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鲍家萃
[导读]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加快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价值既在于满足更加多元的现实需求,也是为了全面提升服务品质。
        鲍家萃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315211
        摘要: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加快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价值既在于满足更加多元的现实需求,也是为了全面提升服务品质。 但部分高校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在数字文献资源建设中存在不同缺陷,诸如缺乏特色化与个性化及资金、资源投入相对有限的情况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数字文献资源建设进程。 因此,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做好数字文献资源建设既要多渠道融合丰富来源与内容,也要突出本地特色,保持个性化发展,重视信息反馈,还要保持常态化投入,持续提升服务水平。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对策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不仅具有高度学术性和专业性,而且由于其随着高校发展不断扩展、充实,因而还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这些显而易见的特点决定了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既要大力支持校园文化建设,又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服务品质。 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大背景下,数字化已经成为高校文献资源建设的大势所趋,需要高校不断加快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进程,以顺应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整体形势,同时实现更加全面的提质增效。
        一、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重要性
        (一)满足多元需求
        信息时代大背景下,数字化生存早已成为社会各行业实现发展壮大的大势所趋。 作为高校文献资源建设中心的图书馆更在这样的时代洪流中受到极大影响,其中最典型的当属新生代受众对于图书馆文献资源服务提供了越来越多样化、多元化的要求。
        时下就读高校的大学生基本都是出生和成长在互联网中的“千禧”一代,早已习惯了网络化生存。 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学习,新生代大学生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寻求互联网帮助,因而其对数字化产品与服务极为熟悉。 更有部分大学生在寻找文献资料过程中已经形成了首选数字资源的习惯,而对更加传统的图书馆阅读和资源搜索较为排斥。 这也是部分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之前门庭冷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高校图书馆加快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最突出的价值之一就是为了满足受众更加多元的现实需求。
        (二)提升服务品质
        传统模式下,高校图书馆始终受到固定时间和场地的局限。 在开馆前、闭馆后和固定场地外,学生与教师都无法进行文献资源的检索或得到相应服务。 同时,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数量通常极为有限。面对不断增加的受众,有限的服务者很难面面俱到,经常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
        而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则不同。数字化文献资源不会受到时间和场地的任何限制。 教师、学生、教职员工在能够接通网络和有终端显示的情况下,随时随地可以登陆数字图书馆、获取数字文献资源。 显然,这种彻底打破时空局限在数字化模式能够在最大程度满足受众使用需求。 同时,借助网络技术自动化、智能化的程序预设,数字平台能够自动回复读者有关数字文献资源的各种提问或资讯。 即使出现自动答复系统无法回复的问题,系统也能够自动转接人工应答,这就能够解决有限工作人员面对无限受众需求的矛盾问题。
        因此,在数字化服务模式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品质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使文献资源的教育与文化属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常见问题
        (一)特色化、个性化相对不足
        从整体上看,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呈现不断加速完善的良好态势。 不过受到区域发展程度不均衡的影响,部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还存在特色化、个性化相对不足的缺陷。
        这些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中倾向于照搬照抄成功者的经验或模式,却对自身需求、发展目标、能力、优势与不足等缺乏全面分析,以至于具体工作中存在相当的盲目性、随意性。 这不仅分散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也会由于过于雷同而降低吸引力,是制约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水平的不当方式之一。
        (二)资金、资源投入较为有限
        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不同地区高校在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中获得资金与资源的能力、程度差异巨大。

部分高校也因为资金、资源投入较为有限而在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中存在速度慢、水平低等缺陷。
        比如资金、资源投入断断续续、时有时无,造成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出现片面化、局部化问题。 一方面高校师生难以感受到数字化文献资源的便捷性、丰富性,逐渐失去兴趣,另一方面也会由于迟滞和拖延而落后于时代发展,由于缺乏时效性而降低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的品质和效率。
        三、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对策
        (一)多渠道融合丰富来源与内容
        基于数字化发展加快高校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建设首先要从数量层面实现规模化,进而由量变激发质的飞跃。 因此,新时期高校加快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首先需要多渠道融合丰富来源与内容。
        比如在自建数据库基础上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筛选、分类、整理、发布,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降低高校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建设的成本与费用支出, 同时快速拓展文献资源形式、内容、数量,实现低成本与高效率的目标。
        又如在条件允许时加快与市内、省内、区域内高校图书馆合作,共同推进校际间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建设。 这种互通有无的形式既有助于高校在短时间内扩容数字文献资源容量,也能基于高校内部文献的专业性实现集约化、整体化提质增效。
        (二)突出本地特色,保持个性化发展,重视信息反馈
        不同类型高校在各自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选择时存在不尽相同的目的与侧重点,因而其数字文献资源建设也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性。 而恰恰是这些差异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建设的吸引力。 因此,新时期高校图书馆优化数字文献资源建设还需要突出本地特色,保持个性化发展。
        一方面,高校图书馆要着力挖掘本校专业优势,使文献资源在数字化转型中提升针对性、专业性、权威性,以此突出数字文献资源与众不同的价值。 这有助于高校图书馆避免同质化造成的千篇一律,防止本校数字文献湮没在浩如烟海的同类或相似文献中。
        另一方面,重视信息反馈也是帮助高校图书馆提高数字文献资源建设品质的重要举措。 来自师生的意见与建议往往有助于图书馆保持与时代发展的同步性,是在最短时间内校正发展方向、推动数字文献资源建设提升有效性的最佳手段。
        (三)保持常态化投入,持续提升服务水平
        数字化建设是一项既耗时费力又存在一定门槛的技术活动,其对各类软硬件设施设备的购置或更新往往需要资金支持。因此保持常态化投入,持续提升服务水平至关重要。
        高校针对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建设的资金、资源投入的关键点在于持续性,只有细水长流才能保证建设工作从量变到质变。 这就需要高校全面分析自身实际,既要在制度层面强化供给,为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也要全面落实执行,确保资金、资源落实到位,推动数字文献资源建设行稳致远。
        结束语:
        加强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既是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整体素质提升的重要措施,也是为了应对外部挑战并切实履职尽责的必要手段。 而这不仅需要高校图书馆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渠道丰富数字化文献资源的形式与内容,也需要通过更加主动提供服务、提升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以激发受众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还需要着力把好品质关与安全关,避免网络资源良莠不齐降低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整体品质,同时为图书馆自身及受众提供更加健康、良好的使用环境。 这既是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基于数字化建设实现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郭志强.“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10):79-80.
        [2]夏萍.“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创新[J].理论观察,2019(12):52-53.
        [3]韩丽,周黎.“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J].科技传播,2019(11):66-67.
        [4]袁爱莲.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及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研究[J].管理信息化,2019(08):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