件调整,1人负责系统调试。具体改造工作流程如下:一是改造现有直流电源供电系统,以满足新建系统的供电和功耗需求;二是将现有的播出业务倒换到光纤环路由,确认播出正常;三是现有设备下电、拆除原有设备,调整分支系统,给新的设备和滤波器等腾出安装空间;四是安装新的设备和分支系统;五是新设备加电,进行软件安装和数据配置,交叉连接等,进行新增天馈线系统驻波测试,完成天线方位角调整;六是完成新建链路的系统测试和链路各项指标测试,调试整个系统使其符合业务加载条件;七是将新建链路接入现有传输网络,进行业务割接,完成该跳链路的升级改造。影响信号传输的施工环节在于设备断电,以便进行滤波器、收发信机等设备的拆装,每个站点设备断电进行施工的时间正常需要3小时。设备恢复供电后,原有的SDH微波即可恢复正常工作,马上可以提供1个STM-1的传输通道,保证安全播出。本次改造将更换下来的风扇子架移装在收发信机底部,增加风量,大幅度提高了收发信机的散热效果。
结束语
微波系统可实现TDM业务承载过渡到全IP,抗自然灾害能力强,可靠性强且易维护,是对光纤通信和卫星通信强有力的补充和备份。传输容量大的特点,也进一步满足了无线发射台站的业务需求。
参考文献
[1]白墨.IP微波系统在广电传输网络中的应用特点浅析[J].中国有线电视,2019(07):690-692.
[2]李一帆.ASI和IP流混用链路中码率异常分析和处理[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9,46(07):113-115.
[3]苏才居.数字微波传输IP化改造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9(10):200-201.
[4]刘鹏.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演进与发展分析[J].数字传媒研究,2019,36(02):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