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任职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魏昕仪
[导读] 军校任职教育是面向部队岗位任职需求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具有鲜明的岗位指向性。
        魏昕仪
        陆军边海防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100
        摘要:军校任职教育是面向部队岗位任职需求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具有鲜明的岗位指向性。任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从技术、理论、能力和素质四个方面进行培养,达到适应岗位任职能力的要求。随着新型技术的发展、作战模式的改变、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化,以及新型装备的大量投入,对院校任职教育的内容更新、课程设置、训练装备研制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任职教育特点,总结任职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调查研究、探索实践任职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模式,对更好地开展任职教育、培养胜任岗位职责的部队官兵、提高部队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军校;任职教育;专业课程建设
引言
        学员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国家急需的人才。新时代军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切实优化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大力发展专业学位军校教育。专业课程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自教育部设立全日制专业学位学员培养体系以来,近几年来专业课程教育发展迅速。教育要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社会对专业学位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专业学位学员的培养体系和培养机制急需进一步优化与创新。
一、军校任职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意义
        培养实践能力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实际。通过实践教学,让大学员初步掌握实践及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学会收集、分析、整理相关信息资料,提高动手能力,解决眼高手低的问题,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出发点之一。在实践中,有效整合学科知识,吸收实践教学中充分体现前沿性与时代性的新内容,提升研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充分体现学员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满足个性化需求,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员在体验和挑战中收获快乐,这些都是建设专业课程的基本要求。军校开设任职教育专业课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人才,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时代新人,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任职教育专业课教学改革就是要不断加强教学针对性、提高实效性,提高学员抬头率,不做“低头族”。实践教学强调学员的主体参与,能够有效地将学员思想与现实结合起来,能够突出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员通过参与各种活动,获得能力提升,而不再是被动的灌输对象,学员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教员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员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以学员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仅可以运用于任职教育实践,也同样适用于理论课教学,完全符合任职教育专业课建设的要求,是今后课改革的方向。
二、任职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军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开设的主要形式有课内实践、课外实践、虚拟社会实践等,每种教学形式均有利有弊。首先,单独进行课外、校外实践尽管能够凸显实践课教学的特点及其重要性,但在操作上难度较大。其次是课内实践,教员将学员的实践融入理论教学,可能会延长学时,额外增加学员的负担,很难保证实践效果,影响实践育人的目的。由于当前思想政治教学多采取大班授课的形式,开展实践课教学,难度较大,需要教务处、学员处等多部门的协调与联动。
        (二)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完善
        学员培养方案中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学员培养中的核心部分,承载了资源与环境专业学员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现了该专业的培养特色。对该专业学员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军校该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制定主要集合不同领域的培养课程,仅是简单的汇总叠加,没有在教学、培养方案等各个环节加以统筹,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课程体系,也没有统一的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硕士学位和学分要求。


三、专业课程建设实践
        (一)积极地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的主要障碍是教员的教学观念比较顽固、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够、高职院校领导、教员还没有认识到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的重要意义。因此为了推动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教育部门、高职院校领导、教员都必须积极地转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教育部门应加大对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的资金投入力度,高职院校领导应提高对现在开放课程的重视程度,高职院校教员应积极、主动地投入开发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为学员提供高质量的线上教学课程;最后教员应积极地引导高职院校学员利用在线开放课程平台进行学习。
        (二)提高基础性的课程建设质量
        基础性的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重点任务,是课程推广的重要载体,是课程团队经验和成果的重要体现,也是学习者开展各种方式学习的重要支撑。因此,要做好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提高基础性的课程建设质量是关键,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多元评价、共建共享,从高职院校教员学员需求视角出发,确定面向对象和过程,贯彻先进的建设理念,搭建课程建设框架,校内合作、校际合作或者校企合作,建成能满足不同层次需求、便于个性化学习、能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或者课程群。二是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设计合适的呈现方式,打破传统的“以资源建设为中心”,围绕“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将碎片化的学习指南、课件、视频、动画、题库等预设性资源和实验、作业、测试、讨论、答疑、评价等生成性资源有机串联起来,形成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多种模态、系统完整的课程资源。
        (三)实现多种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坚持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制定从实际出发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学员的主观情感和心理需求,在充分了解学情基础上,结合不同学科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可以选择安排“纯粹”的实践活动课,也可以通过布置课前作业、重点讲授、课堂分组探究、作业展示汇报与任务(如模拟全球论坛、模拟法庭)驱动等多种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员积极参与,引导学员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学员为中心,形成师生之间、学员之间、学员与学习资源之间的多边互动,有利于学员的能力提高和全面发展,教员不再是一人唱独角戏,课堂真正“活”起来了。
结束语
        任职教育专业课程是我军官兵岗位任职能力培养的核心要素,未来我军职业化官兵一定会参与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任职教育培训,因此任职教育课程必然是军校的重点建设内容。针对目前我军任职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岗位任职能力和实战要求为目标,从内容、实践、教学、考核四个方面提出了“四同步”式任职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模式,并开展实践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艾凤,刘步明.上海军校课程思政建设模式比较及经验[J].教育现代化,2019,6(A3):288-289.
[2]唐雅文,李惠,程小柳.高等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研究——以广东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为例[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9,32(05):19-25.
[3]吕红日,龚雷雨.“适合的教育”观照的“新优质学校”课程主张与建设模式[J].中小学教员培训,2019(04):43-45.
[4]战盈,陈会林,田红宁.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模式下基础课程教员队伍建设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5):79-81.
[5]石磊,程罡,刘志敏,冯立国.大规模私有型在线课程建设模式及其质量保障机制——以国家开放大学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8(08):22-30+69+79-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