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下   作者:张燕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在教育市场变革进程中,我国所有职业学校中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逐步得到了社会大众以及教育人员的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简要阐述了项目教学法在我国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应用策略,进而为专业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环境,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

邯郸技师学院  张燕    河北省邯郸市  056001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在教育市场变革进程中,我国所有职业学校中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逐步得到了社会大众以及教育人员的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简要阐述了项目教学法在我国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应用策略,进而为专业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环境,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中职;汽车运用维修;应用
        引言
        相比于传统的职业教学手法,项目教学法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汽车实践操作能力,融任务驱动与探究教学于一体,在这种教学手段下,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中灵活运用所学汽车专业知识,通过完成独立的模拟项目来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汽车问题的各方面能力,从而达到高效开展专业知识学习活动的学习目的,在这种教学手法的培养下,中职汽车专业的学生能够主动展开实际操作活动,从而使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促进学生的就业发展。
        1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应用的原则
        1.1育人为本
        在项目教学法中“项目”是主线,贯穿育人全程,将学生与专业、教师与学生联系起来,为使学生通过实操能拔高专业素养,教师需赋予项目生本性,要对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知识基础、综合素养、个性喜好、学习需求有所了解,用学情织就一张过滤项目教学资源的网并留下适合本专业学生思考、探究、创造的内容,在学生项目式学习中发挥引导作用。基于学情不断变化,为此项目教学资源选用标准需及时改进,避免项目脱离学情且丧失育人功能。
        1.2驱动性强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对于多数学生来讲较为陌生,与学生成长经历、生活经验有一定距离,为使学生对教学项目充满兴趣,能在学习中体验创新乐趣,教师要增强项目教学驱动性,立足专业领域启动学生感兴趣、想尝试、能驾驭的项目,确保学生能参与实践、积极动脑、大胆创造,在此过程中获得良好学习体验并增强专业素养。除在项目中引入趣味因子外,教师还需保证项目以专业理论为根基,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前沿性,继而提高项目教学法专业育人质量。
        1.3守正创新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涉及汽车性能与检测诊断、汽车维修质量检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等核心课程,通过教学指导学生需具备“双创”能力、汽车性能评价及试验能力、零部件维修能力、生产组织及技术管理等职业能力,为此项目教学法的应用需坚守专业育人初衷,在此基础上以高效育才为导向加强创新,挖掘项目教学法专业育才潜能,继而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有效应用项目教学法。
        2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应用的路径
        2.1转变专业老师的教学理念,优化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堂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上灵活地运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用效果,还能够凸显出新教育改革的成效,强化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学效果。所以在实际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堂上,专业老师务必要学会灵活的运用项目教学法,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项目内容。首先,专业老师在项目创设之前,需要深入汽车市场内部,积极地探索汽车运用与维修相关的发展现状,做好市场调研,对创新性的汽车运用和维修技术多加了解,从而给学生提供贴近现实生活的项目场景,逐步优化专业学生的实践效果。因此学生能够通过专业老师提供的项目内容,了解诸多关于汽车运用与维修有关的市场内容,逐步依照自己的学习程度以及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现状,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从而强化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


其次,在这样的项目教学活动中,也能够锻炼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实用,强化专业教学效果,逐步增强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堂上的运用效果。
        2.2条件保障,为项目教学法可持续应用奠定基础
        第一,中职教师需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有深入的了解,有职业经验,参与岗位实训,研究前沿资讯,为设置贴近实际且具有时代性、知识性、趣味性的项目提供条件保障,在强大师资力量支持下展开项目式教学活动;第二,中职院校需构建实训基地,为学生检修汽车总成及零部件、试验汽车性能、掌握汽车构造及工作原理相关理论知识提供条件保障;第三,中职需与汽车检测机构、汽车维修企业、汽车运输企业等主体合作育人,通过“校企合作”为项目教学领域倾注人、物、财,聚合更多项目式教学所需资源,使相关育人项目能持续推进,将中职专业教育与区域性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肩负企业责任,发挥育人优势,为项目教学法可持续应用奠定基础。
        2.3教法革新,拓宽项目教学法专业育人渠道
        为使项目教学法能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起到育人作用,教师要在不断了解、学习、尝试新颖教法同时拓宽育人渠道,为教育资源合理调配及专业教育目标落地给予支持。例如,教师可运用“项目教学+微课”育人模式,将与汽车构造、工作原理、维修技术、质量检测相关基础知识以微课为载体聚合在一起,突出微课时间简短、重点明确、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特点,并作为学生项目式学习工具,助力学生融入项目情境。基于微课以视频为主输出育人内容,为此学生可反复观看并思考探讨,按照视频指示抓住实操要点,提高项目式学习效率,同时师生可围绕微课视频深入讨论,在形象直观的场景中解决学习问题。微课以网络为媒介衍生而来,具有资源共享属性,学生可在课下浏览微课重温项目式学习过程,起到专业基础夯实、差缺补漏、能力拔高育人作用。
        2.4体系优化,赋予项目教学法专业育才系统性
        第一,加强项目式教学课程开发,打通课程壁垒,为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等课程知识聚合与项目式输出提供条件,体现项目教学知识综合性强育人价值,使学生能在知识之间建立关联,在实操中活学活用,助力学生解决复杂的专业问题;第二,在“校企合作”基础上邀请岗位精英参与项目教学活动,作为“引导者”之一分享工作经验,讲解重点技术,打造“双师型”课堂。中职院校还可为企业提供技术性服务,参与企业真实的经济类、科研类项目,在此过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并引领学生“双创”,提高专业育才质量;第三,完善教评机制,将合作企业、岗位精英、学生、校领导等视为教评主体,保障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评价结果更为全面,从不同侧面促进教师自省反思,发现育人短板,规设教研主题,如“信息技术在项目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岗位实训与项目教学法的衔接”等,旨在推广教研成果基础上助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活动良性发展;第四,中职院校需做好顶层设计,应用项目教学法体现中职育人特色,有计划、有目的展开育人工作,保障该教法接受教学管理,从资源搜集、项目设置到教学反思、教研成果推广全程均有据可依,避免项目式教学脱离实际,确保项目教学法与中职专业发展保持同步。
        结束语
        综上所述,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的应坚持育人为本、驱动性强、守正创新。在此前提下提供保障性育人条件,使项目教学法能持续应用,革新项目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实操有效性,为学生专业发展助力,还需优化项目教学法应用体系,继而在完成项目教学法育人任务同时提高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改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强.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的实践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1):253-254.
[2]黄锦辉.浅析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汽车实用技术,2019(01):178-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