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网店美工》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冯英丽
[导读] 在信息化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线上线下各自的教学优势,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是当前最主要的问题。
        冯英丽
        济南信息工程学校  250100
        摘要:在信息化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线上线下各自的教学优势,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是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本文以《网店美工》课程为例,研究了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总结了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专业教学中的优势。
        面对大数据环境,信息化教育逐渐成为中等教育领域所关注的焦点,传统的教学课程和实训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教学需求,更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如何发挥线上线下各自的教学优势,将两者深度融合,有效提升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是指基于“互联网+”的背景下,通过引入线下面对面教学来改进在线学习的不足,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是国内首次正式倡导混合式教学概念的专家,他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雨课堂
        雨课堂是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的智慧教学工具。它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Power Point和微信,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提升教学体验,让教学更加轻松[1]。其最大的优势是以大数据为支撑,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行为都可以以数据形式被采集到雨课堂中,并对其进行统计与分析[2]。例如根据学生的签到情况可以直接反映学生的出勤情况,根据学生发送的弹幕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课堂检测根据学生的正确率和答题速度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等。
三、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网店美工》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网店美工》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专门研究店铺装修的一门课程,涉及内容广,实践性强。下面以《网店美工》中《商品主图的设计与制作》任务为例,具体阐述借助雨课堂如何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3.1课前学生自主学习
        课前,教师准备线上学习资源,将课前学习任务单、微课、预习课件、检测题发至雨课堂学习平台,并设定完成的时间。学生根据教师要求,通过雨课堂及手机APP进行线上学习和问题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前新知预习,教师根据反馈的情况合理安排后面线下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例如在讲授《主图的设计与制作》一节时,学生通过观看微课《什么是主图》《主图的构成要素》《主图的设计要点》等先大体了解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课前检测题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哪些知识掌握的好,哪些还需要加强,哪些需要在课堂上重点讲解。
3.2课中师生互动教学
        3.2.1效果展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极域软件屏幕共享向学生展示做好的拉杆箱主图,并强调主图的重要性及主图的主要构成,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学生被效果图吸引,迫不及待的想自己也试试,进入第二个环节的学习。
        3.2.2小组讨论,小试牛刀
        小组之间互相讨论,提炼拉杆箱的卖点,借助弹幕功能进行发送,通过大数据生成的词云提炼拉杆箱的卖点,突破难点。学生根据微课和导学案进行主图的设计与制作,教师随时观察,有针对性的巡回指导,这个阶段,学生间会产生差距与层次。一部分基础好接受快的同学,能够自主地完成一个个子任务,快速冲破一道道关卡,掌握一个个知识点,有能力的话还可以进入选学的拓展提高环节;而另有一小部分同学难免跟不上,这时就可以借助平台上的导学微课学习,哪儿不懂看哪儿,一遍看不懂可以多遍反复,相当于每个同学身边随时有位老师指导,这样既有效地引导学生“我会学”,又缓解了老师的指导压力。

最后完成任务后及时通过平台上传。
3.2.3教师示范讲解,解惑答疑
        教师通过学生操作的反馈,得知学生对卖点、促销信息设计时一些图形的绘制掌握不够,甚至有少数学生还不会画。这时就需要传统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来解决问题。教师通过讲解举例、总结、拓展等让学生真正掌握起来。如果还有不明白的,课下可以随时通过雨课堂反复观看相关知识点的微课,直到弄懂学明白为止。
3.2.4作品展示,评优评先
        点评学生作品,教师点评,生生互评,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有效评价。最后借助雨课堂的投票功能对学生作品进行量化评价,并对优胜组进行奖励,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拉杆箱主图的设计与制作》时,最后通过对各组作品进行投票,评出最佳作品。
        3.2.5双元多维度的学习过程评价体系
        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利用雨课堂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数据化,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不仅仅局限于期中、期末等阶段式的试卷式或实操考核评价,而是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学生课前预习效果达成情况、课堂接受情况及互动的积极性记录,课后作业完成效果、知识拓展效果等等,均可通过雨课堂平台给予详细记录,作为量化考核学生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可以方便的实现对学生的多维度评价,除了老师对学生的评价,通过平台还可以实现生生互评、家长及企业专家对学生的评价等。
3.课后检测,巩固所学
        课后教师通过雨课堂发布检测题,以便学生及时巩固知识点,同时教师也可根据检测题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平台相关资料库。比如,在讲授《拉杆箱主图的设计与制作》时,针对学生学习操作过程中易出错的地方专门录制微课,以便学生课下利用平台继续学习,犹如身边多了一个随时辅导的“老师”,达到及时复习巩固的目的。
四、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专业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
        4.1上课使用手机引发家长和学校的担心,一方面质疑学习效果和效率,另一方面长时间使用手机,引发的视觉疲劳问题,对学校该如何管理手机提出了新的挑战。
        4.2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前备课时学案、微课、试题、视频资源等准备工作量加大,另外课上和课下互动很多,既要有时间作保证,更要有水平来回应不同层次学生提出的问题。
五、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专业教学中的优势
        5.1没有时空限制。利用雨课堂创设了信息化教学环境,通过雨课堂推送类型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
        5.2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利用雨课堂对整个教学活动数据化,学生观看视频,参加课上活动(讨论、检测等)都有详细的实时记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重新认识课堂,找出问题,有针对性性的开展教学,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5.3突出了个性化学习。由于理解能力、认知水平不同,学生对同一内容的学习必然存在,平台上的资源可以重复看,练习可以重复做,个性化问题可以通过答疑方式一对一解决。
        5.4学生评价实现多维度过程性评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六、总结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确立了学生主体地位,让互动变得更真实更容易,让反馈变得更准确更及时,让学习变得更主动更乐趣,让教学从课上到课下,让预习和复习更高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杨,朱少晖,顾准.基于雨课堂的项目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生命的化学,2017,37(06):1086-1090.
[2]刘梅.“互联网+”背景下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48(11):169-170.
[3]郝子娜,李宗泽.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食品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6):77-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