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利
国能网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 100096
摘要:供应链管理是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中的一种创新的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通过对企业所处的供应链中的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化的管理,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效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各个领域的融合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下企业管理的新方向,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供应链管理中,可以对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体系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提升供应链管理的水平,解决以往人工管理模式下难以应对的诸多难题,依托于信息技术手段打造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平台。本文通过探讨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应用措施
引言: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越加激烈,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应链管理可以帮助企业从整体层面统筹与配置资源,推动企业的高效运转。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供应链管理当中,依托于搭建高效能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可以改善以往供应链管理中成本高、效率低、结构复杂等诸多问题,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1 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范畴
1.1 信息技术在物料管理中的应用
对于企业而言,生产物料的有效配置和协调直接关系到了企业生产的效率,与企业的利润息息相关。在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由于缺乏完善的物料管理体系,导致企业的供应链中物料的采购、运输、仓储及使用的环节存在着诸多错漏,配合与衔接不畅,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而依托于信息技术手段,则有效提升了物料管理的效率。
1.1.1 条形码技术
条形码技术是生产型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必不可缺的技术手段,条形码就是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律所排列的条形符号,通过计算机自动识别即可通过条形码扫描出原材料或商品的信息。条形码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通过条形码技术的支持,可以对企业尤其是生产型企业的原材料和商品的出入库、存储管理、生产加工等整个流程进行精准化的识别,自动追踪物料的生产流程,生成完善的产品生产加工信息,从而便于企业更加高效的调配物资,制定生产计划,减少库存积压,提高生产效率。
1.1.2 物料采购中的信息化
物料采购是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物料采购管理中包括了物料采购计划的制定、物料采购流程的管控、物料采购管理以及供应商管理等内容。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中,对物料采购进行信息化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一个完整的物料采购信息化管理平台应当对物料从采购、运输、入库、取用等整个环节进行自动化的管理,提供完善的管理数据和信息[1];同时,通过与企业ERP系统相联系,实时共享物料采购与管理信息,以便于企业更加合理的调配资源,提升采购效率,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企业电子商务的水平。
1.2 业务管理中的信息交换技术
1.2.1 面向外部的信息交换技术
面向外部的信息交换技术就是通过外部网络实现企业与外部的信息与数据的交换。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保障网络的稳定和安全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企业与各分支机构、下属子公司、合作伙伴等的信息共享,便于企业通过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客户管理及信息管理工作。面向外部的信息交换技术为现代企业的电子商务和贸易往来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持,通过互联网可以直接实现在线交易、客户管理、售后服务、金融服务等功能。现阶段企业面向外部的信息交换技术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电子商务当中,依托于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所建立的数据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内外部信息的交换和信息数据的管理,获取全面的电子商务信息,扩大企业的业务范畴,提升交易能力。
1.2.2 面向内部的信息交换技术
面向内部的信息交换技术是以Intranet为基础,通过将员工连接到企业信息的方式开展企业信息管理,在这个系统当中,企业内部事物的处理、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协同作业都是在内部网络环境下开展的,通过内部信息交换技术在企业内部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处理、统计和分析等工作。因此,面向内部的信息交换技术最为重要的就是解决Internet与Intranet之前的协同作业,才能够提升企业的运营管理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在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平台当中,网络安全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性工作。
1.3 电子数据交换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简称EDI,是按照网络协议进行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业务文件或数据信息交换的技术手段。通过将业务文件或信息进行标准化、结构化的处理,将其转换为计算机可以自动检索的数据格式,按照EDI通用的通信标准,实现交易数据的交换和贡献。通过将EDI技术应用于供应链管理当中,可以实现企业与贸易合作对象的自动化的贸易文件、信息和数据的传输就共享,便于对交易数据进行有效的获取、分析和管理,加强对电子贸易的跟踪管理能力,提升客户服务的水平,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贸易往来当中,可以大大降低沟通成本,提升供应链管理的效能,为企业及贸易合作伙伴提供极大的便利。
1.4 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企业资源管理系统是现代企业必不可少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是紧密围绕企业的业务活动,为企业开展系统化的管理,提供整体的组织规划及决策支持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在现代企业当中,ERP系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理软件,更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2]。通过ERP系统的逻辑接口,可以将供应链中的信息进行全面的获取和管理,并在这个系统中将企业的市场营销、客户服务、人力资源、财务管理、采购管理等部门全部纳入其中,这就大大降低了各部门协同作业的成本,减少了沟通与信息交换的繁琐流程,便于企业从整体层面进行资源的调配,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提供极大的便利。
2 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2.1 信息共享
信息共享是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得以有效应用的前提,供应链管理系统必须确保供应链管理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可以实现信息数据的快速共享,以便于从整体层面更加合理的配置资源,形成一个集成化的管理体系。
2.2 信息标准
信息标准的制定是规范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进行规范化使用的重要手段,信息标准的制定必须要与国际接轨,同时也需要结合国内及相关行业的实际情况,确保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2.3 信息的准确性与高效性
对于供应链管理而言,信息获取、传播和共享的时间决定了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效能,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快速精准的对信息进行获取、筛选和分析,以便于为企业决策的制定提供有效的支持;同时,信息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也是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性因素。
2.4 协同作业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企业与企业之间,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作业关系到了现代企业的整体竞争力[3]。通过信息技术打破时空壁垒,实现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配合,可以促进企业间的合作,提高整体的竞争优势。
3 结语
供应链管理关系到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同时也是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重要手段。供应链管理必须依托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加快供应链信息化管理的步伐,打造集成化的供应链信息化管理平台,解决人工管理模式下的诸多问题,为推动企业的长足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高磊,盛常艳.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市场,2020(05):168-169.
[2]杨素兰.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经济管理文摘,2019(17):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