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中加强病虫害防治的路径探索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4月第12期   作者:何张斯来
[导读] 在进行园林植物养护管理过程中,各类植物病虫害不但会抑制园林植物的生长,还会对城市周围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何张斯来
        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园林绿化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 011100
        摘要:在进行园林植物养护管理过程中,各类植物病虫害不但会抑制园林植物的生长,还会对城市周围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采用了先进的生物技术方法,对病虫害进行了有效的防治。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引言
        近年来,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园林绿化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花草树木种类越来越多,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但由于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影响,园林绿化植物生长受阻,花木生长不良,有些异常腐烂,甚至死亡,不仅对园林绿化质量影响很大,而且大大降低了园林绿化植物原有的绿化观赏效果,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所以,在城市园林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应当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给予充分重视,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技术,控制和减少各类病虫害对园林绿化植物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运用生态防护与综合治理方法,为园林绿化植物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保证园林绿化植物的健康生长,进而创造更大的效益,为城市园林绿化事业持续稳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植物病虫害的特点以及危害
        植物病虫害非常危险。植物病虫害一旦发生,具有范围广、危害大的特点。而且,它们扩散后很难控制,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很大的破坏。特别是一些地方没有充分考虑景观规划过程中的生态平衡问题。在引进新树种时,不经意间引进外来病虫害,不仅会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容易导致物种入侵。无意带进本地的病虫害没有相应的天敌,严重危害当地植物的生长。一些危险的害虫和疾病,如美洲白蛾,松毛虫和松针斑,对植物的生长产生极大的危害。植物病虫害给我国林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严重威胁着我国林业的发展。
2 发生原因
        2.1 园林植物互相影响
        城市绿化与美学离不开景观工程。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对园林工程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工作人员在实际建设城市园林过程中需要混合搭配多种植物,将园林绿化的观赏性提高。但是由于植物有着各不相同的特点,加上很多植物生长较为密集,为病虫害的产生和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调查可知,近些年我国出现越来越多的园林病虫害问题,相关工作人员要提高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园林植物病虫害问题的治理。
        2.2 防治方法不科学
        过去园林绿化中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化学药剂。这种方法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消灭病害,但同时,这些化学药剂也杀死了许多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昆虫,破坏了植物生长环境,造成农药残留,造成土壤板结硬化,对植物生长影响很大。另外,药物的长期应用促进了病虫害的抗性,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整体防治效果有很大影响。
        2.3 人为因素
        城市人群十分密集,各个行业的发展从不同程度上会影响生态环境。城市园林受到地域限制等因素影响有着十分紧凑的栽植方式,植物的光照、养分、生长空间都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有的工作人员在建设城市园林过程中只重视起观赏性,没有从长远角度考虑,没有做好病虫害预防方面的分析。同时,设计的植物过密容易快速传播病虫害,这种不良问题极大地制约了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


3 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3.1 树木注药法
        这种病虫害防治方法是选择树干部位进行钻注化学药剂,以促进化学药剂在植株上的扩散。无论害虫吃到树的哪一部分,都会中毒而死。这种控制方法相对简单,控制效果好。对鸡丁虫、天牛、介壳虫、蚜虫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还可以控制和减少煤炭污染病、油毡病等病害。通常在树木萌芽到落叶之前这段时间进行注药,4—8 月是最佳的注药期,选择药剂时应当首选具有较强内吸性、对树木自身生长无影响的药剂,另外应当考虑不同树种、不同虫害科学选择合适的药剂。
        3.2 提高综合素质,加强队伍建设
        首先,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在防治工作前对园林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岗前培训,确保相关人员只有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才能实施病虫害防治工作。其次,定期集中举办病虫害防治管理的培训讲座,邀请一些具有专业知识、先进管理理念的生物专家为基层工作者进行系统的讲解,并对相关病虫害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做到工作人员掌握相关病虫害管理知识。最后,为相关人员设置一些学习课程和相关病虫害实际操作的案例,对掌握较为透彻、实际工作能力较强的人员进行奖励,并为其提供深造的机会,进而提高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习来提高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除此之外,相关工作人员之间应加强学习和探讨,不断交流园林植物的生长特点和成长环境,对相关植物存在的大量病虫害进行了解,做到资源共享,在为园林植物提供更好环境的同时,防止各类病虫害的发生。
        3.3 物理防治手段
        物理防治手段指的是通过对害虫的捕捉、诱杀、阻隔等方式,对园林绿化的病虫害进行防治工作。例如:利用害虫趋光的特性,在园林绿化中放置黑光灯、灭虫灯等设备,对害虫进行捕杀;同时,热处理和超声波等技术也是当前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较为普通的物理防治手段。这种防治手段的包容性较强,可以在各种环境下进行,不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并且不会对园林绿化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由于物理防治的方式需要人工进行干预,导致成本费用较高,并且实际工作效率较低,因此在目前大部分的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应用范围并不广泛。
        3.4 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第一,植物品种合理选择。提高植物的健康水平和抗逆性是提高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的主要措施。近年来,我国相关研究人员加强了对强抗性植物的培育,这对于利用抗病品种综合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抗病产品通常对某种特定疾病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缺乏抵抗其他疾病的能力。即使抗病品种在自然生态环境中进行人工干预,也会影响原有植物,增加病虫害防治的难度。因此,在选择植物品种时,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对当地生态系统的调查和了解,客观评价是否可以引进人工干预品种。第二,定期检疫。为了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预防,国家颁布并且实施了植物检疫标准,工作人员应当充分认识检疫工作的重要性,组建排查小组在病虫害高发季节定期检查植物的状况,通过实地考察对植物的走势和整体状况加强关注和了解。检疫小组在检查过程中需要严格检验植物的产地和现场,加强对国内外疫情整体动态的了解,确保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科学、全面、合理、高效。如果发现疫情要及时划分隔离,做好其他植物的保护,及时有效地处理被感染的有害生物种子、制备等繁殖材料。此外,防疫检查小组还应当对植被情况进行不定时抽查,避免发生疫情。
结束语
        目前,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也发展迅猛,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当中,病虫害防治是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但是当前在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方面,存在多种防治技术,同时防治技术的不同作用、优势也各有差异,所以在实际的防治工作中应科学选择,灵活运用,才能提高防治效果,推动园林绿化建设的持续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旌 .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及生态控制策略 [J]. 农业与技术,2020,40(8):137-138.
[2] 毛鹏博.森林保护技术与林业病虫害的综合治理[J].广东蚕业,2020,54(2):27,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