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对策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12期4月   作者:吴尚义
[导读]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工程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在做好环境调查与监测的基
       吴尚义
       广东森信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清远,511500
       摘要: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工程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在做好环境调查与监测的基础上,才能明确相关区域的环境整体状况,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人们创造舒适、安全的生活居住条件。然而,在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仍旧存在诸多局限性,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优化和改进,提高整体工作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固体废物;环评工作;有效措施
       引言
       固体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如果未经处理就排放到环境当中,会引起大范围的污染和破坏,威胁人类生活居住。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施,可以为预防与控制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是环保工程建设的重点环节。
       一、开展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意义
       固体废物的包括医疗废物、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等,我国固体废物的年产生量在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吨,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造成不可逆的危害。尤其是固体废物的成分十分复杂,包括了大量有机化合物、重金属等,会在自然界中长期存在,对于社会公共安全造成威胁。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在固体废物治理中的投入力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环保工作中仍旧有很长的路要走。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固体废物进行科学评价,了解影响的特点和程度,关注周围环境的风险状况,从而为决策工作提供依据。
       二、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物质重点是借助于水体、土壤等进入环境之中,对环境所能造成的影响重点取决于污染物的转移量以及相应的浓度。
       (一)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固体废物中会包含着重金属类物质,若是其含量较高,且飞灰中存有微量二噁英等有毒有机物,在不采取合理处理方案的情况下,会让有毒液体渗入土壤之中,从而导致土壤中的微生物被杀死,致使原有的平衡状态失衡,土质不断地恶化,耕地面积有所减少。
       (二)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固体废物的有害成分随着浸出液渗入地表水体,导致地表水体受到严重的污染。飞灰中的二噁英类在705℃的情况下相对稳定,但是一旦高于这个温度,便会迅速分解。此外,飞灰中的其他重金属有害成分与地表水径流相遇时,有害成分能够浸滤出来,同时伴随着浸出液渗透至地表水体,直接影响到水体安全。
       (三)对空气环境的影响
       废水、飞灰及炉渣等,若是长期地乱排乱放,不经过任何的处理,势必影响到空气环境,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还易产生扬尘,尤其是在相对干燥的季节,灰尘污染问题严重,含有的微量二噁英类化合物会直接降低空气质量。
       三、当前开展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界定标准问题
       在界定固体废物时未能制定严格的标准,导致对后续评价工作的实施造成影响,尤其是在取样环节缺乏明确的依据,导致无法反映整个区域的环境质量情况。在我国相关规定和标准当中,针对环境治理及管理工作作出了明确指示,但是缺乏对固体废物界定问题的关注,无法提供科学的制度标准,影响了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成分和危险性进行阐述时没有明确的量化标准,容易使危险废物和一般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出现混乱。
       (二)产量评估问题
       我国每年都要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在对相关区域的固体废物产量进行评估时缺乏精确性,也是影响实践工作的主要因素。在产量评估工作当中,容易受到工作人员专业能力、设备特点和技术工艺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数据获取中缺乏全面性和真实性。在减量化工作中未能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不利于资源调度工作的实施,资源利用率较低。


       (三)评估报告问题
       评估报告是针对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包括了基本属性特点、类别信息、组成成分和产生量等。在传统工作体系下,对于上述内容的重视程度较高,但是却忽视了固体废物的处理规划,与环境治理工作的衔接性不高,无法以评估报告为依据制定可行性的治理方案,因此降低了评估报告的利用价值。评估报告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会对污染治理的效率和环保水平造成影响。
       (四)处理实效问题
       相关处理记录缺乏科学性和详细性,以委外利用和处置为重点内容,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形成限制。企业只有在获取许可证的前提下,才能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收集、利用和处理固体废物,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及控制措施,对于企业的了解程度不足,未能从企业的设备及技术水平、处理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证,导致在处理中的实效性不高。
       四、加强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有效对策
       (一)明确界定标准
       副产品和固体废物的混淆问题,是在界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果难以对固体废物进行有效界定,将会导致后续工作的开展遇到阻碍。应该对当前制度和规定进行不断细化,使其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及需求,确保工作人员对固体废物进行界定时有明确的参考依据。加强对相关准则和法律法规的深入解读,对于工业生产中各类产出物进行定性,从而对固体废物和副产品的范畴予以清晰划分。在副产品类别当中,应该针对副产物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处理规定和措施,而针对固体废物一类,则需要依据现有标准进行科学评价,以选择合适的辅助材料和工艺条件等。
       (二)提高产量评估精确性
       设备性能、人员素养和检测流程等,是影响固体废物产量估量精确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应该对各类要素的基本特性和影响特点进行分析,以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得到更加可靠的数据,为实验室分析和治理工作提供信息支撑。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其在工作中保持专业性和规范性,防止由于操作失误引起的数据误差。引进专业人员,对当前工作队伍结构予以优化,获得可靠的估算结果。加强对各类设备性能的检测,引进先进的仪器提高数据精度值。在设备使用后应该进行定期维护和校正,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还应该对检测工作模式予以创新,考虑到固体废物产出量的动态变化情况,为减量化估算奠定基础。
       (三)提高评价报告编制质量
       在对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进行编制时,应该获取更加全面的信息和数据,对于固体废物的污染状况进行全面了解,明确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程度等。增进与环境治理工作人员的有效沟通,针对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际需求,在评价报告中着重体现相关内容,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刻阐述,以增强评价报告的利用价值。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过往报告编制情况进行总结,主动担负起自己的职责,做好报告内容的优化和改进。
       (四)加强固废防治处理
       针对固体废物污染问题进行防治,也是当前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应该从固体废物的数量、性质和成分等方面入手进行分类管理,明确固体废物的差异性特点,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治策略,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对固体废物贮存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估,确保防治方案的可行性和针对性。委外处置和自行处置在实践中的应用较多,应该结合企业的生产能力、处理水平和设备性能等进行选择。前者主要评估接收及处理能力,后者主要评估工艺流程,以解决固体废物造成的生态污染问题,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结束语
       综上,在社会生产生活当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不仅会挤占人们的生活空间,而且会污染生态环境。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施,可以有效对其的影响情况和未来情况进行评估,以便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方案。
       参考文献
       [1]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及相关建议[J].李鑫鑫.化工管理.2019(27)
       [2]加强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固体废物影响分析[J].臧传利.节能与环保.2018(11)
       [3]谈环评实际工作中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的编制[J].李洋.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浅谈...
•   肉鸭...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