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宝泉
广东省阳江市第二中学 529500
摘要:生,当如夏花之灿烂。但是,由于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所以他们容易出现叛逆的行为,还可能做出极端的选择。于是,青春之花过早凋零。对此,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应该且必须对初中生进行生命教育,使学生意识到生命之可贵,促使他们珍爱生命、善待自我。文章先阐述生命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的意义,然后就生命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进行研究。以期对广大教师有效进行生命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生命教育; 道德与法治
教育的直接目标是传播知识,终极目标是立德树人。因此,把德育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是如今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须知,生命教育是德育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把生命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不仅能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意义与价值,还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积极的生活观。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主动地把生命教育渗透到教学之中,对学生的生命观进行重塑,对学生的生活观进行引导,使学生在学习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同时,还能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健康的心理状态。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培育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必然不会再有。因此,我们必须珍爱自己的生命,过好每一天,活出精彩。然而,由于初中生处于叛逆期,所以他们常常会意气用事,变得冲动而鲁莽,这就很容易造成一些损失。针对这一现实情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渗透生命教育,从不同角度向学生讲授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如此一来,这不仅有助于缓解初中生身上的叛逆性,还有助于提升他们珍爱生命的意识。
(二)有助于培育学生自信乐观的心态
当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的时候,他们就能够把事情做的更好。当学生拥有乐观的心态的时候,他们往往会积极进取、力争上游。因此,培育学生乐观自信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培育学生乐观自信的心态呢?须知,把生命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珍爱生命的意识,还有助于使学生形成乐观自信的心态。有鉴于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主动地实施生命教育,使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可贵性,从而促使他们以乐观积极的心态、信心满满的姿态去面对生活。
(三)有助于培育学生抗压耐挫的能力
生活中不可能只有鲜花,也有荆棘。甚至,有时候,荆棘多于鲜花。面对鲜花,我们固然开心。但是,面对“荆棘”,就能畏缩不前吗?肯定不是的。只有敢于披荆斩棘,才能跨越荆棘,摘得鲜花。可是,不少初中生由于耐挫抗压能力较弱,往往不能直面挫折与困难。于是,他们就愈挫愈“怯”,以至于半途而废。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地渗透生命教育。如此一来,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还有助于锻炼学生耐挫抗压的能力。有鉴于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该主动地渗透生命教育,对学生的生命意识进行培育,使学生拥有强大的心理,也使他们敢于直面生活的惨淡与挫折,并挑战之、打败之、消灭之。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
(一)用好抗疫这本“活教材”
岁在庚子,新冠来袭,举国同心,英勇抗疫。疫情无情人有情。在疫情面前,白衣天使逆流而上,争分夺秒抢救患者。武警战士,冲锋在前,英勇无畏斗杀病毒。社区工作者,坚守基层,吃苦耐劳尽职尽责。可以说,各行各业的人们,都为抗击疫情贡献着一份微薄之力。这恰恰体现了对生命的重视与关爱。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抗疫这本“活教材”的方式,进行生命教育,使学生更加深刻领悟“生命至上”的抗疫精神。
例如,在讲授《珍视生命》这一课的时候,我就利用了抗疫这本“活教材”。首先,在上课之初,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创设了有关抗击疫情的图画情境。在这个图画中,学生看到了抗疫志愿者的奉献与付出,看到了方舱医院里的“勇敢、互助与友爱”,也收获到了很多感动,更加意识到了生命的顽强与坚韧。其次,在讲授“守护生命”这一框的时候,我引导学生结合2020年的抗疫,说一说身处疫情中的人们是如何守护生命的。在发言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讲述了钟南山老爷爷在抗疫过程中的动人事迹,有的学生讲述了张定宇不顾个人安危,只顾抢救病人的动人事迹。还有的学生讲述了《脸庞上最美的印记》的故事,还有的……再次,我引导学生从抗疫这本“活教材”中,提炼出有关珍爱生命、守护生命的信息。学生充分地意识到:如果热爱生活、百折不挠,就算寒夜再漫长,也阻挡不了黎明的曙光。
(二)巧借生动的“情景剧”
情景剧具有栩栩如生、生动多样的特点。把情景剧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既能提升课堂教学的鲜活性,又能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有鉴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施生命教育的时候,应该主动地利用“情景剧”教学法,使学生在生动的表演情境之中体会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并使学生树立珍视生命的意识。
例如,在讲授《绽放生命之花》这一课的过程中,为了培育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培育学生乐观自信的品质,我就对情景剧教学法进行了利用。首先,我对学生说:“之前我们布置了一个表演情景剧的作业,这个情景剧的主题就是《活出生命的精彩》。你们完成的怎么样了?下面,老师要抽取几个小组。被抽取到的小组需要到讲台上进行表演。”听到要表演情景剧,学生们顿时笑逐颜开。因为他们已经做足了准备。为了把这项作业做好,学生就在课下精心设计,认真表演。再次,在表演的过程中,有的小组表演了《海伦凯勒心中的光明》这一情景剧。有的小组表演了《盲女孩的春天》这一情景剧。还有的小组……总之,学生以表演情景剧的方式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以及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这样的情景剧使学生意识到:只有不惧挫折,敢于披荆斩棘,才能活出生命的精彩。
(三)引入激烈的“辩论赛”
辩论赛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还有助于学生尽情地吐露心声,发表意见。在这样的争辩中,学生收获到的不仅仅是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还有自身价值观的重塑。因此,为了把生命教育渗透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辩论赛”的方式让学生对有关生命的辩题进行辩论,使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生命教育。
例如,在《探问生命》这一课中,有“敬畏生命”这一内容。为了使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我就组织了一场“辩论赛”。
辩题是《敬畏生命》。
正方: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所有的生命。
反方:并非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敬畏。
辩论赛总时长:30分钟。
活动分组:正反方各6组。
在正式辩论之前,是小组合作探讨。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小组都就本组的观点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探讨。在正式进行辩论的过程中,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都唇枪舌战,互不相让,积极主动地演说着他们对敬畏生命的看法与理解。这样辩论赛使学生意识到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生命教育是德育教育中的“重头戏”。只有把生命教育落实到位,才能为立德树人的深入推进提供促进作用。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通过用好抗疫的“活教材”、巧借生动的“情景剧”、组织学生进行激烈的“辩论赛”等多元化教学方式,有效地把生命教育与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机融合起来,从而激活了课堂教学的生命力,进而使学生走向生命自觉、拥抱生命本真、绽放生命之美。
参考文献:
[1]叶红珍.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J].名师在线,2021(08):33-34.
[2]邢新俊.例谈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J].初中生世界,2021(20):55-56.
[3]蒙泳余.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施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2021(01):52-53.
[4]严志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施生命关怀教育的策略[J].新课程研究,2020(3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