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与优化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下   作者:哈力力·马开郎
[导读] 自然保护地的是我国政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遵循生态保护、统筹发展的划分原则,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合理划分,确保其所承载的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始终处于可保护的范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与优化工作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该项工作的稳步推进对于促进我国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地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疆阿合奇县林业和草原局(林管站)哈力力·马开郎 843500

摘要:自然保护地的是我国政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遵循生态保护、统筹发展的划分原则,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合理划分,确保其所承载的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始终处于可保护的范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与优化工作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该项工作的稳步推进对于促进我国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地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然保护地整合是一项涉及层面广、突出问题多、耗费时间长的重要工作,随着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在全国各地得到了有效落实,各级政府明确出台了各地的实施方案,全国范围内自然保护地整合与优化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关键词: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法制会议上明确表示:“我们必须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风险防范和海外法治等重要领域的立法。为加快生态文明领域的立法提出了明确要求。从保护生态环境立法的现状来看,自然保护区立法既是生态文明立法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生态环境立法的一个明显空白。《自然保护区法》是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中心的自然保护区制度的主要法律文书,它肩负着为改革提供法律依据和建立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的基本准则的重大责任,加快立法进程更为紧迫.
        1自然地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中国作为古代文明,从先秦时期就开始重视自然资源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高度重视自然保护,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建立了大量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生态环境以维护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自然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正在出现,许多自然保护区的资源正在遭到破坏,甚至被破坏,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某些功能正在逐步削弱。因此,科学必须有效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以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为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保护自然必须注重成果、现实和可操作。
        2自然保护地的分类
        2.1国家公园
        国际通用的IUCN基于管理目标将国家公园划分为二类自然保护地,重点保护国家具有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确保其物种与生态系统始终处于功能良好的生存状态,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是国家的宝藏,不仅美化了我们的家园,更能够让人们在限定区域内进行自然科学研究,划定出固定地区建设科普教育基地,为广大中小学生开展自然科普教育,帮助他们深入了解我国的自然种群分布情况及植物发展脉络,同时还是一笔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对促进我国森林旅游业的蓬勃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2自然公园
        自然公园是将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深度融合,集中展现其景观和文化价值,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自然保护地整合中的关键因素。在自然公园的优化中,其承载的生态环境保护得到了迅速发展,各类自然公园的建设稳步推进,各地纷纷开始兴建森林生态旅游公园、地质地貌科普公园、森林湿地公园、海洋乐园等自然公园,把自然生态系统的休憩、教育、文化、科研等功能运用的淋漓尽致。自然公园通过长期的合理规划与发展,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价值的经济载体,在自然保护地的要求下,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带动了当地自然资源经济的进步。



        3自然保护地整合与优化原则
        3.1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
        确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首先是要在自然保护地的建设和管理中,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方法,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来体现自然保护地的价值、增加吸引力。
        3.2多元共治、公众参与原则
        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既可以让当代人享受到大自然的馈赠和天蓝地绿水净、鸟语花香的美好家园,更会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自然遗产,是一项典型的社会公益性事业。不仅需要发挥政府在规划、建设、管理、监督、保护和投入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也需要建立健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长效保护机制,建立多元共治体系。
        4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与优化方案
        4.1工作要点明确
        (a)严格执行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中心的自然保护区系统的准则;制定和测试综合自然保护区优化方法,并开始制定自然保护区发展计划。自然保护区的标准,如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地、风景名胜、森林公园、海洋公园和地质公园等,都得到了认真完善,并设立了一个新的自然保护区小组。积极利用现代技术,加强对自然保护资源的管理和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并提高工作的速度和主动性。精简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和功能区,积极解决非法开发和建设自然保护区的问题,在国家一级完成自然保护区的划界工作,并绘制国家一级的自然保护区地图。
        4.2确定各类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目标
        《自然保护区法》是自然保护区制度立法中的一项基本法,其重要任务是确定管理各类自然保护区的共同目标。自然保护联盟将自然保护区的共同目标归纳为六个领域: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目标是根据我们的自然保护区制度改革任务,提高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效率,该任务是通过生态恢复,严格保护我国重要和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在这一总体目标范围内,根据不同自然生态系统的代表性和功能定位,为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确定了具体的管理目标。准则中提出了三类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国家公园管理目标应界定为严格保护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明确禁止开采,并考虑到生态保护限度;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方式应保持其对科学研究和控制区的特殊价值,禁止或限制发展性建筑活动,并控制人类活动的范围和程度;自然公园管理的目的是保护其所复盖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外观,该地区的规划建设必须符合规划和程序。
        4.3保持整体管理
        我们在对现有的自然保护地进行整合与优化过程中,要着重思考到各地区的自然保护地边界交叉重叠问题,将自然边界相邻或是相连的自然保护地进行整体管理,有效解决原有的保护地被胡乱分割的现象,杜绝“孤岛问题”的发生,已经被分割的边界不清晰的破碎保护地应依照整合原则重新进行合理划分,按照自然保护地的划分原则保证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措施不虚化,整合优化后的自然保护地管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与优化工作是一项关系到我国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为了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现代自然保护地[5]管理体系,我们必须严格遵循整合与优化的原则,科学划分自然保护地的边界,创新自然保护地的管理机制,建立高效迅速的工作体系,为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根基,全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李奇.试论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与优化[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07):42-43.
[2]郭鹏.浅谈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国科学探险,2021(03):106-109.
[3]罗小浪,杨玲,韩宇,夏焱.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J].南方农业,2021,15(09):205-206.
[4]王运涛,赵岩.自然保护地现状与整合优化措施[J].林业勘查设计,2020,49(03):88-89.
[5]唐芳林,吕雪蕾,蔡芳,孙鸿雁,罗伟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思考[J].风景园林,2020,27(03):8-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