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个人所得税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及对策建议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下   作者:陈毓瑶1 高金城2
[导读]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贫富两极分化的局面越来越严重,资本分布不均,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缩小贫困差距和社会分配公平,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是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因素。

广州工商学院    陈毓瑶1 高金城2    广东广州 510850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贫富两极分化的局面越来越严重,资本分布不均,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缩小贫困差距和社会分配公平,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是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改革后的个人所得税进行分析,同时将我国与发达国家税负差距对比,阐述了个人所得税对社会贫富差距现象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以及提出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调整所得税率的建议,从而减小贫富差距。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 贫富差距 再分配公平
        引言: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税收的种类非常多,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不同可以将税收划分为所得课税、商品课税以及财产课税。所得税是指以各种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主要包括两大税种,即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在税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促进社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提高起征点免除三险一金之后,更加鼓励人们用劳动创造财富,走向富裕之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一、个人所得税对于缩小贫富差距的积极作用分析
        (一)个人所得税可以保障中低收入群体的利益
        一直以来,几乎每个地区都存在着穷人富人两极分化的现象,不管国家采取何种福利政策,都免除不了穷人的存在。富人则会凭借着丰厚的资金钱生钱,而穷人则是富人掌握的一种“资源”,因此就会出现一种“穷人更穷,富人更富”的情况。
        所得课税中的个人所得税具有保障中低收入群体利益的作用。2018年8月31日,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通过,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2011年的3500元每月提高到5000元每月。这一决定保障了月收入低于5000元的居民的利益,提高了中等收入居民投入生产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另外,综合所得、经营所得、偶然所得等等都列入了个人所得税应缴税的范围之内,有效制约了多收入人群加大贫富差距的现象。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如残疾人员和烈士家属所得或遭受自然灾害等情况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有效减轻了特殊人群的负担,给特殊人群提供了生活保障。除此之外,个人所得税改革引入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专项附加扣除,扩大适用低税率范围专项抵扣,减轻群众税收负担,增加居民实际收入、增强消费能力。【1】有助于提高人民生产积极性,提升消费意愿,增强人民生活质量,拉动GDP 的增长,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带动经济市场稳定向好,进一步促进社会分配公平。
        (二)个人所得税具有抑制“穷人更穷,富人更富”的作用
        个人所得税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再分配手段,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当经济过热,社会总需求过大时,个人所得会大幅增加,从而增加税收收入,抑制纳税人的投资、消费冲动,反之则适用税率会自动下降,可以刺激消费、投资,促进经济的恢复,这种稳定经济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自动调节了居民收入水平,促进了收入分配公平与经济社会相适应。收入较低的居民不需要或者交较少的个人所得税,而收入较高的居民则要交较多的个人所得税。一些流量明星出场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这对于普通员工而言是一个比较大的数目,而增加对这些高收入的居民的税收水平具有具有进一步抑制贫富差距扩大的作用。我国实行累进税率,对于好收入的居民征收更高的税收,这样一来高收入居民的收入被迫降低,从而抑制了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个人所得税直接向个人征税,纳税人就是最终的负税人,税负不易发生转嫁。其设立的目的就是缩小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2】所得课税税负相对较公平,实行多得多征,少得少征的累进征税办法。工作的人们只要工资的金额达到起征点的水平就按比例缴纳一定的税额。


在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个人所得税非常的重,就算是特朗普将联邦税率从35%调到了20%,美国公民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仍然将近50%,这个数额是非常恐怖难以想象的,从这点上美国有效抑制了富人财富的增长。我国在调节过起征点的金额过后,5000元起步且免除三险一金,既不会给低收入人群带来更重的生活负担,又有效的拉低了过高收入人群到手的工资,比起美国过重的税收负担,在中国可能个人所得税对顶级富豪来说并没有什么,但是还是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缩小贫富差距,推动社会朝着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
        二、个人所得税对调整贫富差距的局限
        个人所得税对促进社会公平起着积极地作用,但是同时由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在改革之后在我国发展的时间短,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再分配公平的同时,也有着相对应的局限性。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在经过改革之后,有人认为专项附加扣除削弱了个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差别费用扣除的减税效应有限。当前我国采用的税收模式是单一分类税收制,这种模式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相应的体系完善度不足,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纳税的时候,可能由于纳税意识不高造成该项工作不能发挥它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所在。【3】个人所得税这个税种在发达国家占比较大,比发展中国家的更加重要。但同样的,发达国家税制体制要比我们完善的多,包括监管体制等等,能够使税收政策发挥出最好的效果。且发达国家税收较重,不单单是美国,英国根据收入的金额征收所得税,2200-34600为22%,34600以上收40%。日本2018年所得税的收入也是高达50%以上,我国个人所得税税负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轻了很多,特别是在扣除专项附加之后,上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会相对低了很多。但是对贫富差距调节的作用并没有非常有效,还应该继续完善个税的体系,加大个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作用。而所得税的累进课税会在一定程度上压抑纳税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对提高劳动效率甚至对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都有着不利的影响。
        三、个人所得税缩小贫富差距的对策建议
        (一)继续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当前我们国家的基尼系数大概是0.4,说明我们国家的贫富差距形势依然非常严峻,需要国家有关部门持续关注。为了降低基尼系数,在个人所得税征收上,国家应该把主要的征收对象放在高收入居民中,只有保证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征收高收入居民更多的税收才能真正的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再分配公平。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尼系数持续上涨,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也发生多次改变,最新一次修改起征点是在2018年,由3500提高到5000元,以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只有继续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才能更好的起到调整贫富差距的作用。
        (二)调整所得税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不断增加,为了缩小贫困差距,国家应当在目前实行的七级累进税率的基础上,针对高收入居民增加个人所得税率,在调整所得税率后,对于高收入者而言是可以接受的;针对中等收入的居民降低个人所得率,能够更加有效的缩小贫困差距。因此调整所得税率一方面能够提高国家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有利于缩小贫困差距。
        综上所述,个人所得税的存在和改革,都对社会和人民生活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尤其是在对促进社会公平的方面起到了重大影响。但是我国产生贫富差距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经济上、政治上甚至文化上等等因素,个人所得税仅仅是从经济上适当的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对消除贫富差距起到一定的作用,个人所得税相关体制还应继续完善和调整,与市场经济等相磨合。
作者:
1陈毓瑶(2002.01-),女,广州工商学院商学院,专业:投资学
2高金城(1999.06-),男,广州工商学院商学院,专业:投资学
参考文献:
[1]周五平.浅谈新个人所得税的影响和建议[J].纳税,2020,14(33):15-16.
[2]代升波.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税收政策研究[J].财会研究,2020(12):17-20.
[3]杨柳.个人所得税改革对调节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J].今日财富,2021(02):125-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