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意义及方法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下   作者:吾尔古丽·玉努斯
[导读]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各个领域都逐渐走上高速稳定发展道路,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各项经济发展活动及社会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很多林业资源被破坏。因此,在当前形势下,相关行业及部门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在改善环境、提高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优势条件。

新疆克州阿合奇县林业和草原局 吾尔古丽·玉努斯   843500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各个领域都逐渐走上高速稳定发展道路,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各项经济发展活动及社会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很多林业资源被破坏。因此,在当前形势下,相关行业及部门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在改善环境、提高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优势条件。此外,林业建设及林业工程造林管理也需要得到充分重视,只有不断发挥林业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促进和保护作用,才能保证森林覆盖率得以稳步恢复,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提升。
关键词: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策略
        引言
        随着当今我国对人工造林需求的不断增长,现代林业工程造林的压力也相对较大。作为相对复杂的系统项目,它涉及构建和执行过程中的许多因素,如人力、财力和物力。有效结合这些环节,才能避免造林效果受到影响,并提高各种要素的应用水平。在此基础上,现代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已成为关键的环节,管理人员必须了解林业造林管理业务的重点,并避免潜在的影响因素和问题,需在这一领域进行研究。
        1林业工程造林的基本概念
        简而言之,林业工程造林主要是指将包括种草,飞播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植树造林形式纳入国家基本林业建设计划的造林活动。在这一系列植树造林活动中,相关单位将合理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引进先进造林管理技术,在遵循工程造林标准及规范的基础上,对工程造林项目进行有组织的规划建设。
        2开展造林工程的意义
        我国国土面积较大,这导致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气候,不同地区的植被覆盖率有所不同。一些地区的天气状况比较恶劣,经常会发生一些自然灾害,给人们造成了不良影响。而林业工程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为人们营造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生活环境。提高植被覆盖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带来的消极影响。但是,在提高植被覆盖率的同时,也要尽可能保护当地的自然资源,有助于提高当地抗灾能力,这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开展造林工程,可以起到固定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林工程的开展,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可在一定程度降低自然灾害对此地的影响,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除此之外,开展造林工程,还能起到消除噪声、净化空气的作用。
        3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基本方法
        3.1提高造林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创新作用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林业工程造林的技术条件也在不断优化。在当前形势下,工程项目管理人员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造林技术,将先进技术应用于工程造林管理过程中,从而科学开展林业工程造林工作。在具体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打破传统管理思维的桎梏,实现林业工程环境及社会效益的稳步增长。作为林业造林工程管理的关键,创新因素的发挥也至关重要。在对林业工程进行管理时,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创新管理方式,还需对技术应用进行创新,通过创新为林业发展提供更多源动力。相关林业管理部门也需要加大对林业工程项目的管理力度,在林业工程建设实践中,对林业种植模式进行探索及优化,通过林业工程项目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在实施具体管理手段时,管理人员需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在综合考量当地林业项目建设特征的基础上,优化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果。
        3.2坚持林业技术原则,开展人员培训活动基
        于人员经验和专业技术知识,传统的造林活动已不再适应新时代高质量、高水平的造林需求。技术造林将是未来的主要造林活动。


这不仅大大节省了劳动力资源、降低了造林成本,而且提高了造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更好更快地发展造林工程。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应不定时对工作人员进行林业技术培训,确保员工都有明确的业务技术学习方向,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对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技术培训,使其掌握造林和苗圃维护方面最先进的技术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日常造林和维护工作中。鼓励员工根据岗位特点开展自我学习活动,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鼓励员工在日常生活中将创新的设计技术引入实际工作中,从而促进林业创新和技术系统的更新。在此过程中,为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应为员工提供专业的学习机会。
        3.3完善资源管理系统
        无论是对于林业资源保护工作还是林业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相关的管理部门都应该完善林业资源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够保障保护工作与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还能够对相应的工作进行监督与管理,提高工作的水平与质量。因此,在开展具体的林业资源管理工作时,管理部门还应该重视监督体系的构建,通过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严格规范林业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保障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效果。最后,监督管理部门还应该时刻保障管理工作符合相关规范与标准,合理分配不同机构的工作内容与责任,这样才能够保障管理工作落实,进而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率。
        3.4增强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造林绿化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除了林业主管部门做出努力之外,还需要社会大众全面参与其中密切配合。生态建设本身是一个公益项目,建设范围较广,时间较长,规模较大,对林业管理人员来说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要想切实提升整体的绿化造林成效,需要社会大众发挥职能作用。对此,就要求林业主管部门深入广大群体当中开展广泛性的宣传,通过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册,利用网络等多种途径不断提升社会大众生态环境的保护认知,动员全民参与到园林绿化工程建设。
        3.5重新构建我国林业结构
        要想提高我国林业工程造林质量,有必要重新调整我国林业结构,这需要相关林业部门以及地方政府联合起来,进行林业的分析和讨论,然后构建新的林业结构。而且在今后的发展中,要不断依据时代的变化,更改林业结构。除此之外,在加大林业工程造林面积时,要注重其附加价值的提升。在实际造林过程中,需要遵循新的林业结构以及新林业方案的指示开展造林活动。同时还要考虑当地的天气状况、土壤土质状况、水资源状况等,结合当地的自然与客观因素,选择最适合当地的树苗品种,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当地树苗的存活率,也有助于我国林业工程的发展。在实际林业工程造林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做好宣传工作,这有助于人们了解造林的优势与意义,在当地人们的帮助下,造林过程会更加顺利,造林效果也会得到相应提升。除此之外,还要做好林业工程造林前期计划,邀请相关技术人员对当地环境进行勘测,对地质进行相应勘探,根据这些因素缩小树苗选择范围,提高树苗存活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施造林绿化工程过程中,需要结合造林地的实际情况以及造林目的、造林成效不断更新和引入现代化的林业工程技术。相关技术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工作经验总结,认真分析现阶段林业工程技术的发展前沿和发展现状,结合造林绿化工程的实际需求,将各项先进的工程技术应用其中,大大提高林业资源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保证林木能够健康成活,确保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为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喆.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义探析[J].花卉,2019(14):248.
[2]唐海天.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义探讨[J].产业科技创新,2019,1(20):89-90.
[3]裴学武.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义研究[J].产业科技创新,2019,1(20):91-92.
[4]陈明泉.现代林业工程造林的管理内容和措施探析[J].花卉,2019(12):236.
[5]闫苹苹.林业工程造林管理有效途径分析[J].现代园艺,2019(12):216-2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