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王超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下   作者:王超
[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的机械设备应用到了企业生产中。企业生产最重要的就是机械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的机械设备占比逐渐增加,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同时也为企业发展和成本控制提供了有利条件。

新疆庆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王超  新疆伊宁县  8351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的机械设备应用到了企业生产中。企业生产最重要的就是机械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的机械设备占比逐渐增加,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同时也为企业发展和成本控制提供了有利条件。但设备现代化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本文针对当前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进行探讨,提出相关的策略以及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引言
        随着我国企业的发展,机械设备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推动企业能够以更快的效率进行生产,以及提高产品质量。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设备也在不断地更新迭代,其发展也逐渐细分化、垂直化、智能化,操作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变化都对传统机械设备管理产生了影响。传统管理经验也逐渐被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所替代。所以,企业要不断地解决机械设备管理中的问题,才能不断地提升机械设备所发挥的作用,提升企业竞争力。
        1.机械设备管理中的诸多问题
        1.1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
        国内大多数的企业都没有建立自己的机械管理制度,主要是对机械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少重视,即使一些企业开始意识到机械管理的重要性,建立了管理制度但也不完善、不成熟。常见的问题如:设备技术资料未有效建档、施工过程中设备管理散乱、设备操作人员和管理联系不密切等。上述因素都没有相应制度规范,导致管理散漫,流于形式。
        1.2设备运营和维护不全面,维护人员技术水平低
        机械设备的运行维护不规范,没有作为日常工作来重视,也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很多维护过程过于简单,缺少专业性,故障排除不及时,或者是过度使用机械设备,再加上维护人员意识薄弱,技术水平较低都很大程度上导致企业成本损失。此外,国内机械设备管理缺少全面性,只针对出现的某个故障进行维护、维修,却忽视了整个机械的日常维护[1]。
        1.3机械设备未合理配置
        一方面是生产过程中未合理分配机械设备,明确地说是机械设备的利用率,没有结合机械价值和企业经济收益最大化的原则,导致机械闲置率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此外企业盲目购买大量设备,未考虑到企业经济情况,导致设备数量过剩但维护经费欠缺。另外一方面是设备老化现象严重,国内很多企业设备老化严重,给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1.4机械设备维护不力
        企业日常生产过程中,一台机器一般都是由生产工作人员操作,维护人员只能简单巡检保养,在机械设备利用完成后,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并不完善,当机器出现一系列问题的时候,维护人员才会到场,针对机械设备的故障进行临时检修,当设备发生多次故障,设备操作工作人员向维修人员描述设备故障现象,可能不全面、专业、客观,这就导致机械设备的维修不彻底,也会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另外,部分机械设备管理层并没有足够的战略眼光,只能看到眼前的经济利益,不仅在具体使用中违规操作,而且会频繁让机械设备处在超负荷工作状态,这种情况非常普遍。最后就导致机械设备使用后就处于损坏的状况。同时也会让机械设备在进入下一次工作运行之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进行维修、维护,造成开工延迟,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
        2.机械设备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2.1不断完善设备管理体制
        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快速提升,机械设备的更新迭代,机械设备管理方面必然面临更多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体都需要积极解决,仅依靠传统经验和工作方面的努力,这样不能有效解决问题,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造成更大的问题[2]。


所以,机械设备的管理问题,需要从设备管理机制方面入手,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在遇到设备管理问题的时候有据可依,责任到人,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机械设备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机械设备的管理不能一刀切,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设备的状态进行细分化、垂直化。让每个设备的管理都能责任到人,无论是设备的操作、维护等方面,同时将设备管理纳入到工作人员的绩效当中,员工就能积极面对设备问题,并且在日常使用当中积极地检测机械设备的性能、精准度、隐患等等,每天机械设备使用完之后做使用记录,遇到问题及时地进行处理并向企业反映,让企业能够及时积极地规避风险。通过不断完善设备管理体制,企业能够有效提升管理质量、效率等,从而积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2.2运营维护管理工作到位,提升维护人员水平
        日常运营维护和定期维护应作为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工作,能充分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为企业可持续生产奠定基础。为此,企业应要求维护人员遵循主动、定期性、预防性的原则,确保设备处于健康状态。此外,针对维护人员应加强培训和考核,提高维护人员技术水平,确保技术人员掌握机械设备技术资料,并且能发现设备问题,及时解决未知故障。
        2.3加强机械设备的养护
        在企业日常运行当中,为确保企业运行的稳定性,要不断强化机械设备的养护工作。企业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养护,同时也制定相应的养护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并切实落实到人,这样就能避免工作人员之间职责相互推诿。另外,在企业日常交接班过程中,施行交接班工作记录的制度,从而确保工作记录的真实性和全面性,有利于机械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一旦设备出现各种问题能够及时处理,从而避免机械设备在运行中存在隐患。另外,还需要根据交接班记录制定相关的养护计划,对企业当中的机械设备运行进行归纳,并按照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检修,同时相关工作人员也要参与到这个工作当中,从而确保机械设备养护质量和效果。所以,在机械设备管理中,企业要加强设备的养护工作,责任落实到人,提升养护工作的质量。
        2.4强化设备管理的规范化
        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中,要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就需要管理工作具备相应的规范性。首先,设备管理工作人员要将机械设备做好登记,将所有的机械设备的性能、型号、种类等进行记录。同时还需要掌握这些机械设备的具体使用状况和维修情况[3]。管理工作人员要根据这些记录,编制出一份有关机械设备的信息档案,并将其不断地完善,这样能够让企业及时、全面地掌握机械设备的状况。其次,企业当中的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能力,这样能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以及成效和质量,从而有力地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2.5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素养
        虽然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机械设备逐渐向智能化、自动化发展,但当下机械设备运行正常与否,以及运行当中的稳定性和高效性,目前仍旧需要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决定。尤其是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准能够直接影响机械设备运行的状况,所以,企业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的培养,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培训活动,进而确保企业机械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推动企业的成长。同时,工作人员也需要积极参与综合性的学习中,让工作人员学习相应的安全操作,了解企业当中的管理体系,提升工作人员操作规范化的意识,提升他们综合素养。
        3.结束语
        机械设备是企业之本,在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企业要节约成本支出、提高竞争力,就需要机械设备管理与时俱进,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才能保证企业高效运营。因此,提高机械设备管理水平迫在眉睫,企业应逐步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提高维护人员水平,为企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司鹏刚 . 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J]. 湖北农机化 ,2020(08):112.
[2]杨斌 . 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 [J]. 中国设备工程 ,2020(06):37-38.
[3]李兴华 . 关于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J].大众标准化 ,2020(04):200+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