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煤海逐梦” ——感知神东矿区生态发展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12期4月   作者:王雨凡 叶安林
[导读] 神东矿区作为重要的资源集聚区,必须要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
       王雨凡  叶安林
       西安科技大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054
       摘要:神东矿区作为重要的资源集聚区,必须要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出发,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才能有效保护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地区今后发展的重要竞争优势之一。本文拟从西安科技大学“百年初心,煤海逐梦”暑期实践团对神东矿区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的调研内容出发,介绍神东矿区哈拉沟煤矿与布尔台煤矿生态治理发展情况。
       关键词:神东矿区 采煤沉陷区 光伏 矿区生态治理

       神东采煤沉陷区位于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交接处,晋陕蒙接壤的毛乌素沙地边缘地带,是我国优质煤的重要来源,被誉为世界8大煤田之一。
       神东矿区的主要地貌为覆沙黄土硬梁地上的各类沙丘和黄土丘陵,地貌外营主力要是风蚀作用和流水作用,长期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地表呈现出支离破碎的状态,少有大面积完好的高原地面。但其地势相对平坦,坡度主要在15以下,相对建设生态经济林的条件较好。矿区内原始的植被种类单调,植被覆盖率极低,起初仅为3%~11%,荒漠化占土地面积的85%。生长的植物为梭梭草、骆驼刺、沙蒿、杂交杨等,人工植被有沙棘、苜蓿、紫穗槐、草木樨等。
       根据国家“十二五”能源战略西移的整体布局,神东矿区作为重要的资源集聚区,必须要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出发,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才能有效保护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在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中占据主动和有利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依赖度越来越高,环境越是优越,对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力就越强,良好的生态 环境是一个地区今后发展的重要竞争优势之一。
       本文拟从西安科技大学“百年初心,煤海逐梦”暑期实践团对神东矿区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的调研内容出发,介绍神东矿区哈拉沟煤矿与布尔台煤矿生态治理发展情况。
1.哈拉沟煤矿生态示范区治理
1.1初期生态治理实践
       2008年,神东煤炭公司曾选择山杏、文冠果、红枣、酸枣、桑树、刺槐、沙棘和樟子松等优质种植资源来进行引种种植,并且卓有成效。
       神东煤炭公司对于煤矿开采沉陷区采用边开采边治理的方式,联合高校进行技术创新与改革,在生态示范区中神东集团与中国矿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及国外一些大学都有相关的合作研究。沉陷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治理,一些采煤沉陷区已建成生态经济林示范区,与此同时其他沉陷区也在同步建设。公司安排生态建设工程52项,投资26624万元,治理面积820公顷。系统开展了沉陷区治理、中水生态灌溉、生态长廊与厂矿小区园林绿化等项目。
1.2哈拉沟煤矿生态示范基地建设
       神东生态示范基地作为重点建设工程,主要以哈拉沟煤矿采区生态治理为基础,涵盖地质环境、土地复垦、水土保持、林业建设、园林景观、节能低碳、环境保护等九个专业建设内容,集中展示公司生态建设成果。
       生态示范基地充分保护与利用矿井水,通过水源涵养、水质净化、水体利用,进行水保整地、铺设灌溉管网大力营造生态林、经济林、景观林,完善土地复垦与修筑水保梯田带动农业生产,建设自然水体的湖泊湿地带动渔业生产,全面保护恢复天然草本带动牧业生产,保护矿山遗迹,建设生态科普园、生态文化休闲点,满足区域美好生活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基地所有的建设全部采用石头、木头、矸石砖,实现了零水泥,避免引进新的污染源。
2.布尔台煤矿生态+光伏治理
       布尔台采煤沉陷区生态+光伏示范基地,生态治理总面积4万亩,由神东煤炭集团投资建设,1.5万亩生态治理区主要在规划区内的林地和光伏板阵间,2.5万亩生态产业区主要在光伏板下和板间按“林光互补”和“农光互补”的模式种植饲料灌草。一边是植树种草,治理土地退化,持续推动生态惠民;一边是光伏治沙减排,发电制氢,发展低碳能源,持续推动新能源减排。这种集治沙、光农、光牧等多种“光伏+”应用场景,实现了生态产业与光伏产业的协同发展。同时以光伏发电项目为突破口,逐步拓展抽水蓄能、储能、储热、氢能、多能转化和多能耦合、矿区微电网,打造绿色矿区能源基地。目前,该基地正在按照“采煤沉陷区(排矸场)+光伏发电+现代农业+其他”综合治理模式,在规划区内的林地和光伏板阵间,种植以防风固沙为的树种。生态产业区主要在光伏板下和板间按“林光互补”和“农光互补”的模式种植苜蓿、饲料桑、沙棘、经果林等,逐步打通绿水青山转为金山银山的通道,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努力实现更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3.生态治理效益
       (1) 生态效益。监测数据表明,神东矿区开发面积160km2,治理土地面积达240km2,治理面积大于开采面积; 矿区植被覆盖率由开发初的3%~11% 提高到目前的60%以上,生态环境不仅没有遭到破坏,反而得到了大大改善。建成了生态系统稳定、功能完善的地 表生态环境。
       (2) 经济效益。采用保水开采技术,在保护水资源的同时,大大减少了矿井的排水费用。并为矿区生态环境的绿色建设、综合治理奠定了基础。神东矿区因节水和提高生态修复效率,间接获经济效益 19.78亿元
       (3) 社会效益。神东公司大规模、高标准建设生态环境,在解决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也为国家、地方生态建设做出了贡献。神东矿区治理后土地利用结构日趋合理,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生态林的产业化发展,为当地群众提供了致富的门路,大规模生态建设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为矿区分流人员创造了较大的再就业空间,减轻了社会就业压力。
4.总述
       根据西安科技大学“百年初心,煤海逐梦”暑期实践团的调研结果表明,生态环境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地区今后发展的重要竞争优势之一。神东矿区的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从0到1,从1到2。这其中的每一步神东走的都很艰难,每一步都花费神东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最终的结果并没有让人失望,六矿七井入选国家“绿色矿山”名录。在毛乌素沙漠边缘,在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交界处打造出一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陕北小江南。生态建设在改善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改变了当地群众的精神面貌。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快捷的致富之路。
       参考文献:
       [1]刘军,杜卿,李昊. 神东公司煤炭项目水土保持生态保护技术探索与实践[J]中国水土保持,(2016)09-0035-03.
       [2]王兴芳.神东矿区采煤沉陷区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实践[J]煤炭科学技术,(2017)S2-0045-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射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