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创新路径探析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下   作者:史永明
[导读] 目前,国内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企业要想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从各个角度提升自己,认识到当前企业管理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果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环境,必然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身份证号码:330224****06082735   史永明

摘要:目前,国内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企业要想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从各个角度提升自己,认识到当前企业管理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果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环境,必然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在新时期,企业经营者与管理者应该创新管理理念,健全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创新内容与方法,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让企业真正地站稳脚跟。
关键词: 企业经济管理;现状;创新路径;探析
        引言
        为企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血液。同时,在新时期,要对企业自身当前的经济管理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找出其优势和劣势,以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使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相接轨,更多的国外企业在我国的市场中得到了发展,这不但使我国经济实力有所提升,还会对我国本土企业造成一定的冲击。
        1目前企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1.1落后的企业管理理念
        我国很多企业大多是从民营企业发展而来的。这些企业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大多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企业管理理念,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主观臆断。甚至有些企业只采用单一的管理流程,管理理念相对落后。一些企业在生产产品时,上级一味地追求低投入、低成本,没有系统性地去分析资金流转速度等要点 。在产品运输与出货等环节,企业管理层不够重视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没有认识到先进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的益处,与其他企业无法做到足够信任,交货等环节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也使企业沟通成本增加 。一些经过多年经营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虽然管理水平与以往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企业管理层人员流动性不强,所以一些领导的经济管理还是比较落后。例如,在供应链管理上,部分民营企业的管理层只注重大一企业的上下游供应链的关系,却不够重视整个产业链之间的协调性,同时在管理过程中也没有用长远、发展的目光去看待供应链管理,导致企业在一些业务中丧失了先机。
        1.2 缺乏完善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
        在新的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许多家族企业迅速崛起,其中包括许多家族式中小企业。虽然这些家族企业的整体规模结构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仍存在许多不足。企业内部员工、业务的不断增多,使得原有的企业经济风险管理模式以及企业经济风险管理制度已经不可能适合当前中国企业的持续发展。而这些企业在整体面对经营风险以及面临经济发展挑战时往往无法迅速做出正确的风险应对经营策略,这对于这些企业的整体经济持续发展来说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3缺乏创新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构建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模式并存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体系。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这些模式相互融合发展,实现了国家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也让中国构建了独有的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对于企业而言,在经济管理模式选择中,需要在生产力、社会经济性质、市场环境等宏观因素考虑下,结合自身发展特征确定合适的模式。在现实当中,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转变缓慢,尤其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固有的经济管理模式,若不进行大刀阔斧改革是难以实现经济管理模式优化升级的。
        2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有效路径
        2.1经济管理思想创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企业经济管理的技术和手段也在向新的水平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经济管理环节,使企业经济管理更加高效。同时,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企业想要长远发展就需要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如此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企业首先就应该从意识层面去改变现状,需要企业经营者与管理者创新经济管理思想,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企业的经营者或者说是企业的领导必须要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要认识到在管理大型企业时,如果把企业职工比作是“运动员”,则自身就要扮演好“教练员”“裁判员”的角色,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积极与职工沟通,需要将重大决策的目的告知管理层或员工。当企业规模扩大时,就需要增设中间管理层,保证与中间管理层的理念一致。领导在管理企业过程中需要灵活地运用组织、控制等手段,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动企业管理手段等方面创新,及时识别与规避经营与管理风险。企业管理者也应该改变过去落后的管理理念,要提高对企业经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学习,并通过工作会议等形式去了解与学习最新的管理理念,要树立完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决心。在当前企业管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背景下,管理者应该学会信息管理技术,要树立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意识,加强对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对企业生产率与企业效益增长促进作用的研究,使企业经济管理活动高效化。在管理普通职工时,企业管理人员也应该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使管理制度能够得以实施并落实。
        2.2优化经济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管理方面的效率
        经济管理体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首先,企业管理层要注重管理制度的构建,针对经济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予以处理,同时,根据企业经营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目标,制定经济管理变革方案,积极推动方案的落实; 其次,对于经济管理中存在的显著问题,典型问题,要由专门部门做出应对方案,确保问题的解决,而且要做好工作总结,吸取教训,为经济管理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再次,在经济管理制度构建当中,必须要坚实人才发展理念,将 “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其中,努力发挥经济管理人才的突出作用; 最后,高层管理要做好基础调研工作,了解基础员工现状、想法,聆听基础意见,并将可行性意见、方案应用到经济管理模式构建当中,构建科学、民主、规范、高效的经济管理运行模式。
        2.3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加强
        企业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离不开有效、健全的内部经济管理制度控制。为了充分发挥和突出企业内部经济管理的主要功能,应充分利用有效的管理制度措施,加强企业外部经济管理和财务控制。首先,充分听取各相关方面的专业意见,建立一套完善而系统的企业经营管理规章制度,使整个企业始终处在规范管理体系下的运营中。其次,对企业公司内控管理制度体系进行不断创新,实现所属企业不断柔化内部管理,切实根据不同时代经济发展需求变动不断更新并完成所属企业的公司内部管理规范制度服务体系,从而使企业员工管理得以有效创新,保证了企业管理规范,运营正常。
        2.4加强教育培训,不断引进专业人才
        新常态经济背景下,企业应重视相关员工的素质教育,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促进相关员工专业素质的不断提升。同时要积极与建筑隔热铝材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引进专业人才,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为企业经济管理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此外,企业要引导相关工作人员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学习,努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和方向保证。
        结束语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每个企业都应该注重经济管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赢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企业要从我国经济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模式以及当前我国经济管理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做好我国经济管理的制度创新和改革,从而有效促进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才金凤.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几点探讨[J].中国市场,2021(19):50-51.
[2]曹文.新形势下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1(08):80-81.
[3]杨勇.新常态下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路径研究[J].财经界,2021(19):3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