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125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措施,农田工程的建设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容,直接影响到农业和农民的增收,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从总体上规划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本文主要是对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1]。
关键词:农田灌溉;原理;规划;设计
引言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是一个涉及农业、农村地区和农民的项目。灌溉计划是农田水利工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展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促进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发展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一步。通过灌溉计划选择适当的灌溉设计标准,正确确定灌溉项目的布局并设计灌溉项目,对于水土资源的最佳利用和灌溉区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2]。
1 农田水利工程及灌溉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农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产业,做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极其重要。一方面,有利于农业生产迈向现代化,促进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这包括对农业实施科学规范的管理,使种植更加的规范和标准,并且对我国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而言,农田水利工程不仅可以规避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还可以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中国是水资源匮乏的国家,而农田灌溉又是耗水大户,利用农田水利工程实现省水节水、循环用水,是农田水利工程又一重大作用。而农田灌溉是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最下游项目,是衔接农田水利工程与农田之间使其有效结合的环节,关系到农田水利工程是否能达到目标,实现利用价值。因此,其规划设计工作十分重要。
2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2.1 全面适用
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应着眼于下游,并结合现状水利设施来考虑,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时要结合农田水利的现状结构、整体布局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尽可能保持其稳定性,使灌溉规划能符合农作物的需求,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同时每个地方的农田地质情况都不同,气候环境也不一样,因此农作物的需水量不同,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条件,因地制宜的去规划设计。
2.2 动态原理
农田水利作为一个生态和经济综合体,决定了它的规划设计具有相对性。需要根据开发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应该时时处于一个优化的状态中。简而言之,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它的协调和保护,做到刚柔并济、灵活协调。
2.3 发现事实真相
许多水源保护项目在设计之初就需要充分考虑项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并从事实中找出真相。规划设计前应对
当地的地质和地形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在干线和支路布局设计方案中,有必要专门分析当地的地形和地形条件,然后进行合理的设计。例如,丘陵山区灌区灌溉面积不同,地形起伏较大,耕地主要是梯田和坡地,农田工程将面临水道曲折,建筑物多,建筑复杂的特点。因此,在设计干线轮廓线的过程中,轮廓线基本上与河流方向平行,无需显著降低水位。这样,可以实现所有灌溉区的地下水控制,并且可以从干渠一侧引出支渠来制定合理的规划计划。
3 农田水利项目的规划设计
3.1 优化规划设计方案
根据农水工程的特征,在其规划设计中要注意灌溉取水方式的优化,通过农田灌溉系统取水,从水库引入水或者从水坝分流,灌溉农田,还可以通过钻井抽取地下水灌溉农田。与此同时,要科学设计蓄水池,当蓄水池里有足量的水就可以开闸放水,灌溉农田。蓄水之后还要通过灌溉渠道让水流入农田,所以要优化渠道设计,确保灌溉均匀。为最大限度发挥农水工程的灌溉作用,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规划设计单位要合理测算排水沟间距、深度,保持农田地块形状的规则性和合适的面积,满足农田灌溉要求。
3.2 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用地的优先保障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要确保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就要首先从空间上给予足够的支持,让其具有足以发挥施展的空间。而随着当前城市建设发展增速,空间规模越来越大,很多农村土地性质被变更转化为城市发展建设用地,并且新农村建设也同样面临着土地扩张以及土地性质变更等情况,而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建设是不断地在发展之中的,往往还未规划建设好,城市建设的大军已临近,为此,要从政策法规方面给予支持。第一,城市建设规划时要首先考虑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建设用地,限制城市建设范围,从设计之初就考虑农田水利工程的占地,在这方面,要采取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在城市规划时注意审核把关;第二,在城市扩大规模、增建时要避开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区,同样要做好相关政策的支持以及建设规划用地时的审核把关,对一些公共设施用地,或涉及重要公共用地,需经上一级审批适当变更用地;第三,农村建设用地规划时,应该把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范围提前规划,在此基础上再规划其他用地,严禁占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用地。在上述措施的保证下,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优先权,才能使得其规划设计趋于合理性和有效性。
3.3 增加水利工程设备的投资
许多农田水利设施都有预算限制,对成本管理有过多或不合理的要求。为了实现利润目标,建筑公司以工程质量为代价进行设计和施工,不注意建筑设备和材料的选择。但是,在实际应用之后,水资源管理设施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最终的责任,如资金损失和声誉受损,仍然必须由相关企业承担,因此在执行实际计划时不能将所有资源投入。企业必须合理利用通过合作引入的政府补贴和社会资本,以各种方式筹集资金,以确保设计和施工的质量,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
3.4 加强节水技术的应用
农作物生长必须依赖水资源,,而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田用水消耗巨大,为此,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必须加入有效地节水设计。第一,要明确水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提高节水设计的优先性,这就要求加大节水技术应用的投入,这包括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定时定量控制浇灌,节约用水量;采取长距离引渠灌溉,减少地下水的抽取;水体收集反向灌溉技术,实现循环用水。第二,农田水利灌溉要合理建造必然要深入每一块田地,但田地地势的差别、田地的大小、不同的农作物种类等都对水资源的需求有不同的要求。基于此,节水设施在深入农田的灌溉设施上要充分考虑每一个灌溉最小单元内对水体资源的消耗情况,采取在排水口上增加水量调节控制装置,这不仅是节水的有力措施,还对一些不耐水作物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也有利于针对性灌溉措施的实施。
4 结语
农田水利工程与农业生产、农作物产量的好坏等密切相关,同时也关系这水资源利用率的高低,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做好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十分重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设计人员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时要充分利用水资源,科学合理地规划水利工程建设,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3]。
参考文献:
[1]许玉芬,任岩.农田水利工程中灌溉规划设计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5):188.
[2]魏凤玲.浅谈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21):222.
[3]黄雅丽.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J].现代农业科技,2018(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