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继红
国网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供电公司??0306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网络环境的开放性明显加强,随之而来的是前所未见的网络安全漏洞。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中也需要应对诸多的信息安全问题。企业档案保管是企业档案工作的基本环节。它是贯彻落实企业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原则的重要手段,又是维护企业档案系统、完整与安全,并提供有效利用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做好这项工作。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新时期如何做好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保密工作。
关键词: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保密工作
引言
面对信息时代变化,档案信息已逐步实现电子化转变,但同时对档案信息保密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年来,网络安全事故频发,在全球互联互通背景下,加强档案信息保密尤为关键。电力档案管理保密工作中,应加强保密防范意识、重视档案管理的软硬件建设、合理应用网络安全技术。
1电力档案管理现状
第一,档案收集不系统、不完整,影响利用效果。尤其是基建部分档案文件资料欠缺,主要原因是归档范围覆盖不到、资料收集不全,缺失的资料不可事后补,而这欠缺的资料可能正是利用者想利用的部分,这样就会影响利用效果。
第二,档案服务意识不强。不少电力企业档案员的服务意识还是停留在以前的管理模式上,档案人员不能调整自身的定位,档案人员在深层次档案编研开发上做得不够,不少档案资源处于静止状态,成为“死档案”,没有转化为可供高效利用的知识资源。
第三,档案利用存在安全隐患。大量实体档案外借后,存在丢失、被篡改、破损等安全隐患,这也影响电力企业档案部门做好档案利用服务的信心[1]。
2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保密工作措施
2.1提升档案管理人员保密意识
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以及保密监督工作。管理人员在档案保密工作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直接影响了档案安全。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保密防范意识,加强档案保密培训工作,工作人员应不断提升保密防范意识,坚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及业务能力。同时,从始至终做好档案管理保密工作,并在工作中积极渗透风险防范意识,努力规范自身行为,防止秘密信息泄露。档案管理部门也应合理利用互联网平台,高度重视电子档案保密工作,创新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以此来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2完善企业档案基础设施
电力企业开展档案管理保密工作,首先,应保证档案库房、阅览室、办公区、技术用房分开独立,不存在交叉用房的现象,避免不同类档案交叉用库房,做到专人专管,尽量避免档案部门内部人员交叉进入库房。其次,档案库房应配备铁门、铁窗、铁柜和报警器等安全设施,同时,应将涉密档案较集中地放在一定区域,将该区域设置为保密要害部位,尽量缩小保密要害部位范围,在保密要害部位适当位置安装视频监控系统,非授权人员进入保密要害部位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明确进入事由,记录进出时间段,禁止携带有摄录功能的设备,保密要害部位负责人做到全程陪同。档案阅览室应划分涉密档案阅览区或专门设置涉密档案阅览室,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禁止使用手机,防止档案使用人员摘抄档案、撕毁档案、对照档案拍照等[2]。
2.3开展一体化管理建设
传统档案信息保密管理主要可从档案库房、涉密档案、档案分类三个方面进行,在信息化环境下,档案信息保密管理还包括档案网络安全控制。档案库房能够实现档案的分类管理,可有效规避信息混乱问题,尤其对于卫生许可档案与机关公文档案而言,其信息数据具有零散化特点,在统一化档案库房管理中,保密管理工作更为条理。
除此之外,档案库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档案盗取问题,需按照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库房,并将办公室、阅档室、档案库房区分管理,由专人专项负责,并结合实际保密流程定期更新管理制定,最大程度从档案库房角度增强信息安全。
2.4运用安全管理技术
(1)建立数字档案资源安全监测平台
电力企业开展数字档案资源安全监测平台建设,及时获取和处理风险信息,为准确分析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风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提供数据分析与支持。严格按照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各单位档案管理系统应用,实行档案网络与信息安全通报制度,定期通报重大事项推进情况及存在问题,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充分利用各部门已经建立的业务系统及网络途径,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的系统互通互联,发挥信息平台的交流作用,加强横向和纵向的协调合作与信息互通,促进安全监测[3]。
(2)制定数字档案资源安全技术评估机制
电力企业开展档案资源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数字档案资源管理的程序、硬件、系统平台会不断更新迭代,需要对现有数字档案资源管理技术进行定期的跟踪、验证和完善。应建立技术发展跟踪机制,保持技术革新,借鉴成熟、具有参考性的技术标准,确保评估工作的落实。
(3)加强数字档案资源安全技术自主研发
我国数字档案资源的研究主体在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和若干高校领域中,它们长时间接触数字档案资源管理业务,位于理论和实践的第一线,并拥有着人才队伍储备优势。我们应利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交流的优势,通过实施合作项目,联合各方力量,整合安全风险管控力量,有效地推进数字档案资源安全风险管理[4]。
2.5重视操作人员身份识别
在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要重视档案数字化实施过程中的人员身份条件和品行条件,通信企业必须避免将档案资料移交给不明身份条件、行为条件、社会经历的第三方人员和机构进行操作处理。被数字化的档案资料在甄别过程中,有可能涉及国家秘密和通信企业商业秘密,因此在人员选配上,人员的素质选配要求应视同接触国家秘密人员进行选择。身份条件方面,接触档案人员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不享有外国国籍和境外居留权;其配偶也必须是不具有境外居留权或双重国籍的中国公民。在行为条件方面,具有涉密岗位的工作素质。档案数字化操作人员的工作和社会生活经历应清白,没有被刑事处罚的记录;有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没有受党纪、政纪处分的记录;有较强的保密纪律观念,能高度自觉地保守秘密;没有故意或重大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的记录[5]。
2.6做好档案管理岗位职责培训
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保密工作的关键在人,除企业领导、各级中层管理人员、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以及一线生产作业人员应牢固树立“档案安全事关企业利益”的档案保密意识外,应重点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首先应明确档案管理岗位的保密责任,签订《岗位安全保密责任书》,档案工作人员自觉养成良好的档案保密职业素养和高度的职业敏感性,档案工作人员不仅应熟知各项档案管理制度、保密管理制度,还应熟知不同密级档案资料的保管、借阅利用审批程序、知悉范围、利用场所、利用期限要求,不仅保证档案实体的安全,还要保证档案内容信息的安全[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大数据和信息化时代已经成为主流发展趋势。电力企业档案保密工作是加强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也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电力企业档案保密工作,以避免工作失误引发的档案信息泄露问题。
参考文献:
[1]刘 宇.新形势下的档案信息保密与公开机制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20
[2]阮 洁.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及其保密技术[J].传播力研究,2019
[3]吴 娜.政府机关档案室信息保密与公开的实施策略[J].办公室业务,2019
[4]李 牧.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及其保密技术[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
[5]刘波.基层单位电子档案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9,020(011):167-168.
[6]刘彩霞.论新形势下的档案信息电子化建设与管理[J].今古传奇:文化评论,2019(6):01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