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室内体育活动为契机促进幼儿发展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卓岩婷
[导读] 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锻炼幼儿的肌肉力量,让其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可持续性发展做好准备。
        卓岩婷
        厦门市同安区祥平中心幼儿园361100
        摘要: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锻炼幼儿的肌肉力量,让其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可持续性发展做好准备。幼儿时期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发展幼儿的社会性能力,是教师的重点工作,也对其未来的学习和社会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基于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室内体育活动的优势,将其作为契机,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本文对幼儿园室内体育活动展开了讨论,提出了几点培养幼儿社会性能力的教育策略,望对教师们有所帮助。
        关键词:室内;体育活动;大班幼儿;社会性能力
        引言:幼儿是人生的发展和起点,加强社会性教育,对其未来一生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室内体育活动打破了传统体育活动的局限性,要求教师合理安排室内活动空间,利用环境和地势的优点,创设全新的活动,在玩耍中培养幼儿的合作、团队、交流意识,增强他们之间的互动频率,发展社会性能力,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因此,在设计课程活动的时候,教师要从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出发,提高对体育活动的认知,以培养社会性能力为主,促进他们能力的稳定提升。
        一、合理安排室内空间,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室内体育活动打破了户外体育活动的局限性,不受空间和场地的束缚,随时都可以展开体育课程,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在进行室内体育活动的时候,需要教师合理的安排活动空间,选择合适的地点和内容,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才能够激发他们的意识,进而培养社会性能力,达成我们室内活动的教育目的[1]。
        大班幼儿的发展速度快,各方面能力较强,在空间和场地的规划上,需要教师合理的安排空间,避免降低幼儿的活动积极性。如在展开跑、跳类的体育活动时,需要一个较长的空间,可以利用走廊的场地,挖掘环境的优势创设合适的活动内容;在进行分散类、道具类活动的时候,需要较为宽敞的场地,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内的空间,或者使用感统教室,给幼儿提供一个宽敞的活动环境,满足大班孩子好动、好玩的心理需求,营造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为社会性发展做好铺垫工作。
        二、精心安排游戏内容,发展幼儿社会性能力
        大班幼儿年龄处于5-6岁,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快,因此在安排室内体育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精心安排游戏的内容,尽量让幼儿自主的完成活动,鼓励他们和同伴展开合作和交流,利用体育游戏增强他们的互动频率,发展幼儿的社会性能力,不断提升室内体育教学的价值,促进幼儿的发展和进步,激发幼儿学习的主观能动性[2]。
        如在进行室内体育活动《鞍马运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走廊的环境,在过道上摆放相应的活动器械,并逐渐提高活动难度。

在展开体育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孩子们自主创设游戏规则,自行组织排队、确定活动方式等;此外,教师注重观察幼儿之间的交往内容和交流方式,在出现不正确的时候及时的上前制止,但不要去过多的干涉幼儿的活动,留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其主动展开活动,以来达成我们培养的目的,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尊重年龄思维特征,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大班幼儿的思维发展处于具体形象阶段,他们看待事物和现象停留于表面,是培养规则意识和合作能力的最佳时期。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要照顾到孩子们的思维特征,尽量注重这两项能力的培养,鼓励幼儿自主创设游戏规则,并利用分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室内体育活动,培养幼儿社会性能力,利用好室内体育活动的契机,簇集幼儿的进步和发展[3]。
        如在展开室内体育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主动将孩子们分成不同的小组,也可以让他们自行分组,调动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的让其展开自主活动,尊重幼儿的年龄思维特征,发展他们的合作水平,能够和同伴交流、商量着进行游戏;其次,在规则的设定上,可以使用师幼共同制定的方式,双方一起制定一些要求和内容,让他们在活动中起到自我约束、同伴监督的方式,促进社会性能力的提升,构建高质量的活动。
        四、加强室内活动认知,提高对体育活动重视
        在传统的幼儿园教育中,体育活动在户外展开,完全忽略了室内的活动空间,因此在室内展开活动的时候,缺乏对内容的重视,活动充满着随意性,教育价值和影响不高。基于此,教师要改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室内活动的认知,提升对体育活动的重视,利用空间和环境的优势,发展幼儿的社会性能力。
        如在展开体育活动《穿越火线》的时候,考察大班幼儿的肢体协调性、爬行、跑步、跳跃、避障等能力。在展开室内活动时,教师可以使用接力赛的方式,利用走廊长距离的优势,引导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发展他们的集体意识,利用团队合作的优势展开教学,发展社会交往、集体荣誉、合作水平等意识,将体育游戏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提高课程活动质量,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室内体育活动培养幼儿社会性能力展开了探讨,并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大班幼儿身心发展速度快,接触事物、学习新技能的接收能力强。身为教师,要从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的让他们做主,不去过多的干涉幼儿之间的交流,将体育活动作为契机,挖掘其教育优势,激发儿童的团队、合作、交流、互相帮助的意识,发展幼儿的社会性能力,构建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社会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成阳.游戏对幼儿合作行为发展的迷失与回归[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12):151.
[2]侯欣华.创意体育  快乐成长——在创造性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社会性应遵循的原则[J].教育观察,2018,7(24):70-71.
[3]兰方明.浅谈大班幼儿体商发展的途径[J].新智慧,2018(02):3.
本文系厦门市幼儿园学科带头人培养2020年度课题“促进社会性发展的幼儿室内体育游戏设计与实践研究 ”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XMYJXD202003042。和市级课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