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1 潘倩芸2
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1 浙江国祥股份有限公司2 浙江绍兴 312088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工业技术的进步,诸多工业化机械和设备推动着相关行业的发展,不过目前工程机械依然需要提升安全性和自动化水平。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生产效率,这是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将电子技术和机械技术有效结合起来提升了机械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以下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应用
引言
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就是综合应用技术,该技术集机械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为一体,使设备运作效率得以提升。同时,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下,设备的使用周期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延长,这对提高生产效益、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工程机械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非常常见,要想发挥工程机械良好的性能,并提升机械利用率、保证施工安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必须科学、合理。
1 研究意义
1.1提高生产效率
工程机械的应用可以提高工程建设工作效率,但目前简单的机械化生产,其性能及生产效率仍无法有效满足工程需求。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传统工程机械上应用后,操作者可以根据需求给出明确指令及条件,由计算机程序自动运行,在操作效率及精准控制上效果会更加理想。此外,机械自动化生产可以确保达到目标要求,同时合理利用资源,使资源利用最大化,降低人为重复操作造成的资源损耗及浪费,继而减少能耗。
1.2提升安全性能
传统的工程机械加工过程中,我们所使用的机床设备都比较落后,很多加工工作都需要依靠工人手动操作来完成,而有些员工技术方面又很难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这不仅会由于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而对工人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更是增加了工程机械设备的故障率。想解决这一难题,就需要引入监控装置,以便对工人加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在发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掌握情况并解决问题,以减少事故发生概率,而机电一体化技术就能有效的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工程机械加工中应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之后,一旦有安全隐患出现,就可以被及时发现,对该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这样就能有效保证加工的安全性。
2 机电一体化技术特点
2.1易于操作
由于现阶段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越来越专业和先进,以该技术设计的各种机械设备逐步朝着专业化、综合化、精细化的方向迈进,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开发性、升级性和衍生性等多种设计,来使得工程机械的操作和使用更为便捷化。人性化设计是当前工程机械设计中坚持的一大原则,相关设计人员可以从工程机械的使用需求、操作便捷性方面,使得工程机械中的相关按钮设计等更符合人的操作习惯。正是因为在工程机械设计阶段人性化概念的融入,使得机电一体化技术下的工程机械操作更具便捷性。
2.2效益性高
工程机械的出现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制造效益,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以岩凿机械为例,在当前的开采领域中由于岩层具有复杂性,使得开采难度加大,为了保证作业安全性,技术人员可以利用通信技术获取岩层信息,然后通过远程遥控观察岩层图像,确定开采方案,确保整个开采作业的安全性,最大程度节约开采成本,保护生态环境。
2.3生产力好
不管是在工业生产领域还是工程建设领域,机械设备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设备的大范围推广改变了传统的人工作业,机械化生产作业成为了当下的主要生产方式。
与人工作业相比,机械一体化技术下的工程机械具有更强的生产能力,因为在机械设备中涉及了很多的模块与按钮,在生产作业进行的过程中,完全可以自动根据需求开展设备调试和功能转换,在相同的时间内,机械作业效率远远高于传统方式。
2.4应用广泛
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具有综合性特征,具备自我保护、信息传导、数据分享、智能定位等多项功能,不仅体现在技术优势,还可以将设计管理、质检等环节串联在一起,让工程机械的操作具有延展性,比如振动压路机在作业过程中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时掌握施工现场信息,技术人员可以合理调整施工方案,监理人员也能通过现场数据的分析保证施工质量,全面提升工程管理的科学性。
3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
3.1电子信息技术
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中,如应用于工程机械过程监控、自动化诊断及交互通信中,可以实时反馈农机工作状态,以便精准化控制设备运行,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性,提高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应用于工程建设中,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工程建设的环境污染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应用于常规工程机械,使农机装备电子化、智能化,可以合理规划作业过程。随着工程机械智能化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促使人机接口技术、交互界面逐渐向着更精准化、科学化发展,如传统的机械仪表盘也逐渐被电子监视仪表代替,极大地提高了工程建设效率。
3.2分布式控制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还包括一对多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对原有的控制内容进行分类,将原控制内容分成多个类别的系统,然后再给每一类的系统匹配相应的子处理系统,以此达到提高系统处理能力和提升系统处理效率的目的。分布式控制系统与以往的集中式控制系统相比,该控制系统的控制能力更强、控制效果更理想,同时该系统也更能保证安全控制的实现。当下,该系统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流技术,不仅能够在工程机械施工和操作中达到良好的效果,而且正在向着测试、控制、管理一体化的综合性系统方向发展。
3.3自动化技术
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核心技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自动化技术不仅仅被应用在工程机械领域,更是在很多方面都有着良好的应用,工程机械的自动化技术下,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状态监测和实时数据采集都可以由自动化模块来实现,使得机械设备可以保持在最佳的运行状态下。因为工程机械处于高强度的运转状态下,再加上运行环境复杂,使得工程机械设备可能会面临着一定的故障威胁,而自动化模块的故障识别、判断和诊断能力非常强,完全可以保持设备的高效运转,满足生产的需求。现阶段很多生产领域工程机械的应用不仅加大了各种自动化技术的投入和研发,更注重对新型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有效推进了工程机械中相关资源、数据的整合。
3.4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技术形式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组成,为了确保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发挥作用,在实施中要灵活采用。机电一体化传感器技术自身存在诸多应用优势,传感器运行与刷新效率较快,在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动态化、实时化的搜集动态化图形数据信息,通过传感器数据信息传输的手段,第一时间对搜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反馈。传感器技术在运行时效率较高,可以有效提升生产成本,节约生产时间,有效获取动态化数据信息,为制造业和生产做好技术保障。此外,传感器技术还可以实现数据高质量处理,当传感器接收到了数据信息之后,可以在终端系统的控制之下,结合工作控制要求,有针对性的开展数据信息处理,并且计算出信息反馈与延迟时间,有效满足工程建设需求。
结语
总之,为了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在工程机械中需充分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优势,以促进机械的运作效率提升,保证机械使用质量。科学、合理的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能让工程机械变得自动化、智能化,使工程建设效率和质量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进而满足人们对生产、生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捷.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 2020, No.445(09):186-187.
2.张斯其,徐茂林,张科.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 2020, 000(006):P.247-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