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领域高质量发展研究 1.李伟 2.马凤华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下   作者:1.李伟 2.马凤华
[导读] 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然资源。她就像一个母亲,养育着我们。有了他们的食物,我们就有了今天的人类和今天的生活。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能源的源泉、空间的载体。它们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首先揭示了资源领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然后分析了现状,最后对现状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和路径。

1.邹城市土地储备和规划事务中心  1.李伟
2.山东京联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2.马凤华

摘要: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然资源。她就像一个母亲,养育着我们。有了他们的食物,我们就有了今天的人类和今天的生活。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能源的源泉、空间的载体。它们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首先揭示了资源领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然后分析了现状,最后对现状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和路径。
关键词: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监管保护;绿色环保
        引言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的开局之年。今年以来,我们以“提高质量”和“改进结构”为驱动创新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我们正在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出路,积极改变现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我国建立了“亮剑”对无供给地和闲置地的“增存联动”机制,有利于消除低效供给;海洋工作方面,严格控制恢复,沿海湿地开展重点保护,全面推进蓝湾救援行动。与此同时,许多天然卫星已经冲天而起。这些成就是我们对自然的反馈和对自然的回应。但是,目前的形势仍然令人担忧,因此我们仍需加快步伐,在自然领域实现更高质量的开发研究。
        1.理论基础
        1.1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
        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最原始的物质条件。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纸张是从树木中衍生出来的;因为原油的缘故,我们可以搭上交通工具,去到我们短时间内不能去的地方。随着科技和生产力中国的进步和发展,自然资源开发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是难以想象的,短短几十年我国就面临着自然资源短缺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我们不再满足于使用大自然提供的基本材料,而是通过额外的人类劳动生产出许多加工合成的产品。但尽管如此,人类仍然离不开自然资源的供应。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自然资源是劳动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基础,也是劳动关系的开始和商品价值的体现。
        1.2是限制产业布局和结构的重要因素
        影响一个地区和一个国家产业结构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自然资源。比如为什么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就是因为这个地区的气候和类型非常适合羊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在此基础上从畜牧业慢慢发展起来的。而有些国家虽然经济不发达,但石油资源丰富,可以大量出口石油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这些例子都说明,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分布对其产业结构影响很大,所以人类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只有顺应自然,顺应规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大多数情况下,自然资源通过第一产业影响第二和第三产业。从发展轨迹来看,大部分区域经济发展过程都经历了以农业为主,以农业和矿业为主,以初级加工工业为主,再以加工工业为主的阶段。
        2当前存在的问题
        中国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约束和生态环境约束的问题。
        2.1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储量不清楚
        由于不同自然资源的标准不同,同一资源也存在交叉统计的问题,这样会导致统计不准确,使我们对自然资源数量的认识不清。一般来说,自然资源统计存在家庭背景不清楚、统计技术不准确、标准规范多样、缺乏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等问题。
        2.2土地开发的空间格局需要优化
        中国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但这不再是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而是经济发展与人口和资源分布不协调的问题。特别是城镇、农业和生态之间的空间结构矛盾日益突出,也存在不同部门和地区土地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匹配的问题。部分地区被过度开发,导致该地区资源严重短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这种行为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共存,违背了自然规律。



        2.3自然资源的广泛利用
        建国以来,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尽快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但是这种挖掘方式粗放,浪费了很多可重用的资源。期刊文章的分类查询在期刊图书馆。虽然中国大力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与以前相比,资源利用率有了很大提高,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2.4自然生态环境质量有待提高
        根据调查结果,中国的土壤环境问题仍然严重,如土壤污染,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问题在全国日益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耕地面积逐渐退化,大量低质生态系统分布在全国各地,而优质生态系统数量稀缺。水污染问题依然严峻,水质有待进一步改善,地下漏斗的口罩也呈现扩大趋势。
        2.5资源利用和保护监管体系有待完善
        我国大力倡导“环保、绿色、保护自然资源”,但仍然没有成为人们心中的一种意识,所以仍然会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而且从国家层面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还不完善,反映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体系和问责制度还不完善。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对资源开发利用的约束不够,自然资源统一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尚未形成。因此,制度的不完善也影响了自然资源的优质开发。
        3影响自然资源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3.1构建自然资源评价体系
        没有统一的标准,就不可能对自然资源进行统计。因此,有必要统一标准规范、时间节点和统计区域范围,对我国各类自然资源进行普查,进行综合调查评价。让测绘队和地质调查队发挥最大作用,实现资源整合,共同保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评价的效果和准确性。在开展统一工作的同时,也要利用好最新的科技手段和技术,在充分发挥各方优势的基础上,共同努力,利用数据构建全国自然资源分布图。
        3.2建立高效的自然资源利用体系
        严格执行“双控”制度,即控制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完善地方标准和评估体系。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区域内的划界工作,主要目的是实现区域扩张和转型升级。以矿业为例,进一步推进绿色矿山和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具体而言,要努力填补国内外绿色矿山国家产业标准和矿区规划布局、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管理、数字矿山等标准的空白。这对于推进矿山生态建设,确保绿色矿山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具有里程碑意义。同时,节约矿产资源应作为开采加工的重要指标,提高综合利用标准。
        3.3促进“质量提升”,改变“数量供给”
        全面落实中央关于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的要求,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一方面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亮剑”,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生态治理修复。
        比如,针对“大棚房”问题,相关部门要与农业农村部共同组织开展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加强督察抽查,开展暗访暗查。
        在耕地保护方面,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补充耕地的项目进行随机的抽查,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生态修复方面,促进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改革,加快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环境治理,启动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4结语
        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大逻辑、大格局、大趋势,是必须进行的一场变革。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也要紧跟国家的步伐,积极的参与到自然资源的高质量建设之路中去,为保护自然资源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高兵,钟骁勇.自然资源领域高质量发展研究[J].中国矿业,2019,28(12):11-13.
[2]焦思颖.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答卷——2018年自然资源领域高质量发展综述[J].国土资源,2019(02):22-23.
[3]张明. 法治助推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N]. 西部法制报,2019-06-22(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