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与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下   作者:陈蕾
[导读] 人力资源已被视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其贡献价值远远超过了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的形成、培植、开发和使用已经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提升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塑造核心人才竞争力,成为摆在大型企业集团面前的紧迫任务,而人力资源规划将在此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北京华卫迪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陈蕾     北京市    102600
                 
摘要:人力资源已被视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其贡献价值远远超过了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的形成、培植、开发和使用已经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提升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塑造核心人才竞争力,成为摆在大型企业集团面前的紧迫任务,而人力资源规划将在此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围绕“人”产生的许多问题也越来越让企业的老总们感到棘手和头痛。产业多元化的发展对专业化人员的强劲需求缺乏人才支撑,企业基于增强竞争力的规模扩张受限于员工素质能力,知识型员工的个人发展诉求变得日益强烈,各层次员工发展需求的差异得不到满足,人工成本的不断增长却无法维持对核心人才的吸引......,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以解决,就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进程,削弱企业的竞争能力,最终导致企业战略目标无法实现。
        信息时代,企业生存环境瞬息万变,以及企业面对变化缺乏适时的应变能力,是导致上述问题接踵而来,而企业家们却苦无良策的根本原因。那么如何增强自身的应变能力,充分预测“人”这个最为活跃的因素对企业可能的影响,而及时采取措施平复或减缓其所产生的振荡呢?人力资源规划实质上就是这样一项未雨绸缪的举措,它能够帮助企业发现现有人力资源与未来发展需要的差距、通过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明确未来人力资源开发培养的方向和途径以及面临的潜在风险,并且设计和调整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以保证及时适应未来的环境变化,为实现人员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创造条件。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理解和认知
        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与组织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六大功能模块中,居于战略功能地位,而其他管理模块具有业务功能的属性。我们理解企业集团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对相应人员做出的战略部署和规划,是企业业务发展规划在人力资源层面的具体落实和体现。
        由于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保障,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都开始重视对人力资源的整体规划,希望通过有效的人员规划,使企业拥有充备数量和质量的人力资源来支撑事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实现。但是目前国内企业集团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往往导致人力资源规划与实际情况差别很大,无法发挥其战略功能作用;或者是缺乏与其他人力资源业务管理功能模块的有机结合,使得人力资源规划不能执行落实。那么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企业集团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应当包括哪些重点内容?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方法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明确人力资源规划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目的。如上所述,人力资源规划具有战略功能的属性,因此人力资源规划应当被视为企业在人力资源层面进行的战略性规划,定位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更为恰当。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具体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对人事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管理等业务管理功能模块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鉴于国内企业集团在规划方面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实践经验不足的现状,我们认为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应着眼于人力资源规划体系的建立,而并非传统意义上仅仅是对企业人员的需求和供给规模进行预测和平衡。
        三.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目标
        目前,企业集团在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人力资源规划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比如:只追求人员数量上的规划,而忽视企业未来对于人力资源质量方面的要求;只侧重整体人员规模与企业发展的匹配,而没有关注企业员工个体的发展诉求;只着眼于对现状问题的审视,没有对未来发展提出人力资源对策措施等等,进而导致了人力资源规划的有效性降低。那么企业集团进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到底需要实现什么目的呢?我们认为,在企业集团管理模式下,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应当实现如下目标:
        1.根据企业集团战略目标,确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2.深入分析企业人力资源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现问题和潜在风险,提出应对措施。
        3.合理预测企业中长期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规划和控制各业务板块人力资源发展规模。
        4.规划核心人才职业生涯发展,打造企业核心人才竞争优势。
        5.规划重点专业/技术/技能操作领域员工队伍发展,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6.提出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的改进建议,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四.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主要特点
        一般来讲,集团总部与下属企业的管理职能分工不同,企业集团总部负责整个集团战略目标与发展规划的制订,集团政策、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监督,集团整体经营状况的宏观调节与控制,各下属单位经营管理策略的审核与协调,以及集团对外合作与发展等。而下属企业一般是以业务为核心,为集团公司提供决策信息支持,同时接受集团公司的指导与监督。
        母子公司的这种管理模式,决定了集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由总部公司和下属各级企业多个层次的人力资源规划组成,各层次具备不同的特点和内容。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里所指的是广义范围的集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而狭义概念的集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仅指集团总部层面的规划。无论哪种定义,实际工作中集团整体的人力资源规划都是建立在下属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之上的,二者往往是同时进行的。集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一个多层次的规划体系,涉及到规划编制制度、组织体系、信息系统、报告体系等等。
        1. 集团总部层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主要特点
        1) 确定企业集团人力资源整体发展战略
        集团总部需要根据企业总体业务发展战略,提出明确的集团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从而确保重点领域突出发展,兼顾各业务板块协调发展的需要,避免下属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偏离企业集团经营战略的要求。
        2) 侧重国家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和人力资源市场的宏观研究
        作为集团整体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中长期的战略部署,要求集团总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国家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本行业人力资源市场环境、以及本企业面临的潜在人力资源风险和危机等宏观层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为企业集团人力资源政策和规划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3) 关注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现实状况的微观分析。
        结合宏观因素的分析,集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还需关注对本企业人力资源现状的分析评价。一般来说,通过对集团人力资源存量进行规模、结构、素质等方面的摸底分析,发现本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现实问题,以及人力资源在行业中所处的水平和差距。其中人力资源规模的分析应当关注企业集团人力资源总量规模和各业务板块或产业链各环节人员的分布情况;人员结构的分析应当从人员的年龄、学历、岗位和专业等纬度判断现有人力资源结构的合理性;而素质评价应当侧重于人力资源的品德、知识、能力、竞争力等方面。通常集团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是基于下属企业的人员现状分析,以及集团总部的信息核实和分类汇总处理两项工作的全部完成。
        4) 平衡协调人员分布结构,控制集团人力资源总体发展规模。



        集团总部需要审核批准下属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统一协调和平衡各业务板块或产业领域的人员数量分布,形成集团人力资源供求规划,预测集团人力资源的总体发展规模。
        5) 提出企业集团核心人才评价标准,进行核心人才职业发展规划
        企业对于人才的选拔,尤其是对核心人才的甄选、培养和使用至关重要,其数量和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整体水平。建立企业核心人才的选拔和规划体系,是保证企业核心人才队伍持续发展的条件基础。所以,集团总部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明确集团核心人才的范围和选拔标准,从而指导下属企业推荐或遴选核心人才。
        2.下属企业层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主要特点
        1) 根据企业业务发展战略,进行人员需求详细预测
        各级企业的各个部门按照公司职位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未来年度岗位需求和基于岗位需求的人员配置预测。
        2) 分析企业人力资源存量状况,进行人员供给预测
        通过对本企业内外部人力资源状况的详细分析,合理预测未来人力资源供给规模和趋势特点。
        3) 进行供求平衡分析,提出供求保障措施
        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企业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实现供求平衡的保障措施。需要上级企业或集团总部提供支持的,提交建议方案。
        4) 制定本企业核心人才评价标准,规划核心人才职业生涯
        在集团核心人才评价标准的框架下,结合本企业的产业特点和发展阶段确定本企业的核心人才评价标准,并对核心人才建立专门档案,对其职业生涯发展进行设计和规划。各级下属企业不一定必须开展这项工作,一般在集团二级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中包含这部分内容。
        五.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操作性与控制性,因此我国在执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时应当从自身的实际条件出发,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战略规划,并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中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以下从几个角度出发,对我国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进行分析。
        1)共同参加。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离不开具有很强工作能力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核心团队,企业的高层管理,生产、战略、财务、营销、业务的主要部门的负责人都应当在这个核心团队内。这个团队的成员在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和企业的战略决策上应当具有足够的专业性,从而更好的满足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需求,并且在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过程中挖掘出更多可行的方案。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时应当促进HR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与顺利的交流,从而促使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共同努力,携手为企业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贡献力量。
        2)相互合作。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实施应当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和人力资源募集工作互相合作,并与企业其他人力资源工作在资金、管理,工资、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合作,从而有助于更好的实现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核心价值。在企业人力资源的募集方面,企业应当以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为指导进行人员的募集与补充,同时及时地对优秀的老员工进行提拔,将他们吸收进管理层,并进行企业预备干部的培训,防止人力资源流失现象的发生。
        3)保持灵活。商务环境的恶化导致企业在人力资源上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困难。所以,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应当与企业在新时期的人力资源需求相适应,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柔软性。因此,企业的战略规划应当与企业的内部环境相适应,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核心与关键是保证在现有人力资源的条件下进行新的人力资源开发。并实施相应的培训计划,保持目标的灵活,根据企业的需求扩大或缩小企业员工规模,并对核心人才进行培训,在促进员工工作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促进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实现。
        4)改变视角。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不仅依赖于专门的HR,并且依赖于企业的组织人员、策划人员、开发人员和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企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企业切记不可通过裁员来追求片面的减员增效,而是应当及时的改变视角,合理的对人力资源进行战略规划,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运营效率,并提高日常工作的工作效率。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时应当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规划,从而实现提高运营效率的总体目标,并优化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整体业务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和组织能力,在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促进整个公司运作效率的提高。在此基础上,企业应当适当增加员工的福利并对其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和提供职业培训,最终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双赢。
        5)注重学习。随着我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专业性越来越强,这需要企业的HR工作人员加强对于人力资源知识的学习,并注重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对战略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进行分析和学习。在企业内部,企业应当加强员工对于人力资源知识的学习,并对HR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更进一步的业务培训,从而更好的促进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执行。
        五.总结  
        人力资源年度供求滚动规划主要包括对人力资源宏观环境和企业现实情况的分析、未来年度集团人力资源需求供给的预测、以及保障人员供给的对策和举措等内容。供求滚动规划是其他两部分规划的基础,通常集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首先是从人力资源年度供求滚动规划开始的。该规划时间跨度一般为3-5年,每年定期连续滚动编制。在进入规划编制之前,我们一般会建议对本企业集团所属单位进行业务板块的分类,同时确定相应的重点专业(工种)。同时还要制定集团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人力资源规划编制手册》,对人力资源规划的组织体系和职责、编制流程、具体内容、报告体系做出说明和限定。所属单位按照《手册》规定具体执行,并层层汇总至集团总部。集团总部分析核实上报的规划数据和信息,确保其合理完整性。然后按照业务板块或产业链环节、专业和工种分类进行人力资源信息统计汇总与详细分析。最后以集团业务发展战略为导向,综合平衡各业务板块人力资源分布与规模,编制集团人力资源供求滚动规划,提出人力资源供求方面的保障对策和计划。
        高级核心人才规划主要是在供求滚动规划的基础上,对企业集团各类别的高级核心人才在职业发展方面进行的专门规划。通常我们建议企业根据自己的特点确定核心人才的范围。例如我们曾经建议生产企业的客户按照高级管理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确定核心人才队伍。建立甄选核心人才的标准体系和测评体系,设计核心人才的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开发计划,制定核心人才的考核政策和制度都是核心人才规划的具体内容。
        专业队伍发展规划是基于企业的重点专业或工种,对各支队伍人员状况进行现状分析,在未来专业队伍发展方向、人员开发和调配等方面做出整体规划,以提升整个专业或工种队伍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和人员使用效率,避免专业队伍出现人员断层、结构不合理的局面。通常我们建议企业成立一些集团核心专业小组,由各小组完成专业队伍发展规划。
        需要指出,由于企业以往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限制,可能无法在一次项目中全部完成上述集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内容,所以对于从未进行过人力资源规划的集团企业,我们一般会建议首先编制年度供求滚动规划,同时为核心人才规划和专业队伍规划进行一些组织上的准备工作,通过1-2年时间逐步完善集团人力资源规划体系。
        在规划编制中,我们通常建议采用基于岗位设置和专业或工种两个纬度的统计口径,进行人力资源现状信息收集和未来人员供求的规划。这样既能看到横向层面各级组织发展的规模,提高职位管理的水平,又能了解纵向层面各支队伍人员的分布与发展情况,为核心人才和专业队伍规划提供有效信息。
参考文献:
{1}戴维·贝赞可、马克·尚利,公司战略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刘昕译.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万瑞嘉华经济研究中心.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战略[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3
作者简介:陈蕾(1986年11月-),女,汉族,河北人,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