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冯敏
[导读]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中流砥柱,新时期必须重视青年教师队伍的锤炼和打造,基于双一流建设背景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并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以让高校教育实施更有师资保障。
        冯敏
        武汉大学法学院430072
        摘要: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中流砥柱,新时期必须重视青年教师队伍的锤炼和打造,基于双一流建设背景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并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以让高校教育实施更有师资保障。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自身师德师风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时代要求,需要重新摆正价值定位,让教师保持师德师风建设的自觉性。而本文主要就双一流建设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问题进行探讨,从多个方面论述了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希望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参考。
关键词:双一流;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机制
        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在于双一流教师队伍的建设,国务院下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指出,必须将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双一流建设的首要位置,并强调师德师风建设,以打造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有情操、有学识、有爱心的优秀教师队伍。目前双一流建设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我们应积极探索双一流建设视域下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有效机制,以带来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理想预期。
一、双一流视域下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
        双一流对应的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这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导向,而双一流建设也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师德师风包括师德和师风两大部分,前者是教师群体和个体在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活动中遵守的道德规范,而后者对应的是教师群体或个体所表现出来的个人魅力、行为准则[1],具体到生活行为、教学管理等具体活动中。本质上师德师风建设属于职业道德建设的范畴。以双一流建设思维去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就是打造师德师风过硬、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教师队伍,让他们在教育实践及育人过程中以德施教、立德树人,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双一流建设视域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明晰立德树人的教师责任使命,引导教师构建共同发展的和谐师生关系,引导教师实现内在自律与卓越追求的统一。
二、双一流建设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创新教育培训方式
        高校应注重日常的教育培训,在日常的教育培训中提升师德师风教育培训的占比[2],定期或不定期地围绕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开展主题创新教育,并进行教育培训方式的创新,积极推出丰富多彩的教育培训活动。例如针对新入职青年教师开展入职培训,以提升青年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举行教师入职宣誓仪式,激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只有培训工作常规化,才能带来教师教书育人实践、创新本领的提高。积极开展学术规范、诚信教育活动,使得青年教师树立严谨求实的育人治学态度。要深化青年教师社会实践,让其理论联系实践,对师德师风内化于心、外化于形,高校也应积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交流研讨会,推出师德师风相关的研究课题。
(二)重视并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组织机构建设是高校师德师风顶层优化设计的基本要求,在组织机构建设中落实主体责任,发挥组织保障作用。

高校党委统一部署,各部门共同参与[3],建立党政齐抓共管的师德师风育人工作机制,让高校师生对师德师风建设有统一的认识。学校也可以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专门开展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同时关注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政治优势、基层战斗堡垒作用,通过“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各项组织生活制度,让了“两学一做”落实到位,也培育一批优秀的骨干党员教师。
(三)发挥宣传激励的作用
        借助宣传激励机制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学习氛围,积极开展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对于表现突出的集体或个人予以表彰,以带动全校范围内师德师风建设。要加大对优秀教师、优秀团队的宣传,利用校广播、校电视、校报纸以及网络平台等宣传优秀教师、优秀团队的感人事迹,在高校范围内营造崇尚师德、争做师德典型的良好风气。要引导先进人物、榜样言传身教并配合交流探讨、身边的榜样挖掘[4],让高校青年教师自觉参与到师德师风建设中。
(四)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从评价考核的标准、方法、反馈、结果四个维度去健全考评体系,根据《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制定系统全面、定量定性相结合的考评指标,让教师在自评与学生、同事、单位等主体共同参评的方式中[5],认识到自身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不足,努力做到自律与他律的结合。学校也应尊重教师主体的正当权益,提供良好的申诉渠道,健全反馈机制。要引入奖惩机制,提升考核评价结果的应用价值,将考评结果作为教师人才选拔、评奖评优、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的辅助条件,以激发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积极性。
        结束语:双一流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长期战略规划,也是国家民族教育发展思路的核心体现,各高校应基于双一流建设的发展导向,深化改革,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让双一流建设战略目标尽快落地。在双一流建设实践中应关注教师队伍建设,基于双一流建设视域去主抓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高青年教师德育素质、德育水平、科研能力,打造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以此作为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前提与基础。
参考文献:
        [1]吕文亮,洪亚群.“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医教育,2021,40(03):1-4.
        [2]尹雪聪.“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1(04):10-11.
        [3]钱玲.“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J].经济研究导刊,2021(06):93-95.
        [4]王敬涛.“双一流”视角下的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以辽宁省地方高校为例[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1):85-90.
        [5]艾兵,刘建飞,刘会,邢令宝,黄昊飞,张丽鹏,王平.双一流战略下高校新入职教师执教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J].广东化工,2020,47(24):195-196+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