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 尹如胡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9月上17期   作者:尹如胡
[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加强烈,然而农村地区发展仍存在很大进步空间,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仍有待提升。而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思路。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南宁市武鸣区土地储备中心 尹如胡   广西南宁  530199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加强烈,然而农村地区发展仍存在很大进步空间,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仍有待提升。而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思路。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而且,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文明建设,还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与文化环境,营造更好的农村发展氛围。鉴于此,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与实施路径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乡村振兴战略;策略
        引言
        农村土地流转对于促进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呈增长趋势,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作为我国乡村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作用。为了确保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要针对农村土地的布局和结构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实现农村土地利用的精细化管理,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
        1加强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城乡规划法,要求县级人民政府在确定区域,编制乡规划、村庄规划。从实践来看,全国多数地方没有编制村庄规划,有的编制了但实用性又不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也是一个空白,长期以来,土地利用规划都是按照国家、省、市、县、乡(镇)五级编制,尽管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对辖区内每块土地用途做出了安排,但大都是在原有土地利用现状基础上形成,没有对一个村内土地按照有利于耕地保护和有利于土地功能发挥的原则,重新规划布局。有的甚至将成片基本农田中的单家独院依然规划为居民点用地;有的将村庄集镇中的零星耕地划入农业用地区或基本农田保护区。这导致村土地利用布局散乱、用地粗放低效、公共设施缺乏、乡村风貌退化等问题,既不利于耕地保护,也不利于村庄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迫切需要编制村庄规划。编制村庄规划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是落实农村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加快补齐农村发展短板,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农村土地规划中存在的土地问题
        2.1农村土地规划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的农村土地有很大一部分并没有在土地规划的范围之中。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农村人口居住的房屋。这些房屋在建设的时候没有统一的规划方案,也没有对其作出标准的衡量计划。所以,直到今天,很多房屋的建设、朝向等都不相同,而且很多建筑已经不符合现代的建筑管理规定。在这样的环境下,导致部分农村都无法铺设出一条较宽的道路,甚至无法在道路两旁开设一道排水渠。此类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农村的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完成得不够细腻,且说明其中有很多地方是不符合规定的。现如今,我国的农村土地规划配套设施配备不齐全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如果长期无法实现配套设施的保障,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土地规划管理难题。比如,信息采集度会大大降低,而且规划管理的方案预案也会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2土地流转不规范
        第一,协议不规范。这种不规范不仅表现在村民和村民之间的土地流转中,还表现在村民和一些大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土地流转中。村民法律意识淡薄,签订的土地流转协议对职责和权利的界定比较模糊,条款内容不够完善,甚至只是口头协定,容易引发土地使用纠纷。大多数地区没有形成大型的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对于土地纠纷问题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第二,程序不规范。当前,很多地区没有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农户没有根据正常程序进行土地流转。


一些乡镇盲目下达土地流转指标和设定任务,甚至出现了强行逼迫村民流转土地的情况,严重损害了村民的权益。第三,为了保护农村耕地,我国设立了相关政策,明确规定在没有通过审批的情况下,耕地不能当作非农用地,但一些部门仍然违背这些法律法规,把这些土地流转为商业用地。例如,以增加绿化用地为借口流转部分土地,但并没有用于绿化而是建设度假村,直接改变了流转土地的用途。
        3加强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对策
        3.1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机制
        第一,要根据地区的土地总体规划,科学界定土地用途及功能,并严格根据规定用途使用土地。在不影响土地经营和土地承包的情况下,重新规划当前土地布局,理清土地承包关系、流转时间、承包面积等,解决土地承包经营中信息不准确、不完整的问题,从而真正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第二,政府需设立规范的土地流转流程,组织专人指导村民规范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引导村民明确签订合同后的双方职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村或镇集体组织的方式,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并建立合同档案。在签订合同之前,需要有专人严格审核。要把合同的变更、解除等情况录入档案中,进一步规范管理土地流转流程及档案。第三,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土地流转,政府需进行资质审核,同时设定一定的准入门槛。村级组织可以采取收取土地流转保证金的方式,减轻风险,保障村民的权益。
        3.2切实提升农村土地规划水平
        要提高农村梯度规划水平,首先要实现农村土地的统一规划管理,在这一过程中,要牙呢控制建设用地的规模,同时在结合新农村建设需求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村庄整治方案,从而加大对农村土地的综合整治力度 。其次要结合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农村住宅进行科学布局和集中规划建设,提升各项民生工程的建设速度和质量。最后要结合农村当地的文化、民俗和居民生活习惯,制定出因地制宜的规划方案,保证农村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为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3明确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要想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顺利有效开展,首要是提高农村活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目前随着城乡融合步伐的不断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流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不仅能够完善产业规模化的经营,还能促进产业更好发展。目前实行的耕地占补平衡以及增减挂钩措施,能够吸引更多的人们参与涉农基金投入,有利于乡村设施的配置,改善乡村居住环境。根据新农村建设要求对乡村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促进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从而有效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以及乡村振兴的目的。
        结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做好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保证规划技术路线的准确与科学,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征程中,围绕三农问题进行全局性、前瞻性思考,各相关部门要形成联动机制,加大对土地规划整治的资金投入,积极维护农村人民的合法权益,同时鼓励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土地规划开放信贷。另外,还可以实行奖惩制度,对积极推进农村土地规划的单位进行表彰,对拒不进行规划的单位通报批评,以此来提高土地规划的速度和效益。对此,需以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为指导,立足实践,结合“多规合一”理论,进行空间布局,并在公众参与下,促进规划措施的完善与落实,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黄祖辉.准确把握中国乡村振兴战略[J].中国农村经济,2018(04):2-12.
[2]龙花楼,张英男,屠爽爽.论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J].地理学报,2018,73(10).
[3]王亚华,苏毅清.乡村振兴——中国农村发展新战略[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06):49-55.
尹如胡(1968-9),男,壮族,广西南宁人,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土地利用管理、土地储备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