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红色精神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以“挫折教育”专题为例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唐莉
[导读] 挫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内容,红色精神包含的丰富案例和内涵,能够很好地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应对挫折。
        唐莉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重庆  合川  401520
        摘 要:挫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内容,红色精神包含的丰富案例和内涵,能够很好地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应对挫折。本文在梳理红色精神融入挫折教育的意义的基础之上,整理红色精神的思政元素,并探讨如何在课程中有效呈现。
关键词:心理健康;挫折教育;红色精神;

        
1、红色精神融入挫折教育的意义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风华和洗礼之下形成的强大的精神谱系,表现为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奥运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大国工匠精神等[1] [2]。红色精神深厚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教育意义,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当前课程思政的背景之下,红色精神这一重要的思政元素,越来越密切地融入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过程中,用我们的红色精神加以佐证和阐释,意义深远。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挫折教育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关系着是否能把青年大学生培养成坚忍不拔的健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教育部2021年在《关于加强高校学生挫折教育的提案》答复中表示,加强包括挫折教育在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具体到挫折教育这一专题,研究如何将红色精神融入进来,具有重大意义。
        
2、红色精神融入挫折教育的思政元素
        关于挫折,车文博认为,挫折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或干扰,以致其动机不能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状态,挫折情绪至少包括了痛苦、失望或焦虑,而非单一情绪[3]。一般来说,挫折指向目的未曾达到的失败、挫败等。中国俗语的“失败乃成功之母”、“百折不挠”等都是指代面对挫折时坚韧的品质。


        红色精神中有丰富的案例可以融入到挫折教育中,革命志士顽强不屈、英勇斗争的感人事迹,都是挫折教育很好的思政元素。以红岩精神为例,江姐,这一伟大的革命斗士,她有着打不垮的意志,面对挫折依然有着坚定的信仰。最小的烈士小萝卜头,在监狱中艰苦的环境下为难友们传递情报,他面临的困境何尝不是当代青年无法相信的巨大挫折;再以抗震救灾精神为例,2008年汶川地震,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但全国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支援灾区人民,完成了灾后重建;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这一巨大的挫折令全世界所有国家陷入困境,此时中国精神再次展现出顽强的抗挫折能力,迅速遏制了疫情的蔓延,研发出有效的疫苗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免费接种。
        总的来说,在红色精神系列中,包含着无数有关挫折的案例,在挫折教育课程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
3、红色精神在挫折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呈现
        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例,挫折教育一般安排2个课时。由于红色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已有阐述,那么如何将红色精神很好地融入到挫折教育中,使学生接受程度更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首先,在课程导入环节,可以用简短而有感染力的红色精神小故事作为挫折教育的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挫折的定义。以中国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光明的发展前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当初革命志士敢冒风险、不怕失败、锲而不舍,顽强战胜挫折,我们不可能达到当前的安宁和繁荣。
        其中,本章节的重点内容是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的应对挫折,此时可以更好地融入红色精神。如面对挫折时的升华是一种正确、正向的应对方式,我们可以将革命志士远大的抱负、坚定的信仰引入进来;幽默也是应对挫折的一种方式,被关押的革命志士,将老鼠、蟑螂遍地的艰苦环境用幽默的绘画方式描绘下来,诙谐地表达自己目前的困境,也是很好的挫折应对的案例。
        总的来说,红色精神在挫折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呈现,最难操作的部分是如何很好地融入进去,而不是简单地讲故事。因此,我们在挫折教育的备课中,要注重案例和知识点的有效结合,灵活、生动地开展好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 赵富学.中国共产党百年红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7
[2] 周金堂,周利生,许金华.红色精神:共产党人走向成功的精神密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列党课之七[J].党课参考,2019(14):6-30+2.
[3]  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P9
项目编号:2019年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专项教学改革(课程思政)项目GZJG19238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