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差异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石卓凡
[导读] 社会与科技的发展最大限度的推动了戏剧与影视的发展进程。
        石卓凡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100020
        内容摘要:社会与科技的发展最大限度的推动了戏剧与影视的发展进程。无论是戏剧表演,还是影视表演,其都是为受众带来独特且具有魅力的艺术享受,使其能更好感受表演的魅力和内涵。演员在表演时除了要掌握戏剧与影视的内容之外,还必须要准确的把握时机、拿捏表演技巧,根据节奏和要求来进行演绎,将真实情感更好的释放和宣泄,以独特形式呈现所演绎的角色和形象,提升演员对形象感和分寸感的把握。这样不仅能更加完美的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同时也能全面提升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表演效果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戏剧表演;影视表演;差异;论述    

        影视表演艺术主要是通过表演者塑造和呈现影视作品当中的固有人物形象,其展示方式通常为人体表情、动作,以及乐曲演奏、演唱表现。也会根据不同的要求在影视表演中增加魔术、相声,民间杂技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和内容。演员在表演的过程当中,能更加直观的向观众展示人物描写当中出现的情感、冲突,以及其情绪的变化。其具有较强的生活性、艺术性、代表性。戏剧表演则更加注重于舞台形象的塑造和呈现,演员在实际演出之前,需要反复多次的进行排练和登场演出,体现人物形象的方法通常为“现身说法”这一特殊形式。演员每一次演出都是对戏曲和人物进行再创造,且都要完整的呈现戏剧作品。与影视表演不同,戏剧表演的演出与欣赏是同步进行的,戏剧表演停止或结束时,观众的欣赏也会相应的出现停止或终了。
一、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特征
(一)影视表演特征
        演员镜头感:在影视表演中演员无需与观众直接进行接触,而是借助摄影机和屏幕的媒介进行故事和内容的呈现,这就要求演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镜头感。在具体拍摄时,镜头会根据拍摄要求进行移动,而演员则需根据导演指示快速找准镜头、调整自身状态。在表演开始后,需快速进入角色,对无感情的机器表现出充沛的情感,并根据表演效果和要求保持良好的形体,有效调整表演方式和方法。银幕逼真性。影视表演当中演员的表现都会通过镜头无限放大,而演员想要赢得观众的认可,就需要经受住荧幕的考验,并能根据剧情故事进行情感、行为、思想等的转化。其塑造的人物虚拟注意现实世界的客观存在,结合现实生活体验和意识要求进行表演。这样才能使实际的场景更加贴近生活,且更加的流畅自然。
(二)戏剧表演特征
        舞台直观性:戏剧表演需在舞台作为特殊的空间环境进行呈现,演员与观众处于同一空间内,且需通过自己的表演和相关道具,将观众带入到特定的场景、环境、情境中。因此,与影视表演而言,戏剧表演是在观众面前真实发生的,观众能及时鉴赏,而演员则可通过对观众情绪和反应的观察的,及时作出调整和完善,有效实现观众与演员的经常交流。时空局限性:戏剧表演受空间与时间的约束较强,演员需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戏剧剧情的呈现和人物的塑造,时间跨度小、表演空间有限、不能重来。演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舞台素养和过硬的专业素质,具备较好的体力和较强的抗压能力。在完成高强度的戏剧内容输出的同时,能通过精彩的表演吸引观众的目光。


二、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之间的差异
(一)演员要求与创作形式的差异
        在进行影视表演时,演员应具备较强的一次性创作的能力和素养。尽可能减少自身表演与导演要求、作品剧本的误差。因为影视作品所耗费的时间相对较长,期间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多,一旦影视作品成功发布之后,即便其中存在差错或者问题,一般情况下也不会重新进行拍摄。因此,参与影视作品表演的演员自身需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具有较高的镜头感和表演素养。以确保影视作品的拍摄准确无误。戏剧表演剧本身具有重复创作性,虽然都是相同的剧本,但演员的每一次表演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别,其动作形式和表演形式具有重复的特性,对演员的一次作品成型率的要求相对较低。演员需了解剧本和所塑造的人物,反复、大量的进行练习,不断的进行揣摩和分析,遵循效果、技巧、动作精益求精的原则,以最佳方式进行人物形象的刻画。
(二)受众交流与时空关系的差异
        戏剧表演通常在舞台或特定的外部环境进行,以集体表演的方式进行呈现,其具有较强的空间与时间的限制。演员在表演过程当中需借助一些特殊的道具,或是根据临场反应优化表演。若在特殊场景进行表演,则需要适当的进行表演技巧的放大与缩小。而受影视表演的特性和特质的影响,最终表演效果的呈现包含了演员的实际表演和实景拍摄,其表演的场所和环境会根据故事发展的顺序和时间进行调整,且在获得最初的影视作品资料之后进行剪辑,并根据表演效果要求专业配音人员进行配音。从演员表演开始到作品的呈现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整体的空间范围较为宽泛。而演员想要更好的完成表演,需对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的空间和时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掌握这两种不同表演形式下受众群体交流的不同。针对戏剧表演而言,台下观众作为主要的受众群体,其在观看后能直接或间接的表达自己的观看感受,并通过其特殊形式与台上的表演者形成直接交流,或是结合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观看体验为表演鼓掌、喝彩,使演员更加直观的接受到观众的认可。影视表演的受众群体与演员的交流是间接进行的,彼此间隔着屏幕,但却不能直接的向演员反馈表演效果和自身情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相较于戏曲艺术而言,影视艺术的发展时间相对较晚,且后者的诸多表演内容和形式都是继承于前者。影视艺术包括了电视和电影,两种都是演员通过利用专业的设备进行拍摄,根据故事情节和脉络,进行后期整理和剪辑,通过银幕的方式向观众进行展示。而戏曲艺术则包含了话剧、舞剧、歌剧等不同形式,演员需近距离的接触观众,且表演需一次而过,缺乏反复的调整和重来的机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且其对演员的能力、素养、水平等要求也各不相同。基于此,在实际的表演过程当中,也需要根据戏剧和影视的特性进行揣摩和感悟,加深其对角色的理解和感悟,利用具有艺术性和直观性的方式进行演绎、更好的演活角色。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与思想共振。
        
        
参考文献
[1]张钰培.谈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差异[J].艺术品鉴,2021(18):92-93.
[2]宋晓芸.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共性与差异探索[J].戏剧之家,2021(08):21-22.
[3]许江宁.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的内在联系及差异研究[J].声屏世界,2021(01):48-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