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晓娟
苏州市吴中区独墅湖实验小学215124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各科教学提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知识。教师在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中,也要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予他们足够的学习空间,充分展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本文从创设良好情境、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入手,对其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自主学习能力
引言: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会产生好奇心,但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一些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上课不用心,学习效果也不好。由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知识,激发他们的讨论、交流意识,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良好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语文知识较为枯燥,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他们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这会影响教学效果[1]。由此,教师可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意识,可在课前充分了解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将创设的情境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他们在情境中思考知识,在谈论中接受知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情境中,他们的注意力和情绪会被充分调动,他们自主阅读的意识也会增强,会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以统编版五年级上第17课《慈母情深》为例,这篇阅读讲述的是妈妈对作者无私的爱,教师在教学时,可先通过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课本中的一些图片或视频,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他们能够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深刻体会寻找母亲、向母亲要钱、母亲塞给我钱等场景。他们在学习中会回忆自己的母亲,会对自己的母亲产生感恩之情,此时他们讨论母亲的欲望也更加强烈。
二、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新课标中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应立足于“以生为本”,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看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2]。在合作学习中,他们能找到自身的位置,能看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促进自身的个性发展,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以统编版三年下第5课《守株待兔》为例,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的气氛,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教师在课堂中可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将同学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引导他们以小组的形式结合注释把故事说清楚,养成抓住起因、经过和结果来说故事的逻辑思维,并展开想象,大胆开口。接着,教师可让他们讨论“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他们在讨论中,思维会得到有效碰撞,这能有效地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同学们共同探究、讨论、分析知识,让他们充分表达自身的观点。
三、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生在学习时探索内容,能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3]。在小学中高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们在课堂中敢于发现问题,能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动脑、动手,获得成功的喜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如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插图,这些插图与课本的内容有很大关联,教师可灵活运用课本中的插图,让学生动态地学习知识。
以统编版六年级上第5课《鲁滨逊漂流记》为例,同学们在学习这种长篇文章时会产生烦躁的情绪,教师在教学中可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可让同学们观看这篇文章的插图,生动有趣的插图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了解到文章的大概脉络,对文章的主要内容也会有大概地掌握。接着,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课后练习题,如:鲁滨逊克服了哪些困难?他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此他们会认真阅读课本,利用插图思考这些问题,了解到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学习的先后顺序,如此他们的想象力会被充分激发,自身的视野也会得到开阔。
四、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在小学中高段的语文学习中,同学们会遇到各种问题,学习是一个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同学们遇到问题时,他们的认知会产生冲突,这能激发他们探究语文知识的欲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出有意义、现实性的问题,避免提出“华而不实”的问题,以此引导他们积极思考知识,让他们将注意力放在问题中,激发他们学习、探索热情。此时,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能展开积极、有效的学习和探讨,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以统编版四年级上第13课《猫》为例,这篇阅读课后第一题是“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猫的可爱讲了哪几层意思?”教师在讲解这篇文章前,可问同学们以下的问题“你们家中养宠物吗?会养猫吗?在与它日常生活中,你发现猫有哪些特点?有什么新奇好玩的事情吗?谁愿意与我们分享一下?”如此贴合生活实际的问题会极大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同学们在问题的引导下,会认真阅读文章,并从中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感受到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以及猫的可爱之处,会主动开展接下来的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教师应创新语文课堂,树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学习中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建华.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有效策略分析[J].家长,2020(33):146-147.
[2]罗玉蓉.探析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24):125-126.
[3]姜利.探究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J].散文百家(理论),2020(0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