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4月第12期   作者:张一玮
[导读] 继电保护技术在智能电网运行中具有不可或缺的的地位,它是保障智能电网顺利运行的基础,是改善运行故障的关键
        张一玮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山西 太原 030032
        摘要:继电保护技术在智能电网运行中具有不可或缺的的地位,它是保障智能电网顺利运行的基础,是改善运行故障的关键,因此它的存在对于智能电网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目前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较为良好的进展,但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不足于其各项技术方面。电力企业需要对其加大研发与应用的力度,并使其得到不断的优化于实践操作中,且对智能电网运行阶段,不断提出的高需求进行有效的满足,使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得到一定的保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智能电网下继电保护技术。
        关键词: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发展
        1、智能电网的继电保护的相关概述
        智能电网的存在与传统电网相对比具有极大提高,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电网的运行方式,同时出现了继电保护技术来满足智能电网的发展,基于此来确保智能电网使处于一个安全运作的状态中。智能电网所包含的特点是比较明显的,这便造成了继电保护面临更大要求。继电保护在智能电网中存在不单单促进了电网智能化全面发展,同时还对智能电网运行状态进行了充分监测,这对于智能电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修复奠定了基础,从而保障智能电网的运作情况。智能电网中的继电保护应用的主要工作有以下三方面:(1)防止继电保护出现误动的情况发生,保障智能电网中的继电保护是维持在一个准确的状态中,为了防范误动现象的发生,需要对智能电网的保护手段进行创新,来规范智能电网运行状态;(2)隔离故障,这是智能电网中的继电保护最为根本的工作,对智能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自动检测,可以及时有效的发现智能电网中存在的故障,进而把其中存在的故障有效的隔离开,进而防止其故障出现扩大情况;(3)对于互感器工作要全面落实清楚,因为互感器是继电保护中较为核心的工作,与智能电网需求进行深度融和,加大互感器在继电保护工作中的应用,以此来推动互感器在智能电网应用中的作用效果发挥到最大,进而对继电保护工作进行严格控制。
        2、智能电网下继电保护技术
        2.1、应用广域保护应用
        在智能电网环境下,为了做好继电保护工作,可以应用先进的广域保护技术。广域保护技术在应用之前,应先对其工作原理进行分析。这一技术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是因为在此技术应用过程中,是以子集为单位的,对电网运行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处理,然后以域为单位,对域范围内的继电保护信息进行收集,之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以及分析,最后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对电网进行故障的原因进行确定,为之后的故障维修提供依据[3]。广域保护技术可以分为两部分:①安全自动控制技术。这一技术主要是在电网出现故障的时候进行应用,此技术所提出的故障解决方案较为全面,可以作为很好的维修依据而存在。②继电保护技术。这一技术主要是在电网出现比较复杂的技术的时候进行应用,通过此技术根治故障问题,从而提高电网的继电保护适应能力。
        2.2、保护系统重构技术
        在智能电网环境中,继电保护工作的难度越来越高,想要有效地开展继电保护工作,就需要提高继电保护自身的适应能力,促使继电保护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智能电网的种种变化,比如说运行方式以及结构方面的变化等。所以说,在智能电网环境下,提高继电保护的自适应能力是关键所在,而这一能力的提升,又和保护系统重构技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保护系统重构技术的应用,能够使继电保护具备自己重构、自我诊断以及自我修复的能力。如此一来,在智能电网环境中,无论电网发生了何种改变,继电保护都可以随之发生改变,从而尽快适应新的电网环境,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


        2.3、智能传感技术
        当前智能电网系统主要由基于智能化的信息技术以及智能化的设备装置结合而成,不仅能够实现对智能电网系统中各个单元、环节的控制,而且还具有实时性以及智能性的特点。在构建智能电网时,通过对智能传感技术的应用,能够对智能电网系统中相关单元的运行数据进行及时采集,依托智能分析系统对所采集状态参数与数据进行全面分析,进而准确判断智能电网系统的实时状态。通过对智能传感设备的应用,一方面能够熟悉智能电网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还可对传感信息进行准确评估,以缓解继电保护信息处理的巨大压力。除此以外,通过对智能传感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为智能电网系统在各类故障状态下的维修提供技术支持,以保障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3、智能电网中的继电保护策略
        3.1、完善建模参数
        在继电保护中的建模参数,是控制变量的主要参照,对继电保护的配置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利用继电保护的建模来规划设备备保护方法,除此之外,对其进行科学规划,进而推动继电保护措施具备智能化的特点。继电保护策略是基于建模参数的作用下来实现设备保护,当智能电网出现问题时,可以对故障进行隔离,进而保障继电保护存在的应用效率。由于智能电网中包含众多电气信息,它的存在对继电保护有着较大影响,会造成继电保护中数据信息出现异常,从而制约继电保护技术的利用,所以要强化对继电保护的建模参数的模式,依据建模的实际信息来电网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分析,以此为前提来制定继电保护策略,进而完善继电保护技术在电网中的运用。
        3.2、对电网开展实时控制
        在智能电网的初级阶段应用继电保护技术,是具有较高的控制作用的,它的存在可以使电网的信息实现实时控制。在智能电网具体运作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控制问题,由于继电保护所牵涉的装置比较多,对电网的信息进行实时监控效率比较低,所以,智能电网运作的初级阶段,继电保护技术若是受到较大阻碍,采取同步交互的方法对智能电网信息进行全面处理,来确保继电保护技术的同样性。对电网数据开展实时性控制,会高效的提升继电保护技术的利用率,它对控制继电保护的精准度具有极大作用,是实现继电保护在智能电网中高效应用的最佳办法。
        3.3、维持继电保护基础
        传统的继电保护是智能电网运作中应用继电保护技术的核心,若想增加继电保护策略的有效性,需要利用拟合的方法。智能电网内的继电保护策略,会牵扯到诸多传统的继电保护技术,例如:差动保护等,在稳定传统继电保护的同时再开展互相匹配的拟合方法,除此之外,还要对继电保护策略进行适当调试,使其满足智能电网的运行的基本条件,从而保障智能电网安全运行。
        3.4、强化信息传输
        在智能电网环境下,想要做好继电保护工作,就应强化信息传输。要知道,智能电网的涵盖范围是十分广阔的,这样无疑增加了信息传递的难度,鉴于这样的情况,继电保护部门就应对信息传输技术进行深化研究,根据信息传输的特点、频率等内容,对继电保护信息传输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提高信息的传输效率,充分发挥继电保护的作用,并促使继电保护工作能够适应智能电网环境,在此环境中发展下去。
        总之,只有进行较为有效的改革与创新于当前所应用的继电保护技术之上,才能提供较为重要的保障措施对我国的智能电网实现较长时间且极为稳定的运行,因此需要重点加强对其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震,李鲁燕,李洁.对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技术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01):165-166.
        [2]谢启谊.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6):71-72.
        [3]高嵩,胡正武.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8):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