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如何加强农村财务审计规范农村财务管理 苏丁祥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下   作者:苏丁祥
[导读] 在新农村建设工作深入推进的现在,农村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这个过程也存在着一些发展上的矛盾。具体表现在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还没有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变化,随之做出调整改革,管理方式上还比较落后,这又会阻碍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贾悦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经管站) 苏丁祥   山东潍坊  262205

摘要:在新农村建设工作深入推进的现在,农村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这个过程也存在着一些发展上的矛盾。具体表现在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还没有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变化,随之做出调整改革,管理方式上还比较落后,这又会阻碍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而这一系列的工作将直接影响到农村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所以在新时期必须要做好农村财务审计、规范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农村财务审计;财务管理;新农村
        前言:农村财务审计是很多经济活动开展的源头,所以将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影响着村级资金的合理流动和经济结构框架的搭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规范当前的审计工作、加强财务管理,完善财务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够给城乡协调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一、农村财务审计、管理的问题分析
        (一)审计工作不规范
        刚才很多农村地区的审计部门,所开展的审计工作还不够规范,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没有及时的公开财务收支明细,信息公开度不高。财务账目管理工作不规范,收集整理到的会计信息资料不完善、各种凭证的格式不严谨等。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工作是比较混乱的,不仅无法高效率的开展,还会影响到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二)工作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
        财务审计及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工作能力将会直接影响到工作的开展。但很多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地区缺少专业的人才。有很多工作人员缺少工作经验,甚至没接触过专业性的培训,所以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缺少规范性。虽然一些地区设立了相关的工作规范,提出了培养措施,但由于缺少重视度,所以很多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起到较大的作用。
        (三)制度不健全,工作模式落后
        制度是审计及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主要依据和保障,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这些工作是无法真正的发挥作用的。一些农村地区的审计及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内部的组织机构还不健全,缺少经费以及人才的支持。以审计人员为例,整体的年龄较大,甚至一些工作人员缺少专业性不是专职负责这项工作的,在调查取证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工作方法比较落后,无法顺利地获取材料、证据,导致审计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由于这个过程中需要管理大量的资料信息,且缺少技术的支持,大多数都是人工工作模式,所以工作人员的压力较大也很容易出现失误。[1]
        二、加强财务审计、规范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优化工作环境、加强人员培养
        农村审计工作是比较复杂的,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经费的支持。所以应当把审计经费纳入到预算体系中,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在充足的经费支持下,审计部门首先确保足够的人员配备,只有足够的人员才能保障审计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其次要完善内部的基础设施,更新老旧的工作设备,没有好的武装装备,很难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再次,要适当的提升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这样才可以留住人才。最后,要做好工作人员的培训。无论是审计工作者还是财务管理工作者,都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掌握专业的工作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项法规政策日新月异,只有及时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胜任此项工作,不出纰漏。所以,培训工作主要是从普法、技能培训、职业道德培训这些方面开展等。让工作人员明确工作流程,提高工作的规范性。以审计工作为例,审计人员要全方位的调查审计村的情况,才能够制定针对性的审计方案。在此基础上明确审计时间、工作重点、具体分工等等,这样才能够合理的进行审计指导。同时还要灵活地采取不同的审计方法,以走访群众、清点资产等不同的方式,完善资料和证据。


[2]
        (二)完善审计制度
        完善的审计制度、机构,是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所以要根据实际工作需求,适当的扩充审计工作者的数量。基于财务审计的实际情况,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审计工作提供更多的法律支持,这样审计结果才能够落到实处。
        第一,要做好县、乡两级的审计部门的建设工作,成立专门的会计部门,完善会计组织结构,招收更多专业的会计人员负责开展各项财务工作。
        第二,完善并落实财务审批及报销机制。确保每一笔资金都需要经过层层审批,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能够记录在案,这样才能够减少随意支取资金的情况。
        第三,基于会计规范,高校开展各项财务处理工作。细化具体的财务审计、管理规范,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例如:需入账的原始凭证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这样才能够入账,否则就会影响到会计资料的完整性。[3]
        第四,做好审计宣传。为了让审计工作有更高的权威性,工作人员要深入农村地区宣传审计工作,让更多的村民了解财务审计的重要性,明确自己在审计工作中也应肩负起一定的职责,审计工作将会直接影响到自身的利益。为了行使村民的监督权,让村民有更多的参与性,针对农村地区的集体资产可以采取公开管理的方式。建立公开的账户,及时的在账户上公式各项收支明细。在决策是否是买卖公有资产时,要组织村民公开决策投票,保证全体村民都拥有决策权。
        第五,完善审计监督机制。一方面要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加强对村民的宣传,让更多的村民了解民主监督相关的知识,从而提升民主监督意识。另一方面要设立专门的审计督察小组,不定时、不定期的抽查审计工作。审计监督小组每隔一段时间也要坐在一起,共同讨论财务审计监督制度、条例中的不足,针对新问题,尝试性的提出一些新的制度方法,这样就能够高效地开展财务审计监督工作。
        (三)积极的引入新技术
        当前很多传统的行业都在积极的进行信息化的改革。引入了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多种先进的技术。那么在审计、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也可以积极的引入新技术。例如:安装财务管理软件。这样就能够把各项财务收支的原始凭证扫描,以数据、图片的方式录入储存。并对这些录入的信息进行网络电算化的管理,这样就能够为各项数据的查询、管控提供一些便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各项账务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审计管理软件,能够在财务管理软件整理到的信息中抽取调查表样本,之后自动进行程序审核,并把汇总表发送给审计工作者。这个过程审计工作者就能够节省很多的时间,工作效率也会更高。[4]
        (四)创新财务管理模式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就是做好农村集体资金的管理,而这个过程必须要做好资金管理,创新管理模式。例如:积极引入会计委托代理制。当前很多农村地区已有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存在发展弊端的,具体表现在缺少群众基础,村民的信任度及支持度不高、内部账面混乱、核算模糊。为了积极的改进财务管理方法,规范财务管理模式,农村地区可以尝试着变革会计制度。积极地引入会计委托代理制。这样就能够把会计管理工作分离出来,代管工作交给上级乡政府。这不是一种全面交接的形式,只是把会计核算、审核等一些工作独立给第三方处理。这样能够让财务管理有更高的透明度,也能够监督每一笔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在应用这种制度后,财务管理也会更加专业。因为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一些村级会计存在着混水摸鱼的情况,可能会做出一些糊涂账,而在变革了会计管理模式后,财务管理质量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结语:农村的发展离不开财务审计、管理工作的支持。所以,文章详细地分析了当前工作的不足,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如:加强人员培训、优化工作环境、创新工作模式等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路径角度入手,希望能够得到理想的改善效果,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晓娜.加强农村财务审计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思考探讨[J].纳税,2019,13(15):152.
[2]赵春红.强化农村经济审计规范农村财务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9(13):241.
[3]李德鹏.加强农村财务审计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思考[J].时代经贸,2019(09):27-28.
[4]夏薇.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7):203-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