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12期4月   作者:刘哲
[导读] 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下,各行各业在持续发展中对计算机的应用日渐增多,这
         刘哲
         陆军边海防学院 710100

         摘要: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下,各行各业在持续发展中对计算机的应用日渐增多,这使得该领域技术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加。而作为培育计算机人才的高等院校,需要充分迎合社会需求,加强人才培育质量与水平,助力相关领域发展。对此,本文分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结合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重点分析了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希望此次分析可以进一步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优势,推动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
         关键词: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实践

引言:
         计算机已经深入到现代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产生活中,并成为了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计算机课程基础教学受到高校重视,近年来逐步在改革,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全面优化学生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得学生可以将所学计算机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技术应用能力以及信息素养。由此可见,本文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高校设置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使得学生学会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一过程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计算机素养。基于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科技带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这也就意味着计算机人才的技术技能也需要及时更新,因此,高校需要在现有计算机教学模式基础上,积极创新,引用混合式教学模式,采取全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真正意义上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高效教学模式下,强化学习能力,全面提升计算机技术技能[1]。
二、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路径
(一)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模式
         高校在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无论采用哪种教学形式,都需要始终坚持围绕专业人才培育目标出发。因此,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创新教学形式,教师需要明确线上教学目标,重点培养学生计算机思维,扎实掌握计算机知识点。线上实施的教学模式,可以录制成视频保存,便于学生反复观看,强化并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在线下教学中,教师需要发挥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互动优势,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全面落实计算机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发挥网络教学优势,借助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途径。线上教学,打破了以往课堂的限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得到了增强,高效的解决了学生学习问题。比如,针对计算机基本构成有关内容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在线学习一些较为基础的知识,初步掌握计算机相关内容,而后教学重点、难点知识放到线下课堂上讲解,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深化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种网络化教学模式,极大的方便了学生学习方式,与此同时,也增强了教师教学的针对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通过网络教学,学生已经初步掌握计算机基础内容,这为后续教师教学奠定了一定基础。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分层次的制作一些微视频,并将其上传到线上教学网站中,引导计算机基础薄弱的学生,自主学习,做好课前预习,这样可以更好的理解课堂中教师讲解的知识。
其次,线下教学环节,以Excel表格中公式与函数教学为例,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方式,以“任务驱动”形式,鼓励学生针对教师布置的课堂学习任务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并由小组长汇报结果。而后教师综合学生学习情况,给出综合性的评价,并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使得学生能够正确地掌握知识,学以致用[2]。
最后,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后,教师需要建立互动反馈机制,主要目的就是及时获取到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知识掌握情况、课堂实施效果等,这样可以全面的认知混合式教学进程是否合理,实施效果如何,从而为教学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构建出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进而强化对学生计算机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
(三)构建多元化计算机学习评价体系
         从以往传统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情况看,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依据就是出勤率、期末成绩,此种片面的评价方式很难综合的判断出学生计算机课程真实的学习情况,不利于培养高质量的计算机人才。对此,教师在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当充分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特点,构建出完善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确保评价全面性、客观性、真实性。为达到这一目标,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汇总学生线上学习数据,包含章节测试、课堂提问、互动性等,实施综合分析,发挥大数据作用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给出科学的评价。在计算机能力考查中,应当涵盖所有的考试成绩、学生日常出勤率、课堂表现、学习态度、作业上交次数等内容,实施综合测评,保证对学生的评价客观、公正。
(四)加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首先,高校教师应当结合社会、行业对计算机人才所需能力,深入分析基础课程内容,其中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考核方法等。明确这些内容后方可科学合理的实施混合式教学设计,加强教学准备。只有准确地掌握这些内容,才能够科学、合理地对教学课程进行设计和准备[3]。其次,教师在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前,应当先明确课堂教学、线上教学存在的不同,从多个层面,设计出如何给予学生指导的方法,主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顺利、高效地完成线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最后,分析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可知,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数据库处理、软硬件基础知识、网络技术相关知识等,各个知识点众多,为实现高效教学,教师需要针对各个知识点进行优化,从而为学生线上、线下学习提供更加清晰、完整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学习成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程一直在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引入,改变了以往传统固有教学模式和方法存在的弊端,通过网络化学习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全新的学习方法,也极大的激发了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与线下课堂面对面教学模式的融合,实现了双向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自主性,也增强了教师教学积极性,为教师提供了更加宽广的施展教学才能的舞台。在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中引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形式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该课程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计算机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1]刘艳,廖媛媛.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Ⅰ》课程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20,12(21):135-136.
[2]刘秋喜.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67(11):172-173.
[3]魏晨希,马晓珺.线上线下混合式大学计算机基础“金课”教学模式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12(05):144-146.
姓名:刘哲性别:女籍贯:河南方城 职务:无 职称:助教学历:硕士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