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生成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宋飞
[导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学科教师都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视为首要任务,并积极对现行教学模式做出完善与创新,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而强化教学效果。
        宋飞
        南昌市新才学校330046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学科教师都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视为首要任务,并积极对现行教学模式做出完善与创新,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而强化教学效果。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教师应以提高学生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品质以及文化素养为基本目标展开教学,结合现代化教育思想完成课堂的构建。基于此本文将深入分析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生成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生成策略
        引言:语文是初中时期的核心学科之一,教师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形势下一定要及时转换传统教育思想对语文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在此期间应该始终坚定素质教育下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视为基本目标,通过增加师生互动、组织多元课堂活动等方式来完成课堂的构建,保证学生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实现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为未来学习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增加师生互动,强化整体教学效果
        新课改时期教师想要构建出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首先应该明确新时代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充分尊重学生在课上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可以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主动探索知识内涵,从而提高学习有效性,实现语言理解能力的提升。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在备课期间应重视对留白的设置,在课内增加开放性的师生互动,拉近师生距离的同时也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强化了整体教学效果。教师可通过如下方式主动与学生交流:结合生活实际分析主题、师生共同完成趣味游戏、师生合作完成情境表演任务等,这一系列的交流互动都不能偏离课程的教学主旨,同学们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深入挖掘自身潜能,在实践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认知,提高语言理解能力[1]。
        二、灵活导入课程,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课程导入是新课改形势下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好导入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高速运转状态,从而在正式教学过程中他们才能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主动提出相关的质疑,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学习之中,最终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也得到思维品质的发展。导入环节的设计可以科学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利用线上互动、多媒体展示等方式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也能将抽象知识具象化,降低教学难度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此期间同学们快速集中注意力,在面对教师在导入部分设置的任务时积极思考,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已学知识从多元角度思考问题,最终实现思维品质的不断发展。


        例如教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教师在课程导入环节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与物候有一定关联的图片与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他们感受到春去冬来、斗转星移,明白大自然内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都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思考“该如何看待物候现象?”的问题,自然导入课程教学,师生共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三、重视文学鉴赏,强化学生审美能力
        初中阶段语文教师应该将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审美能力视为教学的重点,以此来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此教师应重点优化阅读教学环节,带领同学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来赏析文章[2]。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自然渗透课文的文化背景知识,并对文中蕴含的人文因素进行重点分析,并且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分析,让他们带入自己的真实情感来体会课文的意境,通过不断深入分析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在增强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自然实现文字鉴赏、文学审美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能自然树立正确三观,坚定意志品质,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设置问答环节,提高学生综合水平
        语言表达能力是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要素之一,教师在授课期间应有意识地为同学们提供自由表达、自主交际的机会,保证他们既能理解知识内涵,也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后续学习与生活中利用所学成功解决各类问题,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3]。基于此教师应该主动在课内设置问答环节,根据教材内课文的内容设计具有开放性、探索性、主观性的问题,以提问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能营造轻松、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调动他们的语用积极性,自由表达观点,并在交流中与教师、同学产生思想的碰撞,实现语言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得到思维品质的发展。
        例如教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一课时,教师需要不断向同学们提出问题,深入分析课文的同时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如提问“作者全文都在感谢母亲,母亲究竟对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如何解读‘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改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积极阐述观点,他们在逐渐理解作者情感思想内涵的前提下也能结合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时期初中语文教师应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视为主要教育目标,并结合实际学情分析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课堂进行重新构建,通过增加师生有效互动、设置问答环节、组织文学鉴赏活动等方式展开知识教学,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师生、生生之间在课上自由交流,在实践探索中渗透知识内涵,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满凤.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J].新智慧,2020,06:96.
[2]达永兴.试论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20,15:24.
[3]常柏碧.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智力,2020,22:139-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