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采矿业沉陷问题的预防控制思考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下   作者:张云亮 邹明辰 李恩赐 阎柏名
[导读] 随着我们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对各种矿产物质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全国各地的采矿业都得到了如火如荼的发展。但是随着我们国家对生产安全的重视,特别是采矿业这个安全事故高发地带,如何做到对安全事故的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  张云亮  邹明辰   李恩赐     辽宁葫芦岛  123000
青岛黄海学院  阎柏名  山东省青岛市  266400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对各种矿产物质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全国各地的采矿业都得到了如火如荼的发展。但是随着我们国家对生产安全的重视,特别是采矿业这个安全事故高发地带,如何做到对安全事故的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沉陷作为在矿产开采中常见的问题,一旦发生沉陷,不但会造成安全隐患,还会阻碍生产效率,这对于采矿的安全,和可持续生产是一种不利因素。因此,在采矿业的日常生产中,就必须要对沉陷问题进行预防控制。
关键词:采矿业;沉陷问题;预防控制
        采矿业的沉陷问题,是在矿业开采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安全现象。其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开采不当所导致。造成的现象多为地表沉陷或者是岩石移动[1]。一旦发生沉陷,会对整个矿业开采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比如,影响矿业开采的生产效率,增大塌方的隐患[2]。所以针对矿业开采中发生率比较高的沉陷问题,就必须要提前做好预防,这对于提高整个矿产的生产效率,扩大生产产能和提高矿业开采的安全性,是有很大影响的[3]。
        一、采矿业沉陷问题的危害
        (一)对环境的破坏
        在矿业开采过程中,需要在某一特定地区挖出大量的地质土,如果一旦发生沉陷现象,就会导致这些被挖的区域发生塌陷。这样在下雨的过程中,很容易就造成雨水堆积,并且这些雨水只能堆积在塌陷的区域,并没有流出去的地方。因此,这种雨水长时间在一个地区堆积就会造成土质疏松,严重时会造成泥石流等危险。另外,由于这些雨水属于死水,并不具备流动性,因此,雨水的长时间堆积还会滋生蚊虫,从而造成疾病的传播。
        (二)阻碍生产
        由于很多采矿业都是大规模集成化的生产模式,如果发生沉陷势必会造成某一区域的生产停工。同时处理这些沉陷问题的时间又过长,这对于完成生产计划是十分不利的。
        (三)增加生产成本
        如果在矿区发生沉陷现象,采矿企业势必会拿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对这些呈沉陷进行处理。这不但需要采矿企业承担高额的处理费用,其耽误的产能也会最终被算到生产成本里。因此一旦发生沉陷现象,会降低采矿企业的整体收入水平。这对于提高员工的待遇水平,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危害安全
        采矿业本来就是一个高危行业,采矿工人在日常生产中,会面临着很多危险因素,其中沉陷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发生沉陷,可能会造成塌方,这严重威胁了采矿工人们的生产安全。由此可见,一旦发生沉陷现象,不但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还会对采矿工人们的生命安全起到一定的威胁作用。



        二、控制开采过程发生沉陷的方式
        (一)充填开采
        拿煤矿开采为例,所谓的填充开采就是在煤炭。在采出后。顶板尚未冒落之前。使用固体材料。对踩空的区域进行。严密填充。通过严密的填充。可以使顶板岩层只是发生少量的下沉。填充开采的优点是可以极大地减小开采区域的下沉和变形。从而达到保护开采区域的农田和建筑物的目的。
        (二)条带开采
        条带开采的特点是针对矿产层不是完全的开采,而是预留一定的部分来作为支撑,使顶层岩、覆盖面和矿产层之间形成一种坚固的状态。条带开采的优点是利用原有的地质结构来对地面进行支撑,从而降低沉陷的发生率。但是这种开采模式的缺点是会造成很多矿产资源的浪费。同时如果采用这种开采方式,还需要调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进行巷道掘进工作,这就导致开采成本和开采时间大幅上升,这对于提高采矿的生产效率是十分不利的。
        (三)覆岩离层带注浆填充
        这种开采方式是在矿产开采的过程中,通过事先用钻头钻出的孔向离层空间注入泥浆,从而达到填充的目的。这种填充方式的优点是与其他填充方式相比,填充量要小很多。另外,在填充的过程中,只需对离层带做部分隔离填充即可。从而使离层带得到进一步加固,最终使整个空间的稳定性得以增强,从而减少沉陷的发生概率。这对于保护矿区地表上的农田和建筑物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目前这种技术的成熟程度还不是很高,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风险。
        三、恢复沉陷区环境的方式
        针对采矿沉陷沉陷,除了要预防沉陷区的发生,还要对原有的沉陷区的环境进行改善。就拿煤矿开采来说,在煤矿开采造成的沉陷区底部会存在很多煤矸石,如果要将这些煤矸石运输到地表面,势必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同时为了找到存放这些煤矸石场地,还需要消耗大量的土地资源。因此,针对采煤沉陷区的环境恢复,我们可以利用煤矸石特点,在这些煤矸石中加入一定量的微生物,然后利用大自然自我更新的特点,在这些采煤沉陷区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个生态系统上会出现植物、动物等。因此利用这种方式,不但降低了恢复沉陷区生态的成本,还能够将原有的沉陷区打造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可谓是一举两得。而对于因沉陷区造成的大量积水问题,我们可以对这些形成的水坑进行合理利用。比如,在那些水位较深的沉陷区,可以进行适当的改造,将其打造成养鱼池或水上公园等。这样不但可以利用这些采煤沉陷区进行创收,还可以给市民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结语
        总而言之,在矿业开采过程中,有效预防沉陷发生,对提高采矿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降低安全隐患,是有积极作用的。而对于已经发生的沉陷区,我们要利用合理的手段对这些沉陷区进行适当的处理,以达到恢复原有生态环境的目的。所以针对采矿业沉陷的预防,作为管理者,要制定良好的预防机制。而作为生产的参与者,在生产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警惕性,尽最大可能避免沉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战友,朱亚威,李立欣.煤矿井工开采过程产生的生态影响及生态恢复研究[J].山西建筑,2017,43(26):173-174.
[2]何荣,郑天斌.简述煤矿开采造成地面沉陷的主要形式及防治对策[J].企业导报,2016,{4}(07):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