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飞 陈昱曦 杜磊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工程中电缆敷设与安装的质量优质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运行期间的质量。因此,对电缆敷设与安装的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具体的安装工作,这样才能保证配网工程建设顺利。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配电网安装工程中电缆敷设和安装过程以及其安装质量管理进行分析,可供参阅。
关键词:配网工程;建设;电缆敷设;安装;施工;管理
1配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电缆敷设形式
1.1直埋敷设
这种敷设方式对于工程周边,以及工程施工现场环境的要求极为严格,也就是说,对电缆敷设的工作人员对其安装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其电缆沟的实际深度,以及其结构的质量,具体安装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施工,一般情况下,其敷设的电缆沟的深度不能小于0.8米,而且需要员工保证其电缆的沟底一定做到夯实。
1.2电缆沟敷设
电缆沟敷设形式需要进行电缆沟的建设,在电缆沟内预埋技术支架,采用电缆沟敷设形式施工中,应该注意低压电缆与高压电缆尽可能分开设置在电缆沟的两侧,控制电缆与电力电缆也尽可能分开设置在电缆沟的两侧,如果只能在同一侧时,应该将电力电缆设在控制电缆的上层,金属支架的间距为1m。
1.3电缆桥架
这种配线方式已经被诸多领域所使用,比如机械、医药等,电缆桥架在建筑工程中使用,当前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发展到足够成熟的阶段,但电缆桥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捷,而且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所以该技术运用范围较广。
1.4电缆排管敷设
要注意先在管内穿铅丝,以此来将电缆拉入相应的管内,在具体的施工中,其要特别的注意在实现穿电缆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宜用滑轮进行引导电缆,不得刮伤电缆,排管中管子的接着错开,以此来保证平行敷设的紧凑性。
2电缆敷设工艺要求
2.1材料选择要求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缆材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步,可供选择的材料类型也比从前要多。现今常用的电缆外皮主要材料是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交联聚乙烯电缆外皮的熔点很高,能承受大量电流通过电缆所产生大量热量,而且具有比较好的机械性,泛用性比较好。
2.2基础要求
敷设电缆前,应结合安装工程的基础要求对电缆进行检查,包括电缆型号和属性、绝缘性、形状等。对于直接埋设、水下埋设等情况,要考虑电缆的直流耐压性,通过实验确认是否合格。此外,在电缆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尽量避免电缆外皮材料损伤以及电缆本身过度弯折,要注意电缆出厂信息里写的电缆最小弯折半径。最后,要保持电缆平直,同时分开并装有标识进行放置,应标明电缆的线路编码与长度。
2.3深度要求
对于一些需要埋设的电缆要注意埋设深度,一般电缆埋设深度要在70cm以上,田间电缆埋设深度要在1.2m以上。在埋设电缆时应注意电缆周围要填补软土,厚度要在100mm左右,同时在距离电缆上端100mm处加盖保护板,保护板要比电缆两端各宽50mm。
2.4周边环境要求
要注意工程的周边环境,要保证电缆与建筑物基础之间的距离大于60mm。对于各交叉敷设的电缆,要注意各电缆外皮间的距离必须满足以下几点要求:运输10kV以下的电缆外皮之间的的最小距离为10cm,运输10kV以上的电缆外皮之间的最小距离为25cm,不同类型电缆之间距离最小为50cm,如果电缆之间添加隔板,可以适当减小间距;电缆之间的最小交叉距离为50cm,在交叉点前后位置的间距要求为1m以上,使用隔板时可以将间距降低到25cm。
2.5减少电缆磨损
在开始敷设电缆时,应注意电缆应从电缆盘上引出,这样可以减少电缆在支架上的拖拉,减少电缆外皮不必要的电缆磨损,极大降低电缆铠装压扁、绞拧、保护层折断等问题的发生。
3电缆敷设工艺流程
3.1电缆敷设的准备工作
首先,进行安装技术的准备,工作人员应仔细研究施工图纸,同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施工设计。工作人员应对每根电缆进行编号,同时在图上表明电缆起始位置、规格型号等信息。对于电缆密集的位置,应制作剖面图进行电缆分布分析,结合剖面图,确定电缆敷设的最佳顺序,以此减少电缆交叉情况的发生。
3.2电缆牵引敷设施工要点
(1)牵引绳展放。采用绞磨机械牵引放线。先用人力按电缆长度拖放一根牵引钢绳,并通过滚轮引至电缆盘处。牵引钢绳长度为800~1000m,牵引绳之间用φ4.0小钢丝绳在牵引钢绳的活头套上绕成绳箍连接,绳箍至少绕四圈。使用电缆拉帽牵引连接牵引绳与电缆,使电缆牵引时将牵引力过渡到电缆的金属护套或塑料外护层上,用牵引绳将电缆拉帽与卷扬机连接,利用机械动力使电缆在电缆沟内预先放置的滚轮上滑动。
(2)电缆牵引头的制作。电缆采用的外护铠保护方式不是普通的钢铠或钢丝保护,而是铝外壳。为增强外壳抗压能力铝外壳做成了皱折波浪式,这样电缆与铝外壳就形成了部分中空,在直线段牵引电缆铝外壳只受自身重量的压力,在转角位置承受侧压力一旦超过3kN,就会对铝外壳造成损伤,整个电缆敷设过程就会失败,这是最关健的一个监控点。因此我们一般采用电缆机械拉帽,而不用钢丝网套,主要是电缆机械拉帽的强度更高,安全性更高。另外采取加大转向弯曲半径、均匀摆放多组滑车减少侧压力,安排专人配合厂家监控,以确保电缆敷设的一次成功。
3.3电缆安装施工要点
配网工程建设中的电缆安装施工前应查电缆是否受潮,可用火烧法或油浸法;电缆不得拐急弯,一般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0~20倍;电缆通过有振动和承受压力的下列各地段,施工应穿管保护,垂直电缆在地面2m至地下0.2m处和行人容易接触;直埋电缆与道路,铁路交叉时,所穿保护管应伸出1m等。
4配网工程建设的电缆敷设施工管理措施
4.1提高对电缆敷设设计的要求
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对电缆合理的设计,并且在实际建设之前,设计人员需要合理使用当前先进的技术,对设计方案进行反复且多次的测试,将其中不符合规定的电缆敷设的内容进行改进,或是直接将其剔除,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还能降低工程成本。
4.2强化电缆敷设安装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电缆敷设安装施工过程中,重点要考虑的是电缆排列、拐弯转角、上下竖井等。口前高压电力电缆主要采取人工敷设、机械敷设和人工机械结合三种方式。由于现场地形复杂、环境多变,口前大多采用人工机械结合的敷设方式,即采用头部牵引技术,多台电缆输送机同步输送电缆,人工负责电缆展放的方向和角度。在电缆敷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电缆输送机的同步,在输送机控制箱、转弯处和牵引力一向上必须有专人负责并保持通信畅通,防止因输送机不同步而导致电缆被挤压或磕碰变形。在隧道支架上敷设的电缆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其轴向伸缩量会使电缆从支架上隆起或滑移,可能会造成电缆外护套的破损,给运行带来隐患。为防止这类情况发生,一般采用蛇形敷设法,把电缆的伸缩量分散到各个蛇形弧度上。
5结语
总之,电缆敷设工作是一项比较细化、繁琐的电力工程,但是又对配电网起到重要作用,应引起电力企业的重视,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实际对电缆敷设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我国对电缆敷设的标准进行施工,而且还需要结合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电缆敷设顺序等,从而保证电缆敷设工程能够顺利实行。
参考文献
[1]赵洪昌.对电力工程建设中电缆敷设的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9(04).
[2]章华.探讨电力工程建设中电缆敷设的施工质量管理[J].大科技,2019(36):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