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装配式建筑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4月第12期   作者:李辉
[导读] 装配式建筑是由工厂加工的构件在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装配而成的建筑,相较于传统现浇结构,构件预制、现场装配成为其显著特征。
        李辉
        儋州祥雷投资有限公司,海南 儋州 571742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由工厂加工的构件在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装配而成的建筑,相较于传统现浇结构,构件预制、现场装配成为其显著特征。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的建造方式,我国相应配套的工程管理体系还不健全,管理模式还受限于传统现浇建筑,没有按照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导致其工程实施的技术经济性和质量都不理想。因此,文本主要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希望给相关人士一些帮助。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建筑工程;问题及解决措施
        1 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的预制部件都是在工厂中装配而成,结合施工方法和预制构件形式的不同,一般可分为骨架板材建筑、盒式建筑、板材建筑、砌块建筑等。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房屋建造也可如机器生产般成套、成批的来造成,只需要将事先配置好的房屋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即可。装配式建筑起初是在国外兴起,由于其具有众多优势,逐渐开始在我国进行广泛应用,它不仅建造速度快,且可节约大量生产成本,属于一种现代化先进的建筑模式。早期阶段的装配式建筑千篇一律,外形呆板,后来又经过了人们的一系列创新和改进,使其更具多样性和灵活性。改造之后的装配式建筑不仅可以成批制造,且外形丰富,更加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的多样化需求。
        2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势
        2.1 提高施工效率
        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全称是预制装配施工,其就是指由厂家生产建造部分建筑结构,再雇佣统一的运输队将生产好的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最终达到和传统建筑方式相同效果的施工模式。用装配式施工技术代替传统施工能够充分提高建筑的施工效率。装配式建筑因其特有的工作模式,为广大施工团队所追捧,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这个过程中,帮助施工单位全面提高了施工的管理效率。由于建筑的施工需要掌握多种技术的部门协同施工,因此施工中的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就能够很好地改善这一现状,它能够在施工中减少现场的人员数量,用装配工厂的人工取代施工现场的人工,提高建筑施工效率的同时,也全面推动了建筑效率的提升。
        2.2 节约成本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工程资金成本,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来说,现阶段存在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其施工种类繁多和施工周期长等等,而运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够大大简化施工种类,使繁冗纷杂的施工种类变得简单化,条理化。从而节省了机械设备的投入成本和人力成本的投入。为承建企业节省了资金。
        3 装配式建筑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3.1 转角板存在质量问题
        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中最为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就是转角板,转角板材料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施工工艺与施工质量。施工进程中,转角板的厚度达不到施工标准或者其体积与施工施工所需体积不相合就会出现断裂等施工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转角板的质量存在缺陷,其质量达不到建设的合格标准,转角板的厚度与体积不严谨,严重影响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
        3.2 预制构件连接问题
        (1)灌浆问题
        在预制墙板纵向连接的过程中,灌浆的饱满程度是很难确定的,所以很容易出现预制构件灌浆孔堵塞的问题。一般来说,相关人员普遍会认为灌注混凝土从板上部的孔洞流出,即可以判定为灌浆完成,但实质上对于灌浆管内的情况依然难以判定,灌浆的饱满度也很难掌握。此外如果工厂方在构件的实际加工生产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或是现场人员彻底清理灌浆孔等问题,都可能引发灌浆孔堵塞的情况。
        (2)套筒连接错位
        构件套筒部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在连接过程中,钢筋与预制套筒的位置如果出现了错位偏移,很容易对整体施工质量产生影响。而偏移具体可分为两个种类。

其-是部分偏移,一般来说这种情况钢筋勉强能够插进孔洞;第二种是完全的偏移,这样的问题只能依锺新加工去解决。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套筒孔径不足,在构件生产过程中容易导致加工的定位或尺寸不够精准。实际施工时对于这种问题通常是以对位置有偏差的钢筋进行切断或弯折或是在钢筋对应位置进行钻孔并将钢筋插入。
        4 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策略
        4.1 预制构件运输
        在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时,还应该应用于预制构件运输管理中,并积极做好防护,以此来确保构件的完整。在这其中可以根据构件的具体数量和大小来制定方案,如果是利用车辆进行运输,就需要根据构件体积和数量来布置支架,这样就能够保证构件不会在运输中发生碰撞。此外,还应该根据构件的特点,来采取正确的控制方法,比如如果是运输剪刀墙板就可以利用立方运输来进行处理,如果是楼梯就应该利用平方的方法,并制定相应的方案。
        4.2 利用辅助工具
        (1)科学合理的选择转角板“L型"吊具。针对转角板容易出现折断的情况,那么,我们可以在施工的过程中运用“L型"的吊具,转移转角板的受力位置,不断减小在吊装过程中出现构件毁损的概率。
        (2)平板的护角。建议根据构件的薄厚程度及其规格,制作与之相匹配的塑料套或是橡胶材质的护角,构件在出厂或者运输的时候将护角套到构件的四个角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平板的坏损率,而且这些护角可以在使用过后保存好重复使用。
        4.3 对叠合板应用流程进行把控
        针对于叠合板发生断裂的问题,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则需要对层压板之间的跨度进行合理的把控。一方面,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因叠合板断裂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加强与设计师的交流和沟通,通过更换原材料或其他方法来增强叠合板自身的承载能力;另外一方面,为了有效防止起吊发生脱落的问题,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还需按照相关的要求和标准,对其施工操作进行严格的控制,并通过采用吊具(框架钢条)起吊等措施来提升其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4 预制构件安装的应用
        预制构件安装的方式有很多种,当前我国预制构件安装所使用最为常见的技术便是现浇式和机械式连接法。连接过程当中针对较为狭窄的部分进行现浇,这种方式需要高质量的浇铸模具才能够保障脱模顺利完成。一般情况下,机械式链接法的强度非常高,可以让预制构件连接更加稳定,但是此种技术手段对钢筋质量的要求更高。
        4.5 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
        施工质量的高低与装配式建筑施工形式存在直接的关系。同时,施工人员还务必需要强化对连接部件的检查,做好复查工作,以确保各项部件的精确。如果连接部件无法保证其精确程度,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连接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如果连接不当则会产生坍塌现象,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生产设备的安全。因此,工作人员务必需要保证实际操作的科学性和精确性。此外,在预制构件的安装与操作过程中,也务必需要做到严丝合缝,不留空隙,以保证部件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5 结语
        施工效率高、节约劳动力及耗能少等是装配式建筑具有的独特优势,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装配式建筑也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也已经初具规模,但是装配式建筑在设计、施工技术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导致施工质量问题,亟需寻求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
        参考文献:
        [1]杨贺龙,谭炳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散装水泥,2020(06):52-53.
        [2]龙云,路义晨,李长江,周里炀,王辉.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8):42-43.
        [3]陈云.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17):1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