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械维修保养的重要性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下   作者:方德双
[导读] 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对于我国当前的医疗发展阶段来说,医疗机械要素是发展的重中之重。机械设备作为机械制造业的基础,它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产品的最终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修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日益热门的讨论话题。

泽普(青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方德双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对于我国当前的医疗发展阶段来说,医疗机械要素是发展的重中之重。机械设备作为机械制造业的基础,它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产品的最终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修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日益热门的讨论话题。因此,本文主要阐述现阶段医疗机械的维护保养现状,帮助人们清晰地认识保养的重要性,根据现状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降低故障发生率,提高使用寿命,同时减少医院维修成本,提高医院的经营效益。
关键词:医疗机械;维修保养;
        引言
        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临床医疗诊治的能力不断的提升,随着时代的进步,各大医院的现代化发展也逐渐的加快,并且引进的先进的医疗设备也越来越多。随着引进设备数量的增多,还有医疗设备的广泛应用,对于医疗机械设备的优化和管理也对各大医院的运行成本以及人们的看病难和看病贵等问题造成了直接的影响,对于医疗机械设备管理和维修问题一直是一个人们忽视的薄弱环节,人们对于其的关注度和研究程度都有待提升,对医疗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进行研究和探索是非常具有工作意义的。
        1医疗机械维修保养的重要性
        现阶段,由于医院管理人员未意识到医疗机械维护保养的重要性,使得其日常的设备维护完全处于脱管的状态,没有高层领导的监管,维修人员自然维护保养工作不上心,导致医疗机械维护环境岌岌可危。提高管理层及各级别人员的保养意识,提高维修技术手段迫在眉睫。医院管理人员应该建立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的管理制度,要结合实际工作制定检查维修的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等,除紧急维修任务之外,医疗设备管理人员每日要定时对设备发生故障率较大的设备要进行检查,每周对设备进行日常点检、记录,根据不同设备的使用频次、机械寿命等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检修和保养计划,要求维修人员对医院的医疗机械做到心中有数。
        2医疗机械维修保养的问题
        2.1缺乏维护保养管理制度,医院监管不力
        医院设备的维护保养需要科学的制度作为保障,为了确保医疗机械在临床治疗期间的安全性,医疗机构则必须拥有一套完整规范的管理制度,实时监控医疗机械的采购流程及验收和储存过程,并对使用过程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完善点检记录。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缺乏维护保养管理制度,监管和奖惩制度更是含糊不清,普遍存在执行力差,责任主体无法追究、机械来源去向无处可查等问题。
        2.2缺乏规范的机械设备使用方法
        许多大型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费用十分高昂,一旦出现故障,给医疗企业带来的损失是十分严重的,而大型机械设备的操作不当是造成设备出现故障的一个主要原因。医疗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缺乏正确的操作规范,企业在这些机械设备的目视看板上也没有做好操作规范说明,影响了设备的正常使用。再加上一些维修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不够,在实际维修中大都依靠自己的工作经验来完成工作,缺乏对其内部构造原理的了解,导致维修效果十分一般,无法真正完成故障的消除。
        2.3机械设备密封质量不达标而出现的泄漏问题
        机械密封性能会给医疗设备的利用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医疗工艺流程与装置对于整个系统的生产水平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泄漏是机械密封失效的主要方式,出现该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设计与制造方面的缺陷、密封形式选择不合格、安装质量不达标、设备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还有可能是使用工况有着严重的问题,密封性失效,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可以大幅提升设备的使用率,有效地促进医疗装置的运行达到稳定性、可靠性的标准。在医疗机械维修中,技术人员需要充分了解生产实际情况,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密封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用先进一起检测密封泄漏的原因,还要考虑到密封失效性,然后总结密封失效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最终可以预防处理,及时发生泄漏危害,也会及时的处理。
        3医疗机械维修保养对策
        3.1完善机械设备维修制度
        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也必须要遵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基本原则,完善良好的制度保障是提高设备管理的关键,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以此来促进机械设备的维修与管理工作。首先,医疗机构高层领导部门要结合机构发展实际与发展方向来制定出一份制度,然后在医疗机构内部试运行,根据运行状况以及基层员工的实际再来进行修改,确保所制定的规章制度的合性和科学性。对于规章制度的实际内容,一定要将责任细化到各个部门,甚至是个人,在对人员和机械设备的管理上一定要责任明确,这样可以保证在出现问题后能够第一时间将责任落实到人,并对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确保同样的问题不会再出现。
        3.2重视对机械设备的操作
        对医疗机械设备品德错误操作会影响其正常运作,但是目前一些医疗机构的工人在操作医疗机械设备时存在并不规范标准。因此,在选择操作医疗机械设备的工人时,一定要考虑该工人的实际操作水准,并且要重视对医疗机械一线人员的再培训,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医疗机械设备操作的科学合理性和运行的稳定性,进而延长医疗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3.3做好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修
        工作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要强化医疗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首先需要从日常的维护和检查做起,防患于未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第一,做好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在每天完成工程任务后,要根据保养方案来有计划的清理设备,及时更换一些已损坏的零件等,确保设备第二天的正常使用。第二,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机械设备在长期使用后,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机械故障,因此,医疗机构需要制定一个科学详细的维修计划,维修计划的修订要根据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来完成,比如设备的使用率和使用场所等的不同,需要维修的部位和方式也要有所不同,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可以大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4加强医疗机械设备维修团队的队伍建设
        传统的只重视学历的人才考核方式已经逐渐的落伍了,新时期,加强工作队伍的建设除了重视工作人员的学历之外,还应该考核工作人员的技能。虽然学历和技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具有相关性,但是并不代表二者之间就是一个相等的关系。因此,很多的医院在进行人才管理的过程中,除了学历这一参考指标,更应该关注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其次,应该加大对医疗机械设备维修人员的培养力度,对于各个维修人员的维修优势进行重点培养,并且对于维修人员根据其特长进行分类,使得设备的维修更加有针对性和保障性,提升维修工作的效率。
        结束语
        目前,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和先进的医疗机械之间的矛盾逐渐严重,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缺乏强有力的法规指导,随着我国对医疗领域的重视,医疗机械管理的法律法规也不断完善,出台了详细的管理措施,使得医疗机构的机械管理制度有法可依,使得其奖惩制度有法可循。同时,医疗机构各层级人员都应重视医疗机械的维护保养,特别是使用人员,更应该对保养的工作内容烂熟于心。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回报周期,降低成本,提高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金龙,张正进.谈我院医疗设备采购使用和管理的体会[J].中国医学装备,2010(1):31-32.
[2]马明振.医疗机械设备维修管理新模式的研究和探索[J].山东工业技术,2016(13):233-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