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及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下   作者:吐达洪·艾买提
[导读] 中国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广阔,中国人口多,对粮食的需求量较大。水稻种植产业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水稻的稳定供应决定了经济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新型农业推广技术不断被应用在水稻种植产业中,显著提升了水稻质量及产量。新时期,需深入研究水稻栽培种植技术,实现水稻栽培技术的创新发展。

新疆阿图什市松他克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吐达洪·艾买提   845351

摘要:中国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广阔,中国人口多,对粮食的需求量较大。水稻种植产业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水稻的稳定供应决定了经济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新型农业推广技术不断被应用在水稻种植产业中,显著提升了水稻质量及产量。新时期,需深入研究水稻栽培种植技术,实现水稻栽培技术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农业技术;技术推 广;水稻栽培技术;水稻种植
        引言
        当前我国农民群众在种植水稻方面已经得到显著提升,但是依旧有一部分农民沿用传统的、陈旧的水稻种植技术,导致水稻的质量与亩产效益等方面受到不利因素的制约。为了使种植水稻的农民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大力推广先进的、现代化的水稻种植栽培等相关的农业技术推广。
        1中国水稻栽培技术现状
        中国水稻分为杂交水稻、矮杆水稻,这两种水稻主要以旱地育苗的方式来进行种植。影响水稻质量和产量的因素较多,如秧苗种植过密、秧苗数量较少等原因都会对水稻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在对秧苗进行施肥时,大多数农户仍然采用传统的施肥方式,没有应用新型水稻施肥方式,导致施肥效果较差。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山区,农户知识水平较低,不了解新型的水稻生产技术,严重影响了水稻质量及产量。
        2水稻栽培技术存在问题
        施用适量的化肥能够促进水稻的生长,并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但是,不合理施用化肥不仅会对水稻的质量安全产生影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稻种植的成本,降低水稻的产量。滥用化肥是水稻种植的主要问题,大部分农户对化肥使用较为随意,没有重视对化肥使用量的控制,进而导致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化肥使用超标还会对水源、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并且这些影响都是不可逆的。
        3我国推广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我国是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农民占比重较大,因此我国在农业种植方面也属于世界大国。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农业种植的发展息息相关,进行现代化的、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既能够提升农民群体的收入,还能够使农作物的亩产和质量大大提升,更能够帮助改善传统农业种植模式的弊端。然而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存在差异,不同地区的农业技术水平也有高有低,导致农业技术在推广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效果差距,要想切实改善上述问题,必须贯彻“因地制宜”的策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实现水稻高产的具体措施
        4.1科学选种
        水稻品种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水稻的产量,在选种时,通过判断种子饱和度,保证所选种子产量稳定、抗稻瘟能力强。对于种植大户来说,尽量种植多个水稻品种,避免因水稻品种单一而受到稻瘟病、低温冷害、高温热害的影响。
        4.2选地整地
        优质无公害水稻对种植地要求较高,为满足种植要求,选地时应满足如下条件。一,保证土地清洁度,避免土地被污染;注意土地周围环境,避免土地周边存在污染源,导致水稻吸收污染物质,影响水稻的绿色安全性。二,应保证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且灌溉方便。三,对土壤内水溶矿物质成分进行检测,选择酸性土壤,以利水稻茁壮成长。深翻土地并晒田3d,杀灭土壤中的细菌虫卵。撒施腐熟有机肥后耙地、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透气性与松软度,为水稻生长构建优良环境。
        4.3浸种催芽
        水稻种子需用1000倍多菌灵浸种,也称三浸三露浸种催芽法。3次浸种时长分别为24、12、24h,每次浸种之后分别晾晒12、24、12h,完成三浸三露之后方可催芽。浸种催芽主要是通过相关药剂防止水稻病害的发生,浸种对于预防稻瘟病、稻曲病、矮缩病等有着良好的效果,但为了保证浸种过程中不会残留有害物质,在每次浸种和晾晒之后必须用清水清洗。



        4.4施肥管理
        水稻种植是一项比较漫长的工程,因此,水稻种植者需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采取不同的施肥方式。在施肥前,首先需清除田间杂草,避免杂草吸收水稻养分,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其次,需控制好水稻施肥量,选择合理的水稻肥料,若施肥过多会烧死水稻秧苗,但施肥过少,会导致水稻营养不足,影响水稻的种植效益。在施肥时,可将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起来施用,从而提高水稻种植效益。
        4.5适时采收
        在水稻黄熟期到完熟期,当植株上部茎叶与稻穗全部变黄,籽粒坚硬饱满,80%以上米粒达到玻璃程度、含水率为17%~20%、茎秆含水量为60%~70%时为适时收获期。
        5农业技术推广对策
        5.1提高农民的自我投入意识,创新农业技术
        推广体制机制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需要技术人员指引,高素质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但是如果没有农民的积极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将很难顺利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应带动农民积极性,让稻农积极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积极对农民进行培训,指导农业生产,激发农民的自我投入意识,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机制。
        5.2改善农业技术的推广机制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这也是农业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阻碍不断出现的原因。由于多种客观因素影响,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并不高,无法准确理解农业新技术,因此无法成功运用新的农业技术改善农作物产量,以及自身的经济水平。针对上述情况,各地区的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农业技术相关培训,同时投入人力物力进行技术推广。负责推广农业技术的相关人员,也应当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保证农业技术能够顺利推广。
        5.3科普农业技术推广知识,完善农业推广体系
        可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普及农业技术推广知识,积极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制度,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奠定良好的基础。技术人员需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技术推广工作进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推广对策;其次,建立问责机制及推广保障机制,保证推广过程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改进传统推广模式,了解农民需求,加大各类新媒体农业技术推广力度。
        5.4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政府在提高水稻种植效益及推广水稻栽培技术的工作中要做好带头作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为水稻种植者发放补助金,激发农民对水稻种植的积极性,同时,加大水稻种植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提高水稻种植水平。另外,政府需加大水稻种植人才培养工作,对水稻种植人员进行相关技术指导,全面提升水稻种植人员的专业水平,从而提升水稻种植效益。同时,政府需向水稻种植人员宣传科学的灌溉方式,保证水稻幼苗生长,提高水稻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工作者在种植水稻时,需根据当地种植情况,选择合理的播种时间,加强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并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全面提升水稻质量,促进中国水稻栽培技术的提升,提高水稻种植效益。并加强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认识程度,帮助广大农民认识到新的农业技术在水稻增产方面的重要性,在推广过程中可以选取真实的案例,将新的农业技术的优势直观地展示出来。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营造竞争机制的方式,调动农民运用新的农业技术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爱辉,王勇,耿文良.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J].北方水稻,2019,43(6):31-33.
[2]符驹.试析徐闻县农业技术推广与水稻栽培技术要点[J].农家科技,2019(1):13.
[3]李海燕.农业技术推广及水稻栽培技术要点[J].江西农业,2019,151(2):12.
[4]黄志平,陈希德,杨子龙,等.籼粳杂交水稻新组合甬优4550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19,33(5):29-31.
[5]岑廷喜.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20(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