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措施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4月第12期   作者:陈浩
[导读] 近年来,我国的岩土工程建设的发展迅速。对岩土工程进行全面的勘察分析,主要是为了确保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岩土工程地质问题的及时处理,它是整个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陈浩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成都地质调查所,四川 成都 610203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岩土工程建设的发展迅速。对岩土工程进行全面的勘察分析,主要是为了确保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岩土工程地质问题的及时处理,它是整个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岩土工程的勘察已经进入到全新的发展时期,但是工程的勘察技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才能够保证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准确性,从而解决岩土问题,为建筑工程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具体的岩土勘察过程中需要对现场的地容地貌以及岩土的状况参数进行全面的分析掌握,从而为后续工程设计阶段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预控措施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各项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多,岩土工程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施工工程之中,岩土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施工工程中的岩土进行加固或者开挖,但是岩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开挖及加固作用会对周围的地质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对周围生活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
        1岩土工程地质技术的概述
        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岩土工程地质技术也逐渐地被应用到了社会的生产中。通过现代化科学技术,注重加强对地表下层地质结构的深入勘察分析,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地质问题的发生,降低自然环境对人们生命安全危害以及财产的损失。结合当前我国地质的实际情况分析,岩土工程地质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其相应的应用效果也在逐步地完善。因此,需要将岩土工程地质技术,合理地使用到地质治理工作中,这是我国未来地质治理的重要发展趋势。在具体的岩土工程地质技术应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技术:第一,GPS技术。该技术在地质勘察工作中最为常见,同时在岩土工程地质基础中也会用到GPS,它可以实现对监测技术水平精准度的提升,同时,在地质治理过程中也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其次,地质雷达技术。在岩土工程地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雷达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实现短距离的探测,通过短距离的探测能够保证探测实际的地质情况。地质雷达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向下传递电磁波,如果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则表明地质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分析地质结构掌握真实的地下资源分布情况。利用地质雷达技术能够确保勘察工作的自动化水平以及准确性,在地质治理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第三,RS技术。该技术又被称为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可以获取准确的图像信息,通过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将勘察出具体的地质情况,通过相应的数据资料真实地反馈出来。
        2岩土工程施工现状
        2.1施工人员的技术素养低下
        岩土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素养将直接影响整个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但在实践过程中大部分岩土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仍有待提升,无法为岩土工程的最终施工质量提供可靠保障。与此同时,岩土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素养低下,主要体现在其对现有地基施工技术的掌握不熟练、新型地基处理技术研发力度不足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岩土工程的施工进度。另一方面,部分岩土工程施工人员在应用各种技术手段时还存在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无形中对岩土工程埋下了各种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隐患。
        2.2无法保障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现阶段影响岩土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第一,我国在开展岩土工程施工作业时,并未预先构建科学有效的施工监管体系,致使岩土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漏洞。其次,部分岩土工程施工人员对整个施工工作的重视度不足,在施工过程中甚至报以敷衍、懒散的工作态度,并未对施工环节中涉及的各种细节进行全方位检测,致使整个岩土工程施工工作流于形式。

因此,在以上两种因素影响下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根本保障,必须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真正为岩土工程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2.3施工单位对机械设备养护工作不重视
        部分施工单位对岩土工程开展施工作业时,严重缺乏机械设备保养与维修意识,片面性地认为机械设备维修和养护工作不重要。与此同时,部分施工人员在使用机械设备时,过度关注施工设备在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方面的作用,忽视了施工作业结束后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的重要性,无形中加快了机械设备的老化速度。另外,施工人员若不注重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不但会导致施工工期延误,还可能对自身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3具体防治措施分析
        3.1工程防治措施分析
        在当前岩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从工程防治的角度来进行地质灾害技术的防治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在工程防治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施工环境的特点进行仔细地分析,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施工方案。例如,土体的滑坡现象可以采用地表排水工程来进行防治;而对于大型的地质灾害情况来说,需要技术人员对当地的地质情况进行实地勘测,从而更加充分地掌握地质灾害的相关基础信息,进而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措施,保证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能够更加顺利、更高质量的完成。
        3.2生物防治措施分析
        生物防治措施是当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中最环保的一种防治措施,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生物防治措施有着更多的优势,例如扩大绿色植被的面积、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不但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生物防治的起效时间相对比较漫长。在生物防治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当地的实际地质情况进行重点的考察与分析,从而制定出综合性、科学合理的生物防治措施,此外,在防治的过程中,由于生物防治措施的起效时间较长,因此,可以由当地政府制定出相应的规范措施保证生物防治措施能够贯彻落实。同时,在防治领域中,还要控制好合理放牧、森林砍伐等工作,从而有效地减少地质灾害给人们所带来的经济以及生命财产损失。
        3.3避让措施分析
        避让措施是同样也是当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中一种应用效果良好的防治技术,其主要思想就是在地质灾害发生之前做好应急和避让的准备工作,尽量不与地质灾害发生正面冲突,从而减少地质灾害对人们经济方面的损失。从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避让措施主要分为雨天避让措施和搬迁避让措施两种。其中,雨天避让措施就是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天气的变化,针对特定的灾害采取必要的转移避让措施,从而有效地减少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带来的地质灾害影响。在雨天避让的过程中,应当采用更为安全的转移方式进行,同时要尽可能地采用就近原则来完成任务的转移工作,从而使得在雨天情况下完成迅速、高效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同时,搬迁避让措施也是避让措施中重要的防治方法,在一些大型的岩土施工工程中,可以通过政府出资的方式,对于灾害发生频率高的区域进行治理工作,从而将安全隐患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中。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避让措施一般针对较大的岩土工程来进行,因为搬迁避让措施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对施工周围环境进行保护,同时还需要在新的工程施工技术。
        结语
        在岩土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对地质灾害问题予以高度重视,时刻关注建筑行业发展动态,积极创新与研发新技术和新方法,有效解决各种地质灾害问题,真正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控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整体推动岩土工程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建兴.浅析半岩半土质边坡地质灾害勘察及防治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32):251-252.
        [2]张平.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8(06):178+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