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新教材课后题使用策略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邓红双 张丽
[导读] 新教材的使用,使得高中生物课后习题更加科学化、多样化,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物知识的环境,有效的投稿教学水平。
        邓红双   张丽
        黑河市第五中学,黑河市第一中学,黑龙江省黑河市,164300
        摘要:新教材的使用,使得高中生物课后习题更加科学化、多样化,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物知识的环境,有效的投稿教学水平。但是,在高中生物必修新教材课后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和学生对教材上的习题不够重视,而且缺少对课后习题的锻炼,致使课后习题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鉴于此,本文就高中生物必修教材课后题的使用策略展开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教材;课后习题
        1.高中生物新教材课后习题概况
        新教材下的高中生物课后习题是从传统的单一习题模式下演变而来的,主要有基础题、拓展题、概念检测、概念图、技能迁移以及技能应用等这几个方面的内容。相比于传统习题,丰富了习题类型,并且在题目上做出了相应的改进,习题和教材紧密连接,能够让学生在课后很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1]。
        2.高中生物新教材课后习题的具体应用
        2.1利用课后习题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高中生物的概念非常抽象,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很难用学术性的语言进行表述,学生理解起来也非常困难。而在课堂上借助课后习题来讲解高中生物的重难点是一项非常有效的途径。教材上的课后习题是经过专家学者精心挑选出来的,适合学生理解记忆,能够帮助学生吸收教师讲解的概念,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2利用课后习题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
        概念图这种习题类型是于2019年加入到人教版高中生物课后习题中的,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运用生物知识点,并且在整体课堂体系中融入概念图的细化内容,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骨干的知识结构,划分知识重点,确保学生可以根据概念图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能让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生物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分清主次关系,做到条理清晰,才能更好地做到提升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2]。比如,在“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究”讨论问题中,四个问题就是按照科学思维的逻辑逐步展开,现象分析(提取检测)、分析解释(根据事实作出判断)、解析现象(进行分析)、合理推测,引导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二是删除技能训练(包括设计实验、解释数据、解读图表、解释现象等),增加思维训练(运用证据和逻辑评价论点、运用模型作解释、分析数据等),体现中学生物的教学目标由三维目标向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转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落实这些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三是增加“科学方法”栏目(如:归纳法、批判性思维,提出假说、差速离心法、同位素标记法、建构模型、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对比实验等)。建立知识网络架构,使用科学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需要详细讲解科学研究方法在生物学中的运用。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通过绘制生物概念图能够锻炼高中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法实现对教材中知识点的整合,有利于学生掌握生物教材中的难点,从而达到复习的目的,便于强化学生的生物概念记忆。

同时,教师在开展课后习题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绘制概念图,在此基础之上,并且要积极鼓励学生画出新的概念图,让学生的知识理论体系系统化,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生物知识点,巩固学习效果,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素养,帮助学生搭建良好的知识框架体系。
        2.3利用课后习题提升学生解题技巧
        在高中所有教学内容中,生物作为一项基本的学科体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应用性,为了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质量,就需要学生认真做好课后练习,让学生能够通过课后习题做到学以致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解题质量和解题效率的目的。因此,在开展课后习题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确保学生能够具备完善的思维体系,以便在今后解题中能够做到触类旁通,锻炼完成更为复杂习题的能力,以此来大大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生物学习能力的提升能够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在生活中能够以灵活的头脑应对大大小小的事。
        新教材在延续旧教材试题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验的设计问题。如被动运输这一节中增加了“测定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相当于多少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设计实验思路、分析基本原理”;“主动运输、胞吞胞吐”课后习题中增加了“怪柳根部吸收无机盐的运输方式的实验思路”,新教材的设计题型更加注重学生对实验的设计思路,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既是对理论教学的重要概念的检测,不是检测对知识死记硬背的程度,而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考查学生对概念的建构是否完成,从而检测学生通过学习是否形成了生命观念,以及达成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能力。
        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多提问、多回答,通过这一环节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思路选择对应的引导策略,以免出现学生听不懂教师所讲解的教学内容的现象。教师通过针对性地拓展教学资料,深入分析习题背后的知识点和概念,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知识点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进而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点的认识和记忆,夯实相关理论知识,不断形成自己的解题技巧。学生在认真听完教师的讲解之后,通过结合其他同学的回答,在此过程中就能够加强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力,能够让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解题思路。
        2.4延伸习题,一题多用
        学生在做生物新教材课后习题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采取细化每道习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将习题和前面所学的知识点结合起来,然后进行反复练习和巩固,以此来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强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点的理解。此外,对于那部分仅仅只有一种解答方案的习题,教师需要用到多种解题方法,通过使用这种方式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运用能力,让学生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解题思路,以便在后期解题中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一来也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新教材的使用能够弥补传统教材中的不足,对于高中生物新教材而言,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就需要深入理解教材知识,通过解答教材中的课后习题来对所学知识进行强化巩固练习,强化自己的知识储备,建立属于自己的解题思路,以便做到学以致用。对于高中生而言,习题作为非常重要的资料,高中学生和教师应该加大对课后习题的开发力度,并且进行针对性、科学性地练习,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云光.高中生物课后反思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8,(10):126.
        [2]付金梅.高中生物课后开放性作业的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8,(07):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