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凤娇 陈丽君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护理系 安徽宿州 234000
摘要:传统的护生临床实习岗前培训以基础护理技能训练为主,忽略了护生综合素质的强化,而模块化教学法打破常规的完整课程体系,以能力为本,注意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做”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突出知识、技能、态度三维度教学。模块化教学应用于护生实习前岗前培训,不仅使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而且有利于培养护生的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同时有利于护生完成向护士的角色转变。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护生;岗前培训;优势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是护理教学过程的结束, 而是护生理论联系实践,全方位培养护生临床思维,综合应变、技能操作等能力的重要学习阶段。护生临床实习岗前培训旨在帮助护生掌握并熟练应用护理知识于临床, 更好地完成从学生到护士角色的转化,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是促进护生职业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优秀护理人才的重要环节。加强护生实习前岗前培训工作, 提升护生实习质量, 是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壮大护理队伍所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国传统的护生临床实习岗前培训主要以基础护理操作培训为主,忽略了护生人际沟通能力、法律常识等综合素质的强化,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灵活性,在操作训练时基本上采用“教师讲解一操作演示一学生练习”的流程。这种传统的模式强调程序的准确性和动作的规范性,造成学生千篇一律机械地去模仿教师的动作和语言,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限制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改革临床实习岗前培训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1模块化教学模式的介绍
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提出主要受模块式技能培训(MES)的启发,MES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从职业具体岗位工作规范出发,侧重于培养职业岗位工作能力,通过模块课程间灵活合理的搭配,首先培养学生宽泛的基础人文素质、基础从业能力,进而培养其合格的专门职业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打破常规的完整课程体系,以能力为本,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实用性、经济性的特点。
模块化教学模式中所指的“模块”,是一个在教学内容上相互联系、自成一体的教学单元[1]。所谓“模块化教学”,就是将一个教学模块作为一个教学实施单元,并围绕这个教学实施单元组织教学的过程。在模块化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进行理论讲解、操作演示,还要组织学生进行操作练习、讨论答疑,并注意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将整个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串联,注意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做”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突出知识、技能、态度三维度教学。
2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模块化教学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之后,就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并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2007年首都医科大学的张建欣等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将护理学基础课程分成了三个模块,即“导论部分 - 生活护理部分 - 无菌及治疗部分”,且在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增加 “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内容,该改革突出了课程的系统性和层次性,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教学内容。2013年,湖北中医药大学的乔桂圆[2]等对实习前护生的基础护理技术培训进行了模块化教学研究,将基础护理技术实习前培训内容分成了四个模块,分别是新入院患者护理模块、手术患者护理模块、危急重症患者护理模块及感染患者护理模块,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2015年,第三军医大学的钱春荣[3]等将护理学基础课程分成五个模块,分别是感性认识护理、护理学基本理论、一般性护理知识、治疗性护理知识、护理技能综合培训。实施后护生反馈较好,认为模块化的设计更利于学生减负。2017年,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熊映红[4]等在护理综合实训中建立模块化教学体系,将护理综合实训课程分为沟通能力、综合评估能力、基础护理技能、专科护理技能、应急能力、职业防护意识、知识拓展7个模块。护生能够自主选择训练模块,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临床实习岗前培训中应用模块化教学的优势
3.1学习更有针对性 通过各模块课程灵活合理搭配,学习更有针对性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模块化教学的理念,我们可以将岗前培训教学内容分为相对独立的数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具有各自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合理的使用和搭配,也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模块,有的放矢地强化自身薄弱的知识模块,从而达到巩固训练、融会贯通和全面发展,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3.2有利于培养护生宽泛的人文素质及合格的专业素质 护生临床实习岗前培训教学模块涉及到法律法规、职业防护、护理礼仪、人际沟通、基础护理知识、基础护理技能培训等多方面内容,有利于对护生进行多方面的人文素养教育和专业的知识、技能教育,对培养护生良好的护理综合能力具有一定意义。
3.3有利于护生完成角色转换 临床实习岗前培训模块化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模拟临床护理情境,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护理实践相结合,使同学们提前了解实习,减轻焦虑,缩短了学校和医院的距离,从而较好地帮助护生进入了角色的转换, 即从学生角色转换为护理实习生角色。
参考文献:
[1]陈竺,黄应堂.关于模块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12(4):383-384.
[2]乔桂圆,王云翠,贺惠娟.实习前基础护理技术培训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2):125-127.
[3]钱春荣,程红缨,杨燕妮.护理学基础课程模块化改革及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7):828-830.
[4]熊映红,张蔚蔚,王晓琴.模块化教学在护理综合实训中的实践[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7(1):46-50.
基金项目:皖北卫生职业学院校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2019wbwyjyxm03)
通讯作者:姚凤娇,讲师,E-mail: yfjttm1988@163.com。
作者简介:姚凤娇(1988年-),女,汉族,安徽省宿州人,皖北卫生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护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