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团学工作开展的新途径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沈慧丹
[导读] 团学工作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高校团学组织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和谐校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沈慧丹
        南通职业大学
        摘要:团学工作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高校团学组织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和谐校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团学工作,需要采用一些新途径和方法,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和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关键字:双高;高职院校;团学工作;途径
引言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团学工作开展,可以通过新媒体和互联网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领。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拓展学生的学习途径,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丰富团学工作宣传的途径,引导学生爱国、爱党、爱团。
一、“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团学工作开展的意义
1.加强对青年的思想引领
        高职院校通过网站、公众号等媒体,宣传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和模范。高职院校采用这些新媒体的方法积极开展团学工作,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形式赢得了大学生的喜爱,并满足了大学生的娱乐需求和精神消费。通过团学网站、公众号进行爱国、爱党、爱团等方面的宣传和教育。通过这种网络思政教育模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了解大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困惑和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纠正或补救[1]。
2.有效丰富校园文化
        在“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团学工作,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创新和谐校园,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在校园中积极开展团学工作,一方面丰富了校园文化,另一方面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团学工作的难点
1.学生的认知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在高职院校期间,学生的三观没有完全的建立,极易产生偏差。逐渐步入"自媒体"时代,大学生通过多种传播媒介,接触各类数据信息,这些内容各异、参差不齐的信息使得大学生的道德导向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大学生在各大社交网络畅所欲言,甚至充当意见领袖,导致舆论导向很难聚焦。同时,由于大学生尚未形成健全的价值观体系,因此其言论难免有失偏颇,网络舆情难以控制,这些都成为新时期高职院校团学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2.团学工作宣传的内容缺乏针对性
        高职院校的团学工作者,在团委组织公共网页、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的信息,多是一些活动通知,或政治色彩浓重的公告报道,内容单一枯燥,这无法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多数大学生不愿去主动点击或浏览这些消息,致使团学宣传的效果大打折扣。大学生比较喜欢探讨和关注针对性强的时事热点,或在新媒体平台中讨论与自身切实相关的心理问题和感情问题,但目前高职院校团学工作对此涉及普遍较少[2]。
3.网络信息复杂
        网络上的信息内容繁杂混乱,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包含许多不实信息和虚假信息,这会使一些缺乏理性的大学生情绪激昂,误入歧途。甚至有部分大学生对德育工作者的看法提出质疑和反驳,这无疑降低了团学工作者的话语地位,加大了高职院校团学工作的难度。


三、“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团学工作开展的新途径
1.创建网络德育平台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开辟网络德育阵地,运用互联网加大宣传的力度和广度,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团学组织网页、公众号可以增设动态信息栏、思想教育栏、热点专题栏等,选择符合学生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的内容作为栏目要素,以增强栏目内容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同时,高职院校团学组织也可以开辟沟通交流栏目版块,通过互联网和学生交流。此外,高职院校团学工作者还应充分研究大学生的网上意识和困惑,寻找德育突破口和切入点,开辟网络德育新阵地。
2.培养学生利用新媒体开展团学工作
        高职院校依靠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开展工作,应积极采取措施将这些人员培养成为优秀的高职院校新媒体领袖。例如,可以通过考察选拔出优秀的网络信息员,对信息员进行相关培训,指导他们掌握网络管理技术,提高新媒体运用能力,从而构建团学新媒体领导队伍。并组织这些信息员分组管理学院内的主要媒体,根据大学生关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及时发布最新校园信息和时事热点,增强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制造正确的舆论导向,掌握舆情话语权[3]。
3.在团学工作中合理运用社交网络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使用最广泛的社交网络主要是微博和微信。微信以其便捷性和生动性迅速进入人们生活各个领域,成为网络舆论的重要载体。将微信应用到团学工作中有很多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一对一的直线传播优势,提高交流的针对性和精确度;另一方面通过微信还可以发送表情、文字符号、图片视频和语音片段,使交流互动更加亲切可感。微博是目前大学生使用较多的另一种新媒体,大部分大学生手机上安装有微博客户端,这就使得高职院校可以充分运用微博宣传团学文化,进行道德教育。高职院校团学组织可以安排院系团组织、学生党员、团员干部等开通官方微博,并组建微博群,加大网络宣传力度。
4.开展团学活动,推进社会实践
        开展"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系列活动,并开展相应的党史知识竞赛,以赛促学、以学促行。继续开展"五四"主题活动,铭记历史,懂得感恩,做好"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发挥专业特长,培养实干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鼓励、组织团学干部参与寝室文化节活动,助推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彰显当代大学生文明形象。深入开展学雷锋月活动,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为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贡献力量。繁荣校园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深化科技创新意识。积极对接省、市、校三级科研立项活动和创新创业竞赛,设立创新创业优秀项目作品展,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等主题活动。
四、结束语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团学工作开展,可以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作为团学工作的新途径,充分地利用这些信息渠道,宣传和开展团学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思想引领与实践育人相结合,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端正世界观,接受思想洗礼,培育创新精神。高职院校团学组织要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更好地开展团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柳.探究团学工作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新通信,2020(15).
[2]李明哲.浅谈新时代引领下高校团学工作的新要求[J].青年与社会,2020(4):19-20.
[3]王文君,戴旭升,李兵帅,等.新时代团学建设对高校社团的意义[J].时代报告:学术版,2020,000(001):P.178-179.
基金项目:2020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环境下团学工作的研究——以南通职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为例》(2020SJB08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