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下   作者:阎蒙
[导读] 为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和精品农业,大幅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结合赤城县农业种植现状,根据区位优势和气候特点,加快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天津市静海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阎蒙   天津  301600

摘要:为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和精品农业,大幅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结合赤城县农业种植现状,根据区位优势和气候特点,加快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引言
        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但是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不仅消除了绝对贫困、弥补了“三农”领域短板,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了前提和有利的外部环境,从而增加了在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可能性,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在取得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应继续努力,砥砺前行,实现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农村繁荣富强、农民安居乐业。作为巩固产业扶贫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农业特色产业必须优化政策、健全体系,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1工作思路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力为核心,坚持特色化、品牌化、产业化、专用化发展方向,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市场机制,推进传统农业向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功能农业、美丽农业转型升级,构建更高质量、更强竞争力、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农产品供给体系,实现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2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2.1推动绿色发展
        推进农业节水工程,大力推广地膜覆盖、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技术,发展抗旱耐旱中药材、果品、杂粮杂豆等农作物品种种植;推进节肥节药工程,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长效控释肥深施,加大力度推广病虫害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机械除草替代化学除草剂使用;推进废旧地膜回收体系建设,强化废旧地膜及时处理。
        2.2更加注重环境友好,这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农业与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既依赖生态环境,又对生态环境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好转,呈现出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但是,由于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发力时间较短、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能力建设滞后等原因,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并不稳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因此,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划定农业空间与生态空间保护红线,以农业生态环境承载力为依据推进农业产业布局调整,持续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推进种养业尤其是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全面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加快构建农业生态文明体系,确保2035年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为基本实现美丽乡村提供支撑;到2050年农业绿色发展方式全面形成,建成美丽乡村的“绿色农业版块”。
        2.3加强科技支撑,提高市场竞争力
        强化品牌意识,积极实施以注册商标为重点的农业品牌战略,提高品牌准入标准和产品生产标准,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带动产业发展。建立具有区位特色的农作物集约生产加工基地。科学选种、精准配方、施肥、全程农业机械化作业,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现代化,从而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在对当地特色良种的保护方面,必须加大监管力度,建设特色物种保护库,避免个体农户与企业遭受损失。在人才方面,组建专业人才服务队,与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形成互动。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应定期下派农业专家到当地农田给予科学指导,强化个体农户科学种植的理念,对育种方法及田间管理技术进行查看与指导,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组建专业的科技人才服务队,完善高校毕业生的激励机制,为更多返乡青年、新型职业农民、种粮大户提供政策优惠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宣传渠道弘扬乡村能手爱农业、爱农村的精神,增强专业技术人才对农业工作的荣誉感。
        2.4食用菌产业
        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食用菌)为契机,推动卧龙“中国香菇小镇”建设,发挥河北平泉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产业研发平台功能,建立“政用产学研企推”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形成相对完备的农技推广体系。鼓励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挥优势,建设高标准现代园区,推行一年两季以上及冬季暖棚出菇生产模式。同时发展食用菌精深加工项目,推动华素菌菇合成肉、金稻田食用菌深加工调味品等项目竣工达产达效,支持食用菌交易市场建设,引导流通企业加大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推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带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2.5更加注重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成本“地板”的持续上升与农产品价格“天花板”的不断触顶,限制了农民经营收入的增长空间;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导致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速放缓;农业补贴面临WTO规则与财政压力的制约,造成农民转移性收入增长的后劲不足;农村改革任务错综复杂,农民财产性收入潜力短期难以释放。因此,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落脚点。通过发展特色优质农业,在“强、优、绿、特、新、实”上下功夫,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要通过打造产业链条更加完整、价值链条更加高端、利益链条更加合理的农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要把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成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持续增加财政收入,从而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技术等参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2.6促进多方协调合作
        整合农业专项资金并规范资金的使用范围,保障涉农资金用在需要帮扶的贫困家庭中。加大对农业金融产品的创新开发力度,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多元化的农业保险险种,涵盖农业生产资料购买、田间管理、自然灾害、市场销售等环节,满足新时代个体农户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投保需求,提高整体农业保险的水平。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明确理赔标准和理赔方式。结合当地农业生产情况、资源禀赋、种植作物等情况,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做好宣传工作,增强各主体的投保意识,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保险的格局。此外,地方政府应给予承包公司政策补贴或项目支持,以保证保险公司开展公益活动的积极性不减退,实现常态化、长效化。协调多方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政府引领本地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以及农业相关部门借助互联网平台,建立农村金融风险补偿分担机制,将抵押贷款、保险理赔、技术推广、产品销售等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发展现代农业助力。
        结语
        文章介绍赤城县农业种植业现状,结合实际情况,从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目标、产业布局及发展重点、发展路径三个方面,提出重点打造七个特色产业带和发展三大产业加工集群,以实现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优质化、品牌化水平,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魏后凯.中国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及其政策转型.中国农村经济,2017(5):4-19.
[2]评论员.让我们的耕地好好“喘口气”.农村工作通讯,2016(15):5-5.
[3]刘灿,刘明辉.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供需结构与农业供给侧改革.当代经济研究,2017(11):32-41.
[4]王亚华.农业供给侧改革是稳中求进之基.农村工作通讯,2017(1):61.
[5]韩俊.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端在自己手中.求是,2013(8):2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